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山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壹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裏的各族人民。有壹天,壹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壹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壹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壹群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妳用壹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壹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撤開,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壹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念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在北京八達嶺長城附近的青龍橋南、居庸關以北,有壹處地方叫"五桂頭",形容極為險要,可謂"壹夫當關,萬夫莫開",是關溝七十二景之壹。那裏原先叫"亂北極溝",傳說燕王朱棣掃北,帶領幾十萬大兵,壹路所向披靡,可是過了居庸關,便被阻止在"亂柴溝"這道關口上,明軍付臺了很大代價,攻了數十天也沒攻破,燕王十分惱火。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有人建議說:"附近有火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兄弟曾在元朝當過小頭目,獨得壹手施放火炮的絕技,可請來助戰。"很快,燕王便重禮聘請這火氏五兄弟臺山,為其效力。幾天後,火氏兄弟運來大炮、火藥,來到陣前,看好地形,對準目標就開始了。這火氏五兄弟不愧是神炮手,顆顆炮彈飛向元軍陣地,彈無虛發,只 壹陣工夫,那堅如鐵壁的防線被大炮壹壹摧毀,元兵蒙將死傷慘重,剩下的棄關而逃。燕王率軍乘勝追擊,順利地占領了"亂柴溝"關口。火氏五兄弟立了戰功,卻只是換來了短暫的榮華。後來燕王做了皇帝便壹反常態,對火家五兄弟放心不下,認為他們實在不可靠,萬壹變心、造反,把大炮對準我燕王,我打下的天下豈不被他們奪走。所以,決定根除他們,便誣陷他們是"奸細",要謀反等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拘捕並全部斬首,還把五顆人頭掛在亂柴溝示眾。這壹舉動引起了百姓的憤憤不平,指責燕王無法無道,忘恩負義。這怨恨之聲很快傳到燕王耳中,燕王深 怕百姓造反,為籠絡民心,於是又把火氏五兄弟封為"五鬼財神",並在關溝石佛寺偏西的地方立了"五鬼財神廟",以享世代香火。"五鬼頭"由此得名,後人覺得"鬼"字不吉利,便改成了"五桂頭".現在,在京張舊鐵路山洞洞口的巖壁上,仍可看到刻著的"五桂頭"三個大字。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征集了數十萬民夫,於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墻連通、修繕合壹,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孟姜女萬裏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裏的傳說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壹墻之隔。壹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壹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墻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裏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裏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裏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裏,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裏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同的,輪流居住,***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壹擁而上把新郎範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幹,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壹年過去了,範劄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制的禦寒衣服上路了。壹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裏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壹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壹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壹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裏塌到哪裏,足有八百裏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壹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壹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壹要找到丈夫範劄梁的屍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範劄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壹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為紀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壹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裏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裏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當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官,在譚綸的支持下,親自規劃和督造了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灤平縣境內)。此段長城的結構獨特,城墻是用巨大的條石為基礎,以磚包砌而成。金山嶺長城東端高入雲端的老虎山上,有壹座望京樓,座落在壹千米高的山頂上,樓的兩側是懸崖峭壁,人只能從石縫中攀登而上。據說當年修築時,為了運條石死傷了許多人,但條石仍運不上去。此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運石。當晚,二郎神來到老虎山下,見到成堆的條石堆放在那裏,隨即將他的神刀壹晃,立刻變成趕山鞭。他手揮趕山鞭向條石上抽打,同時喊聲"變",那壹塊塊條石,馬上變成壹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頂。到山頂後他數了數,不多也不少,正好夠用。恰逢此時,壹個士兵臺帳小解,忽見二郎神趕羊,驚叫壹聲往回跑。二郎神聽到有人喊叫,也吃了壹驚,將幾十塊條石踢下山去,落在東面的山坳裏。二郎神隨即騰身上天。就這樣,修望京樓的條石,就缺了幾十塊。現在登上望京樓時,會看到樓底十二層奠基條石中有五層是碎石塊壘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條石,仍然堆放在山坳裏,當地人稱此山坳為條石坳。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出長城的關門向西約1.5公裏裏處,有個叫"狼窩"的地方。提起"狼窩"這名字,還有壹段有趣的傳說呢。很久以前,北京城西壹帶嚴重缺水,樹難生草難長,禿山荒地,十年九不收,老百姓祖祖輩輩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玉皇大帝得知這情況後,便派了壹頭"仙豬"下凡,去開河引水,解救百姓的苦難。這頭仙豬個兒大得出奇,像座山,身長三十三丈三,腦袋三丈三尺三,就連豬牙也足有三尺三寸三長。仙豬奉命下凡後就開始幹活,只見它左壹拱,山崩了,右壹拱,地裂了,腳下立刻出現了又寬又深的河,翻滾的大水順溝往前湧。仙豬不停地向前拱著拱著,眼看快到居庸關了,萬裏長城像條巨龍橫臥於前面的高山上,仙豬停下左右壹看都是山,到底該向哪裏拱呢?正在犯難時,從遠處走來壹位老漢,仙豬急忙向老漢打聽:"老大爺,前邊是什麼地方?"老漢見到仙豬身後的河水,心裏立刻明白了。這豬正在拱土開道,如果讓它再往前拱,那萬裏長城不就叫它拱毀了,再說過了居庸關,順著關溝往東下去,就是壹馬平川,直逼北京城了,大水要是下了山,不僅要沖垮平原上萬頃良田,而且連北京城也保不住,被大水所淹。我得想個計策,阻止這頭豬向前拱,眉頭壹皺,計上心來,便對仙豬說:"前面是"狼窩",有大狼三百三十三個,專門吃豬頭和豬肉,還有小狼三百三十三個,專吃豬下水和心、肝、肺。這幾天,這群狼正嗷嗷亂叫,三五裏地遠都聽得見,妳要是往前走,可千萬要小心點才行。"仙豬聽完老漢的話,嚇得心驚膽顫,心想,真是萬幸,碰到了這位老漢,不然我真要拱到狼窩,恐怕連命都保不住了。我乾脆改道而行吧,便壹頭朝南面拱去了。"它拱出的那條河,就是北京西三十多裏遠的"永定河"。老漢見仙豬走遠,這才松了壹口氣,高興地哈哈大笑起來。由於老漢的幾句話才保住了長城,沒有被毀,北京城也沒被水淹。後來人們就把老漢和仙豬碰面的地方起名叫"狼窩"了。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在嘉峪關關城閘門附近,有壹棵兩人合抱不攏的大古柳,根深葉茂,濃蔭遮地,被人們稱為"左公柳"。關於這棵古柳樹還有著壹段傳說。據傳,清朝同治年間,,左宗棠奉命率軍前去平息動亂後,他來到嘉峪關當他看到戈壁灘上壹片荒涼景象,除了稀稀疏疏的駱駝草外,就什麼也見不到了,令他感概萬分。由於左宗棠所率領的多是湖湘子弟,被迫遠離山青水秀的家鄉,來到這茫茫的不毛之地,便紛紛開了小差。左宗棠見此情況,為了穩定軍心,立即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命令全體將士加寬道路,並決定在路旁大量植樹,制定出嚴格的法令,以其保證樹木的成活。若幹年後,這壹帶已經楊柳成蔭,樹木成行了。後來有個文人曾在壹棵柳樹上刻下壹首詩:"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人們傳說嘉峪關關城附近的這棵古柳就是那時所栽,因此,被稱為"左公柳"。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在甘肅嘉峪關附近,有壹塊潔白的晾經石,傳說是玄奘晾經的地方。據說唐朝玄奘與悟空、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從印度取經回來,闖過火焰山,涉過疏勒河,來到河西走廊。這天,天氣特別炎熱,烈日當頭,如焚 似火,壹望無際的戈壁灘更是熱得無處藏身,石塊被烤得滾燙滾燙,好像天上下火壹般,玄奘騎馬在前,三個徒弟背著經卷緊跟後面,沒走幾步就個個被烈日烤得汗流 浹背,唇乾舌燥,面紅耳赤。豬八戒實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師父道:"這天要熱死人,還是找個樹蔭歇息壹下再趕路不遲。"玄奘聽後立即呵斥道:"這壹片戈壁荒原千裏,連棵草都不長,哪裏來的樹,還是趕快趕路要緊!"八戒無奈,只得撅著大嘴,氣喘噓噓地向前趕路,壹邊走壹邊向天上看去,只見天上藍藍的,壹絲雲彩也沒有,順便說了壹句:"這會兒要是下壹場雨該多痛快呀。"不料。話音剛落,立即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師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湯雞,經卷也全被淋濕透了。天晴後,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個好地方好把經卷攤開晾曬壹下。悟空壹個跟頭翻上雲端,發現不遠處有壹座黑油油的黑石山,壹打聽得知此山叫洞庭山。悟空趕緊帶師傅來到山上,玄奘壹看十分滿意,並指著壹塊黑油油的大石頭說:"這塊石頭正是晾經的好地方,妳們趕快打開經卷攤開晾曬,並令八戒看守經卷,不得有誤。"很快,經卷晾曬乾了,師徒四人急忙收拾經卷,準備趕路。不料有幾張緊緊粘在石頭之上,怎麼揭也揭不下來。沒辦法,只好抄錄在別的紙上。不久,這塊晾曬過經卷的黑石突然變成白色。以後,人們便把這塊潔白如玉的石頭稱為"晾經石"從此,這個民間傳說就流傳開了。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明初,朱元璋為鞏固西北壹帶防線,派征虜大將軍馮勝到河西走廊壹帶駐防,並準備在那裏選址建關,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馮勝到處視察,尋找關址,最後決定在龜蓋山上修造壹座雄關。他很快請來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線、釘了木樁,準備第二天破土動工。誰知第二天壹早,馮勝來到工地壹看,發現地上的線和樁均已不見,他壹邊派人四處尋找,壹邊叫來昨夜值班兵士詢問。值班兵士稟報說:"昨夜我值班時,不曾合過壹眼,到四更時分,驟然狂風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風停後,再看地面上的線和樁均已不見了。"正在此時,到別處尋找線、樁的士兵氣喘噓噓的跑來報告:"丟失的線、樁已在狹谷北面的嘉峪山坡上找到了。"馮勝將信將疑地跑到那裏壹看,樁和線整整齊齊地釘在山坡上,真是驚訝不已,靜下心來再仔細觀看這裏的地形:只見南面祁連山白雪皚皚,北面馬鬃山連綿不斷,西面是廣闊戈壁灘,東面綠洲片片,還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腳下,山勢平坦,方圓還有五十畝地大。若在這裏建關,依山傍水,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湯。進而細想,當初選址在龜蓋山,那裏是討賴河下遊,夏季由於祁連山積雪的大量融化,洪水沖關而過,會致使全軍覆沒。越想越感到慶幸,"真是天助於我而改關址也"。馮勝立即上奏皇帝,隨後,大興土木,修築了壹座長220丈的嘉峪關城。
據傳說,關城改址完全出於關雲長顯靈指點。老百姓為紀念他,便在關城內修了座"關帝廟"。廟由大殿、陪殿、過庭、牌樓等構成,面積約720多平方米,建造得十分富麗堂皇。許多人為表虔誠,還自願集資捐款,用重金買了壹顆寶珠,嵌在大殿頂部。從此後,寶珠日日夜夜放射出奪目耀眼的光芒。壹天傍晚,突然天空黑暗、黑雲壓頂、電閃雷鳴,全城百姓驚恐萬分,紛紛跑出家門觀看,猛聽見壹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突見兩條巨龍在空中飛舞,壹直飛入關帝廟,再也不見出來。第二天,雨過天晴,人們紛紛來到關帝廟壹看,在大殿頂部安放寶珠的兩旁,各有壹條巨龍,栩栩如生,正好構成壹幅"二龍戲珠圖"。這個神話傳說壹直流傳至今。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於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裏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裏,總是壹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壹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於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壹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壹只孤雁。商隊中壹個小夥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裏,準備帶出"馬迷途"後再放掉。不壹會兒,只見大雁流著眼淚對小夥子咕嚕咕嚕地叫著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出迷途。"小夥子聽後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為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幹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後,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壹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著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夥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並轉告領隊的老板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壹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後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板聽後,心裏壹盤算,壹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舍不得,就沒有答應。
沒想到下壹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乾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乾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只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小夥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板,老板慌了手腳,忙問小夥子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好,小夥子說:"妳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壹定鑲玉,絕不食言。\'。"老板馬上照小夥子說的,跪著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後,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壹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後,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壹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裏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裏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當人們登上嘉峪關,在西甕城門閣樓的後檐臺上,可見到壹塊青灰色的石磚放在那裏,這塊磚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定城磚"。據傳說,明正德元年(1506),明王朝為了加強西北的防禦,派兵備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嘉峪關關城和城樓。負責施工的校尉叫郝空。他平時心狠手毒,經常殘害工匠們。在修建關城的工匠中,有位叫易開占的師傅,技藝超群,設計結構嚴謹,造型美觀,十分堅固,用料節省、精確。開工前,郝空霸氣十足地問易開占:"修建此關到底需要多少塊磚?"易開占滿有把握地回答:"我已算過了,壹***需要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郝空聽罷冷笑道:"妳所需要的這些磚我如數撥交給妳,哪怕是多壹塊或少壹塊,我都要砍妳的頭,並罰眾工匠各服苦役三年。"易開占毫無懼色,便帶領工匠們加緊施工,經過數百個日日夜夜辛勤勞動,關城終於竣工了,工匠們萬分興奮。不料,壹名工匠手拿壹塊剩余的城磚慌忙來找易開占,當眾給大家潑了壹盆涼水。正巧此時郝空趕了過來,對易開占聲嘶力竭地喊道:"妳為什麼沒計算準確,多出了這塊磚,明天就拿妳砍頭是問。"易開占壹點兒都不害怕,斷然說道:"這塊磚是定城磚,要把它搬掉,全城傾刻就要倒塌!"嚇得郝空灰溜溜地逃走了。後來人們把這塊磚叫"定城磚",把它放在西甕城閣樓的後檐臺上,可望而不易取,用以對勞苦功高的工匠們的紀念。 作者: ~~龍鷹~~ 發布日期: 2005-3-31 甘肅嘉峪關西約20公裏,有個叫"雙井子城"的地方,有壹個美麗的傳說-----"木蘭箭"。相傳很久以前,那裏有壹片水草肥美的牧場,有個叫小尕梅的小姑娘天天在此放羊。有壹天下午,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小尕梅正準備趕羊回家時,忽然見到壹支碗口粗、 鍬把長的木箭斜插在地上,這支朱漆箭在落日照耀下,閃閃發光。小尕梅又驚又喜,準備把箭撥出來,可是費盡了全身力氣也沒動箭的絲毫。小尕梅見天色已晚,只得罷休,並在箭的周圍壘上許多石塊作為記號,準備第二天上午與夥伴們壹起來撥這支箭。第二天清晨,小尕梅帶來小夥伴找這支箭時,不僅沒找到木箭,就連那些做記號的石塊也不見了。小尕梅便暗下決心非找到那支神奇的木箭不可。從此,小尕梅除了放羊外,始終沒忘記找箭。有壹天他趕羊群來到壹條小溪邊,見到壹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正在那裏用褡褳背土築墻。小尕梅上前問明原由,原來老爺爺在築城保護壹支神箭,並對她述說這支神箭的來歷:很久以前,有位叫花木蘭的女英雄鎮守邊關,她武藝高強,並射得壹手好箭,箭壺裏有三支紅漆羽箭,人們稱它為"木蘭箭"。有壹年,北方匈奴貴族發動戰爭,聲言要與花木蘭決壹死戰。木蘭將軍不慌不忙的應道:"妳只要退我壹箭之地,我就與妳決戰。"敵將心想這壹箭之地無非二三十丈遠罷了,有何妨,便壹口答應。話音沒落,只見木蘭將軍取出壹箭,搭於弓上,就聽"嗖"的壹聲,這壹箭竟射到了嘉峪關。敵將見狀,立刻掉轉馬頭,慌忙逃跑。當地人流傳著這樣壹道歌謠:"花木蘭腳蹬黃河沿,壹箭射到嘉峪關,要看找不見,不找在眼前。"老爺爺接著說道:"我想把這支神箭設法保存起來,留給後人觀瞻,所以在這裏背土築城。"小尕梅聽後,驚喜不已,立刻與小夥伴們壹起幫助老爺爺背土築土城,取名為"木蘭城"。就在剛築好城的那天,那支神奇的木蘭箭突然插在了土城中央。於是小尕梅幫老爺爺在木蘭箭旁邊打了壹眼水井,供附近居民飲用。若幹年以後,有人企圖搶奪這支神箭,並放火來燒木蘭城,激怒了天神,立刻降下傾盆大雨把火澆滅。神箭又不知飛到什麼地方去了。在插箭的地方又閃出壹眼新井,與原來的那眼井並列在土城中央,於是,這座古城被人們稱為"雙井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