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紅眼病的癥狀有哪些?

紅眼病的癥狀有哪些?

紅眼病即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是由牛摩拉氏菌引起的眼角膜和結膜的急性炎癥。其臨床特征是羞明、流淚、結膜炎和角膜混濁。近年來,不少奶牛場時有發生。1994年夏初至秋末,山西晉南某牛場52頭奶牛中,發病39頭,發病率為75%。

病 原

牛摩拉氏菌大約長2um,寬1um,革蘭氏陰性球桿菌,雙鏈或短鏈,不運動,不形成芽孢;在血瓊脂上呈圓形、半透明、灰白色,少黏稠性,出現溶血。從帶菌牛分離的菌落不溶血,邊緣不整齊;從臨床病牛分離的菌落有很多菌毛,故菌落粗糙。根據致病力將其分為致病型和非致病型。致病性的牛摩拉氏菌溶血、菌落粗糙,有菌毛,可產生a型或b型菌毛素,其中以b型菌毛菌與致病力有關。非致病型不溶血,菌落平滑,沒有毒力。

牛摩拉氏菌為需氧菌,氧化酶陽性,靛基質、硫化氫和尿素酶的產生均陰性,能液化明膠,但不發酵糖類。

紫外光線照射能使細菌致病力降低或消失。結果其感染輕微或不感染。

流行病學

紅眼病在世界養牛地區普遍發生和流行。鑒於本病為蟲媒性及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故其流行特點是:

季節性 本病主要發生在夏季。其原因是夏季日照強烈,蚊、蠅孳生旺盛且活動頻繁,極易將病傳播;至於有些地方也有見冬季流行的原因,可能與牛嗜血桿菌有關;也可能與牛群中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並發,使非致病性牛摩拉氏菌病的菌株轉化為致病株所致。

傳播途徑 直接接觸感染。即機械的將強毒株牛摩拉氏菌由病牛傳染給健康牛。其傳播媒介是家蠅、廄螯蠅和秋家蠅的口、腳;飼養員、獸醫管理失誤而傳播。

易感性 各種年齡牛都易感,但幼齡牛高於成年牛,說明隨著年齡增大而抵抗力增強;但如果是完全健康牛場而發生感染時,成年牛也同樣會出現高的發病率。品種不同,其感染性不同,短角牛、海福特牛、荷蘭牛、娟姍牛等發病較多,而安格斯種具有壹定的抵抗力,發病較少。

傳染源 感染發病的康復牛,細菌能在鼻孔和眼結膜繁殖、生長,長時間保存,這種保菌牛能將本病在各地傳播,為主要的傳染來源。

發病機理

關於本病的發病學,目前尚未完全了解。據報道,與致病性摩拉氏菌的菌毛和溶血素有關。在流行時,溶血株的分離率高,其毒力也強,溶血素在對抗牛嗜中性白細胞的細胞毒性中起了壹定作用;菌毛有利於黏附在角膜上皮上,其所產生的b型菌毛素呈現出毒性作用;細菌產生的壹種皮膚壞死毒素接種到犢牛角膜內,能產生與紅眼病相同的角膜病變;牛摩拉氏菌感染眼睛,其所產生的趨化因子,激發嗜中性白細胞和其他炎性防禦反應,引起嗜中性白細胞大量浸潤,並能釋放較多的膠原酶,有助於角膜基質的破壞。

臨床癥狀

發病突然,見於壹側或兩側眼結膜發炎。初期流淚,分泌物呈漿液至黏性;結膜發紅、充血、埃和昆蟲(蚊、蠅)的刺激。

局部處理

(1)0.1%硼酸液沖洗患眼,清洗眼分泌物。

(2)慶大黴素20—50mg或青黴素G300 000IU,眼結膜下註射,每日壹次,連續註射3d。

(3)1%阿托平軟膏或慶大黴素、青黴素、四環素軟膏;或酒石酸太樂菌素液(50 mg/mL),患眼滴塗。角膜感染嚴重,局部用5%硝酸銀滴眼,以防穿孔。

全身治療

(1)四環素20mg/kg體重,肌肉註射,每日壹次,連續註射3次。

(2)磺胺二甲嘧啶用100mg/kg體重,壹次靜脈註射,日註射1或2次,連續註射3d。

(3)土黴素治療特別有效,劑量為5—10mg/(kg·d),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溶解,壹次靜脈註射。也可配成2.5%濃度,肌肉註射。為增強肌肉註射療效,可給犢牛每頭每日餵土黴素2g。

(4)角膜潰瘍時,可用眼瞼暫時完全縫合術。方法是用4~6針結節水平褥狀縫合閉合上下瞼,縫線可用不吸收合成線或不銹鋼絲,縫合不能穿透整個眼瞼厚度,只在麥氏腺開口水平。為減少腫脹和縫線損傷眼瞼,可用減張裝置。

預防

★加強衛生保健措施,減少疫病擴散和混合感染

(1)獸醫查槽時應仔細,不僅註意牛的食欲好壞,而且要註意全身變化如眼部有五分泌物,有無腫脹等,萬不能因食欲正常而忽視其他;壹旦發現眼部異常,應及時治療。

(2)建立疫病普查制度,為了掌握奶牛健康狀況,應定期進行疫病普查。近年來,我國的壹些地區、壹些牛場,奶牛流行著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有的有臨床表現,有的呈隱性感染,因此,應進行血清中和試驗,予以澄清。對感染嚴重並呈臨床型者,應預先進行疫苗接種。

★加強驅滅蚊、蠅,消滅傳播媒介

(1)清除汙水、雜草、糞便,控制蚊蠅孳生和幼蟲繁殖,經常保持牛場清潔、衛生。

(2)夏季,定期用除蟲菊酯、蠅毒磷等殺蟲劑於牛棚、運動場等處噴灑。

★疫苗接種 現有多種牛摩拉氏菌的菌苗,雖能降低其發病率,但還不能完全阻止新病的發生,故新的有效菌苗,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