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體文的語言有三方面的特點:
第壹是語句方面的駢偶和“四六”,
第二是語音方面的平仄相對,
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用典和藻飾。
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壹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
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叠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擴展資料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之辯。
駢文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註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註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壹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壹方面則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後。
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壹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