全文約1700字,配地圖11張,閱讀時間據個人喜好而定,請妥善安排時間。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黃山市行政區劃範圍。
先秦時期,今黃山市地區先後屬吳越楚三國管轄,不過這種管轄是無力的,實際上仍是當代百越部落自治。秦朝統壹後,開始設郡置縣。
上圖為秦朝末期。 此時今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兩縣,屬鄣郡管轄。
歙縣,秦置,即今歙縣行政建制的起源。以其地形如塌鼻狀盆地,為古越語方言得名。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黟縣(也作黝縣),秦置,即今黟縣行政建制的起源。根據《元和郡縣圖誌》記載:“縣南有墨嶺,出墨石。又昔貢柿心木,縣由此得名”。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上圖為公元7年西漢時期。 此時今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三縣,屬丹陽郡管轄。
陵陽縣,西漢置,後改廣陽縣。縣城在今太平湖內,隋朝時廢,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281年西晉時期。 此時今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五縣,分屬宣城郡和新安郡管轄。
海寧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置,即今休寧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先後用名為休陽縣,海陽縣,西晉改名海寧縣,隋朝改名為休寧縣,延續至今。
黎陽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置,縣城位於今黃山市西北。南朝宋時廢,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612年隋朝時期。 此時今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三縣,屬新安郡管轄。 這個新安郡和西晉時的新安郡並不是同壹個行政建制,此新安郡才是今黃山市行政建制的起源。
這個新安郡是隋開皇九年(589年)置,初名歙州,大業三年(607年)改為新安郡。此時的郡治還在休寧縣,後移治歙縣。
上圖為公元765年唐朝時期。 此時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六縣,分屬宣州和歙州。 境外還有婺源縣屬歙州管轄。
昌門縣,唐永泰元年(765年)方清起義,置昌門縣以為守備,即今祁門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平定起義後改祁門縣,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太平縣,唐天寶十壹載(752年)析涇縣置,即今黃山區行政建制的起源。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北野縣,唐永徽五年(654年)置,位於今歙縣東北。大歷五年(770年)廢,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1111年北宋時期。 此時今黃山市境內存在上圖六縣,分屬三州。 境外還有績溪縣和婺源縣也屬歙州管轄。
石埭縣,唐永泰二年(766年)置,即今池州市石臺縣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時的縣城也在今太平湖中,建國後遷至今址。
上圖為公元1330年元朝時期。
與北宋時相比,行政區劃並沒有大變化。只是歙州在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為徽州,此時已改為徽州路。
上圖為公元1582年明朝時期。 此時徽州路改為徽州府,行政區劃無大變化。清朝在這壹帶延續了明朝的行政區劃,不累述。
從上面系列圖中可以看出,在古代,黃山區壹直屬宣城市的前身管轄,績溪縣和婺源縣則是黃山市的前身管轄,直到現代。
上圖為公元1914年民國初期。 此時今黃山市全境均屬蕪湖道管轄,1927年蕪湖道廢,各縣直屬省管轄。
上圖為公元1953年建國初期。 1949年解放後,置徽州專區,轄屯溪市及歙縣、旌德、績溪、休寧、黟縣、祁門等縣,專員公署駐屯溪市(1949年升休寧縣屯溪鎮置,縣級)。
1952年太平、石埭、寧國三縣劃入,1953年屯溪市由省直轄,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徽州專區在1956年曾撤銷,劃入蕪湖專區,1961年又恢復徽州專區。
1971年,專區改置為徽州地區。轄歙縣、旌德、績溪、休寧、黟縣、祁門、太平、寧國等縣。後轄區幾縣再進行了幾次劃分。1983年改太平縣置黃山市(縣級)。
到1986年底,徽州地區轄屯溪市、黃山市和歙、休寧、黟、祁門、石臺、績溪、旌德等縣。
隨著1987年撤地設市,逐漸成今日的行政區劃。
縱觀黃石市行政區劃史,歙縣和黟縣的 歷史 最為悠久,且歙縣在 歷史 上長期是地級行政治所,可惜到了現代失去了地區中心的地位。
同時,在建國後失去了績溪縣和婺源縣。這兩地在 歷史 上壹直屬於黃山市的前身管轄,直到現代。
最後再說說黃山區(太平縣),他的 歷史 讓筆者覺得有點奇特。
歷史 上太平縣壹直屬宣城市前身管轄,最後在1980年太平縣才劃給徽州地區。然後1983年便改為黃山市,徽州地區在1987年也變成了黃山市。其實筆者真心覺得徽州之名被改甚是可惜。
就算要改黃山市,本土的縣不適合嗎?用壹個 歷史 上和黃山市地區完全沒關系的縣來改,筆者實在難以想通。不知有沒有讀者了解詳情,留言告知壹二。
筆者已完結川、粵、桂、閩、贛、湘、貴、浙、鄂行政區劃史,關註可查閱更多。 #黃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