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略句: ⑴ 而卒葬之(“葬”後省略“於”) ⑵ 有碑仆道(“仆”後省略“於”) ⑶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後省略“之”) ⑷ 有誌矣,不隨以copy止也(“隨”後省略“之”) ⑸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以”後省略“之”) ⑹ 然力足以至焉(“焉”後省略“而不至”) 2、判斷句: ⑴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知表示判斷) ⑵ 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者……也”表示判斷) ⑶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也”表示判斷) ⑷ 此余之所得也(“……也”表示判斷) 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關系的判斷句) 3、狀語後置: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⑵ 古人之道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這兩個句子都是“於”和它後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的介詞結構作狀語。)
4、文言固定句式: ⑴ 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⑵ 何可勝道也哉! (哪裏……呢!) ⑶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
2. 高中語文必修二、文言文< >原文及翻譯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裏,是人們所說的華陽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壹百多步,有壹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碑上只有那字還認得出來,即“花山”。現在將“花”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壹,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壹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壹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壹,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足夠用來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沒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貴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誌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意誌,也不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意誌與力量,也不盲從別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物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但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獲。 >
余與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情況,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要謹慎采取的緣故。 >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fǔ);安上,字純父(fǔ)>
3. 幫忙快找遊褒禪山記的古文賞析王安石的遊記散文喜歡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只是個引子,說理是全文的中心.這篇文章寫的是壹次未能盡興的遊覽,作者深感後悔和遺憾.壹般說來,這樣的遊覽並沒有多少值得可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啟示:壹是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堅持不懈,“盡吾誌”以赴之,才能於己無悔,不為人譏.這裏雖然說的遊山,實際是以遊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建宏偉的事業,都必須用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由於古代文獻的失散,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刻思考,慎重取舍.這兩點啟示裏面包含著進取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甚至在整個人生的各方面都值得提倡.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記事和議論結合得非常自然、緊密,毫無牽強附會的痕跡.記遊部分簡單概括,議論部分深沈凝重.前後呼應,結構十分嚴謹.第壹段,作者從“仆碑”上辨明“華山”讀音錯誤,用獨到的眼光考察、追究事理的本源,為後文議論設下伏筆.到第四段,扣住“仆碑”,借物言誌,闡示出做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第二段,敘述遊覽後洞的經過,先把讀者引入“後洞”的境界中,給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的實地感受,末句以“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與第三段開頭壹句“於是余有嘆焉”聯系,由實入虛引發道理,讓議論循著記遊的軌跡層層推進,因事見理,使人逐步領悟出這樣的道理:無論幹事業還是求學問,都必須不畏“險遠”,矢誌不渝,才能有所收獲.文章不只是段與段呼應,句子與句子也聯貫照應,像“夫夷以近,則遊者甚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等壹類相互照應的句子,比比皆是.情理互見,議論敘事融為壹體.此外,這篇600來字的短文中,用了20個其”字,讀起來節奏鮮明,踔厲風發,壹點也沒有雜沓繁復之感,也是壹個特點.這20個“其”字和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20個“也”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作者在行文中也有疏忽之處,如“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寫得頗為纏夾,既然“漫滅”,為什麽“其為文猶可識”呢?“其為文”三字也頗費解.這些都是小疵,我們無須過多的追究.。
4. 高二古文壹)通假字 1. 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二)詞類活用 1.始舍於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築舍定居。2.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3.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壹側。4.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5.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6.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2.何可勝道也哉! (哪裏……呢!)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
(四)省略句、判斷句1.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賓語)2.余於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
(賓語)3.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狀語後置句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七)重點翻譯句1.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
2.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義詞1. 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人,具告沛公(於是)④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 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於”等)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 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④文過飾非(掩飾)5. 然 ①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6. 其⑴始舍於其址。
(代詞,它的,代華山)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代詞,那)⑶距其院東五裏。
(代詞,那個)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⑸其文漫滅。
(代詞,它的,代仆碑)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代詞,它的,代華山)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⑼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遊者”,譯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壹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壹、二分句,也譯作“那”)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代詞,它的,代後洞)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後洞,譯作“那”)⒀則其至又加少矣。
(代詞,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麽實際意義)⒂則或咎其欲出者。
(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第壹人稱代詞,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⒆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十)異義詞1.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壹。
古義:十分之壹。今義:數詞。
2.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5.於是余又嘆焉。
古義:“於”,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壹個連詞。 (十壹)《遊褒禪山記》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壹、名 “名”是個會意字,從口從夕。
夕是傍晚,這時候,光線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說;事物不認識,就得給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義。
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稱”的意思;再引申有“名聲”“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義“命名”。
由“命名”還可以引申出“說明”、“說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壹處也”,成語“莫名其妙”,本文“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說出、說明”的意。
5. 求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原文以及翻譯遊褒禪山記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蓋余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壹,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誌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
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裏,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
距離山洞壹百多步,有壹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壹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壹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
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
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壹,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
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
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誌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誌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
有了誌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獲。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6. 遊褒禪山記中的知識點遊褒禪山記A.課時安排:三教時。
B.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誌”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了解借遊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C.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學方法:精讀課。
E.教具使用:多媒體教室設備——電腦等。 F.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壹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為主而以記遊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壹定的困難。
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壹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教讀,最後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
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後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通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
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沈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壹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壹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壹、三、四題,整理實詞。 G.預習安排 1.對照註釋看課文壹遍,然後朗讀課文壹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註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
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
(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註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嶽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麽不同。(從記遊中生發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壹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發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壹種特殊體式。
閱讀時要註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麽,它怎樣由記遊中生發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1.CSC課件中朗讀展示。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壹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壹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壹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壹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
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壹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麽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麽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誌”了。)
“盡吾誌”是什麽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誌”是這句話的要害。
5.“盡吾誌”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麽說的?(至洞之深處。)
為什麽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妳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壹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
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麽?(“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簡介。 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裏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
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