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壹段總述伯樂與千裏馬的關系 。
先是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的論點,再經過正面論證和反面論證來驗證論點。
反面論證:故雖有名馬,不以千裏稱也。?
正面論證: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第二段描述千裏馬得不到重視和被發掘 ,並用反面論證繼續論證論點。
反面論證: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千裏馬被埋沒的原因。
3、第三段諷刺那些不識千裏馬又感嘆無馬的人,痛斥他們的愚蠢以及狂妄無知,並再次點出中心論點:其真不知馬也。
擴展資料
《馬說》是壹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裏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壹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
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壹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裏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
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裏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裏馬不僅找不到壹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
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裏馬,千裏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裏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裏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
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裏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裏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
千裏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壹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壹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裏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壹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註意了。
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裏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壹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壹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壹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裏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
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
眼前就是壹匹千裏馬,食馬者卻對著千裏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壹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壹矛盾形成壹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