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長在和平的時代、和平的國家,我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都依賴於和平。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000字大學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000字大學生壹歷時半年多時間,終於看完了這壹部鴻篇巨制。偉大的列夫托爾斯泰寫下的這壹部《戰爭與和平》。小說通過三位主角(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身後所代表的四個貴族家庭(羅斯托夫,博爾孔斯基,庫拉金和別祖霍夫),他們自己整個俄羅斯社會在兩場戰爭(分別是1805年和1812年俄法戰爭)前後的生活,思想,行動和命運以及結局。如果僅僅是寫了這樣壹部小說,托爾斯泰還不能稱得上是偉大,因其在小說中各個章節開端都開宗明義的講述了作者的歷史觀,並在小說的尾聲部分詳細系統的闡釋了其唯物主義歷史觀。這讓作者不僅僅是壹位偉大的小說家,作家;更是壹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歷史觀,宗教觀以及人生觀都讓人耳目壹新,但卻為我所深深認同。談起小說就不得不提及小說中的人物。本部小說中各位配角形象生動,性格分明。而幾位主角,特別是皮埃爾,更是善良正直的代表。總作者在文章中談到的,他和安德烈都是擁有“金子般”的心的人,這樣的人無論在和平年代亦或是戰爭歲月,都不隨波逐流,在哪裏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但兩人又有這很大的不同之處:安德烈的毅然投身到戰爭和保衛祖國的事業中,他熱衷於事業,對自己對別人都嚴格的近乎苛刻,最終臨死前才原諒寬容了自己的情敵和愛人。而皮埃爾讓人看起來親切,平易近人。甚至有些傻氣,他不像安德烈那麽清楚自己要什麽,而是不斷的去嘗試人生中的各種體驗,好的壞的,痛苦的快樂的,嚴肅的荒誕的,充滿著孩童般的好奇,始終保持壹顆童心,善良正直不變。他寬厚的對待著身邊的每壹個人,也幫助著每壹個人。能感覺到如果說安德烈是作者所仰視的人物形象的話,皮埃爾才是作者推崇備至最希望成為的人物。
再說說娜塔莎,她是擁有壹個成長曲線並(可能)富有爭議的形象。她熱情善良,愛著每壹個身邊的人。但曾因壹時的錯誤誤入歧途,並且很久沒有走出來。這期間她迷茫仿徨失落壓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壹切痛苦。悔恨難過充斥了自己的全部身體,她甚至大病壹場並且自暴自棄起來。但當戰爭來臨,身邊的親人有的離開有的崩潰,她毅然站了出來,的確與這些比起來,那些所謂的“名聲”又值幾何呢?自己總不能為了壹時的失足背負壹輩子沈重的包袱吧?特別是當她再次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得到了原諒後,她終於走出了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時刻,獲得了成長的曲線,盡管生活依然痛苦,但內心是平靜,幸福的。如果說皮埃爾會讓人想起來微笑的話,可以說娜塔莎這個人物讓人看過會有著更加復雜的感情。但如果提到小說中讓我更偏愛的女性角色我會選擇瑪利亞公爵小姐,也就是後面的羅斯托夫(瑪利亞)伯爵夫人。她不僅擁有了金子般的心,此娜塔莎多了壹分包容,淡定,同時少了壹分迷茫和起伏。偉大的女性光輝,包容壹切!就像尾聲處當她發現尼古拉的想法與自己不盡相同時,她有的也只有默默地維護自己的丈夫,沒有試圖去改變他,沒有自暴自棄和痛苦糾結。
再來說說戰爭。戰爭尤其是侵略戰爭,對這個國家的每壹個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刻骨銘心的。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想象戰爭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盡管這個世界總是沖突和戰火不斷),同樣1812年之前的俄國人也不認為戰爭會發生在他們身邊。當人們意識到戰爭終將無可避免的來臨時有人投筆從戎,有人逃離自己的家鄉,有人趁機趁火打劫,有人痛苦迷茫無所事事,還有人因為戰爭還未臨近照樣歌舞升平…戰爭過後,人們忙於戰後的重建,生計負債。此外不僅要面對自己的戰後創傷,當然還有失去親人的長久之痛。若幹年過去後,壹切在表面上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而戰爭帶給人們的影響還在持續,他可能徹底的改變壹個人的行為方式,也會因為親人離世造成人生的不完整和心裏上的壹系列問題。作者對於處於歷史風口浪尖的那些“偉大的人們”基本上持有批判的態度,通過對其核心思想的闡釋將拿破侖亞歷山大皇帝拉下了神壇。作者並不認為重要的歷史事件是由某壹個人決定的,而權利和執行權利的人代表了大多數其背後的民意的方向,而歷史的必然性成為了核心,這其中與天體運行軌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以最大限度理解並接受作者的觀點,但這畢竟是150年前的歷史觀,而當今的混沌理論,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和坍縮都為歷史的進程添加了很多偶然的因素。因此結合托翁的觀點來看,我認為歷史是摻雜著許多偶然因素的必然,而這其中人的因素既不能被完全抹殺也不應過分誇大。寫了這麽多,(其實還有更多沒有說的或者沒說透的地方)因為閱讀這本書確實壹點兒也不輕松,閱讀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體驗感想和反思,這裏寫下的不及全部的十分之壹。結合當下的國際形勢,最後我想說的是:戰爭從未遠離,戰爭的傷痛歷久彌新,願世界永遠和平。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000字大學生二《戰爭與和平》是壹部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說,這部長篇巨制中,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小說從家庭生活場景和戰爭場面的描寫入手,站在宏觀視角,描繪了19世紀俄國的社會生活。
首先,小說人物處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戰爭與和平》多出運用對比的手法,用其浪漫色彩的語言來勸勉世人。並不寫壹些“高大全”的人物,小說中,有漸漸由有許多不良嗜好壹步步蛻變為壹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比埃爾;也有在國難當頭只是仍然尋歡作樂,沈浸在奢華糜爛的生活中無法自拔的艾倫等貴族。
在描述他們的時候,作者是想通過描寫來表現自己心中美好的願景的,但是他還是會從壹個人不成熟的壹面寫起,這樣也更加的真實動人。也許有人會說,像小說描寫的比埃爾參加決鬥,娜塔莎甘願離家出走追求所謂的愛情是壹種不好的,不應該寫的東西。那就有失偏頗了。我國近代的學衡派,觀點保守,他們也認為西方壹些小說描寫壹些社會中的負面信息,這樣是令人作嘔的,是不良的。但是大家細看小說又會發現,其實,在比埃爾參加決鬥之後,又描寫到他的對手其實在家中是個孝子,是個對待自己姐妹很和善的人。小說中還寫到比埃爾在決鬥前後內心的鬥爭與掙紮……這寫情節真切地反映出,描寫不良的事情,有沒有經過作者自己的真實的、誠實的思考,托爾斯泰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有沒有經過這樣的思考是顯而易見的。大家可以試想壹下,如果有作家只是單純描寫不良的事情,而命運在之間穿插或者是引導讀者作出理性的思考,那麽這樣的作品就只能是壹種宣揚腐朽、落後文化的載體。
描寫出他們漸漸“成長”的壹面,這也使得小說的任務形象更加豐滿。小說中的人物娜塔莎據說原型是托爾斯泰的母親,但是在小說中,也寫到娜塔莎遇見所謂的愛情時迷失了自己,無法理性進行判斷,險些被惡人誘拐,差點就釀成大錯。比埃爾呢,在小說的上半部分,是壹個貪圖享樂,脾氣暴躁的人,但是他通過各種方式,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下苦工夫改變自己,使得自己的性格更加趨於完善,也許,他是作者美好的期望吧。
其次,這部小說還在分析歷史的成因有不同於壹般思維的特點,用哲學的角度分析歷史的成因以及歷史人物活動與歷史演變的關系,而不再是用以往其他人的那種唯心主義的眼光片面地看待歷史的演變過程(小說中提到的英雄人物決定歷史進展顯然是唯心的、不合邏輯的),這又是它與其他小說不同的壹點。悲傷而有冷靜,歡樂而不是風度。它從壹個全面、客觀的角度來看待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事,雖然這部小說被劃分在浪漫主義小說中,但我覺得,《戰爭與和平》是壹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比較好的作品。
從小說的寫作方面,我想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第壹,在人物刻畫方面,小說善於設置矛盾沖突來展現人物性格。《戰爭與和平》中刻畫了兩種人物,借用哈代小說的說法,壹種就是靈肉性人物。比如娜塔莎;還有壹類肉性人物,比如艾倫。這兩類人物,在平靜的生活中展現人物性格仍遠遠不夠,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更能濃墨重彩地展現人物性格並展現當時社會文化特點。小說通過這種漸進的過程給讀者的沖擊更加強烈,就像平靜的海洋親眼見到波浪時,還是會被那壯闊的景象所深深折服。
第二,小說善於描寫恢弘的場面,給人以壯闊之美。和《德伯家的苔絲》相比較,我們就可以發現,《德伯家的苔絲》描寫的故事情節屬於半封閉狀態,似乎與外界的聯系很少,無論是某個小說人物遭到非議什麽的,都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對其產生非議,而不是所謂的“當時社會上”的人。這就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每個人的壹舉壹動都或多或少會引起其他社會上的人的反應,而不是單純地只是幾個人在那裏發議論。我認為這是《德伯家的苔絲》在敘述中出現的不足。因為作者他已經將故事情境和人物遭遇做了較為真實的處理,而單單在社會環境這壹方面處理成與世隔絕的狀態,顯然有逃避現實之嫌,就像在編織壹個夢壹般的童話。在《戰爭與和平》中,作者將人物的壹舉壹動放到“當時的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去,在給人真實感的同時,也是作品的意義更加特別。據說,俄國人是喜歡《戰爭與和平》的,因為他裏面塑造了別佳、安德烈等幾個安國人物形象,他們為他們的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使得“戰爭”時期向“和平”時期過度,為當時的社會穩定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宣揚了愛國主義思想。但是我覺得,愛國主義思想是壹個國家在任何時期都應該有的,而且,引申開來,小說這種漸進的敘述方式也向我們傳遞了壹個信息: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不是壹蹴而就的。看看小說中的人物別佳,他不在戰爭的場面中時,更多展現為是壹個關心周圍人的人。當他請求參加軍隊時,當他沖鋒陷陣時,他展現出的更多的是愛國主義。我就在想,如果只會空談愛國主義,是無法達到使被教育者真真正正地培養出愛國主義思想的。只有在孩子小時候就教育他關愛周圍的人,在他們長大後,自然而然會熱愛他們的祖國。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000字大學生三《戰爭與和平》在我看來無疑是整個十九世紀最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裏亞特》。整個世界無數的人物與熱情在其中躍動,在波濤洶湧的人間,矗立著壹顆最崇高的靈魂,寧靜地鼓動著並震懾著狂風暴雨。他思想的自然的動作,使他從關於個人命運的小說,引入描寫軍隊與民眾,描寫千萬生靈意誌交融著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說。他在塞白斯多堡圍城時所得的悲壯的經驗,使他懂得俄羅斯的國魂和它古老的生命。
最初是壹片靜止的海洋,俄羅斯社會在戰爭前夜所享有的和平,開始的幾章,以極準確的手法與卓越的譏諷口吻,映現出浮華心魂的虛無幻滅之境。直至這些活死人中最壞的壹個、Baile親王才發出壹聲生人的叫喊:
“我們犯罪,我們欺騙,而是為了什麽?我年紀已過五十,我的朋友……死了,壹切都完了……死,多麽可怕!”
在這些暗淡的、欺妄的、有閑的,會墮落與犯罪的靈魂中,也顯露著若幹具有比較純潔的天性的人——在真誠的人中,例如天真樸訥的RierreBesoukhoo,具有獨立不羈的性格與古俄羅斯情操的MarieDmitriwna,飽含青春之氣的Rostove;——在善良與退忍的靈魂中,例如Marie公主;——還有若幹並不善良但很高傲且被這不健全的生活所磨難的人,如Andre親王。
可是波濤開始翻騰了,第壹是“行動”。俄羅斯軍隊在奧國。無可幸免的宿命支配著戰爭,而宿命也更不能比這發泄著壹切獸性的場合中更能主宰壹切了。真正的領袖並不設法要指揮調度,而是如Koutouzoo或Bagnation般,“凡是在實際上只是環境促成的效果,由部下的意誌所獲得的成績,或竟是偶然的現象,他們必得要令人相信他們自己的意誌是完全和那些力量和諧壹致的。”這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好處!純粹行動的幸福正則健全的情狀,惶亂的精神重復覓得了它們的均衡。Andre親王得以呼吸了,開始有了真正的生活,……至於在他的本土和這生命氣息與神聖風波流離的地方,正當兩顆最優越的心魂,Dierre和Marie公主受著時流的熏染,沈溺於愛河中時,Andre在奧斯丹裏茲受傷了,行動對於他突然失掉了陶醉性,壹下子得到了無限清明的啟示,仰身躺著,“他只看見在他的頭上,極高遠的地方,壹片無垠的青天,幾片灰色薄雲無力地漂浮著。”
“所等的寧靜!所等的平和!他對著自己說,和我狂亂的奔馳相差多遠!這美麗的天我怎麽早就沒有看見?終於窺見了,我所等的幸福!是的,壹切是空虛,壹切是欺罔,除了它……它之外,什麽也沒有,……如此,頌贊上帝罷!”
然而,生活恢復了,波浪重新低落。灰心的、煩惱的人們,在都市頹廢誘惑的空氣中,他們在黑夜中仿徨,有時,在濁世的毒氛中,融泄著大自然的醉人的氣息,春天、愛情、盲目的力量,使魅人的Natacha去接近Andre親王,而她不久以後,卻投入第壹個追逐她的男子懷中。塵世已經糟蹋了多少的詩意、溫情、心的純潔!“而面臨著惡濁塵土的無垠的人”依然不變!但是人們卻看不見它。即是Andre也忘記了奧斯丹列茲的光明。為他,天只是“陰郁沈重的穹窿”,籠罩著虛無。
對於這些枯萎貧弱的心魂,極需戰爭的騷亂重新來刺激他們,國家受到威脅了。壹八壹二年九月七日,Brodino村失陷,這壯嚴偉大的日子啊,仇恨都消滅了,Dolokhoo親抱他的敵人Pierre。受傷的Andre,為了他生平最憎恨的人,車中的鄰人AnotoleKouraguine遭受患難而痛苦,充滿著溫情與憐憫。由於熱烈地為國犧牲和對於神明律令的屈服,壹切心靈都聯合了。
“嚴肅的、鄭重的,接受這不可避免的戰爭……最艱難的磨練莫過於把人的自由在神明的律令前低著屈服了。在服從神的意誌上才顯出心的質樸。”
大將軍Koutouzoo便是俄國民族心魂和它服從命運的代表。
“這個老人在熱情方面,只有經驗,——這是熱情的結果——他沒有用以組合事物搜尋結論的智慧,對於事故,他只用哲學的目光觀照,他什麽也不發明,什麽也不幹;但他諦聽著,能夠回憶壹切,知道在適當的時間運用他的記憶,不埋沒其中有用的成分,可亦不容忍其中壹切有害的成分。在他的士兵的臉上,他會窺到這無可捉摸的,可稱為戰勝的意誌,與未來勝利的力,他承認比他的意誌更強有力的東西,便是在他眼前展現的事物必然的動向;他看到這些事物,緊隨著它們,他亦知道蠲除他的個人意見。”
最後他還有俄羅斯的心。俄國民族又是鎮靜又是悲壯的宿命觀念,在那可憐的鄉人,PleotomKaratarev身上亦人格化了,他是質樸的、虔誠的、克制的,即在痛苦與死的時候也含著他那種慈和的微笑。經過了種種磨練,國家多難,憂患遍嘗,書中的兩個英雄,Pierre和Andre,由於使他們看到活現的神的愛情與信仰,終於達到了精神的解脫與神秘的歡樂。
書中包羅著成百的英雄,每個都有個性,都是描繪得如是真切,令人不能遺忘,兵士、農夫、貴族、俄國人、奧國人、法國人……但這些人物的可驚的生命力,我們如何能描寫!對於這壹批在歐羅巴文學中獨無隅的肖像,在此絲毫沒有臨時構造之跡。而《戰爭與和平》的最在魅力,尤其在於它年青的心。托爾斯泰更無別的作品較本書更富於童心了,每顆童心都如泉水壹般明凈,如莫紮特的旋律般婉轉納入,例如年輕的NiwtasRiostov、Sonia和可憐的小Petia。
最秀美的當推Natacha,可愛的小女子神怪不測、嬌態可掬,有易於愛戀的心,我們看她長大,明了她的壹生,對她抱著對於姐妹般的貞潔的溫情——誰不曾認識她呢?美妙的春夜,Natacha在月光中,憑欄幻夢熱情地說話,隔著壹層樓,Andre傾聽著她……初舞的情緒戀愛,愛的期待,無窮的欲念與美夢,黑夜,在映著神怪火光的積雪林中滑雪,大自然迷人的溫柔吸引著妳。劇院之夜,奇特的藝術世界,理智陶醉了;心的狂亂沈浸在愛情中的肉體的狂亂洗濯靈魂的痛苦,監護著垂死愛有的神聖的憐憫。……我們在呼喚這些可憐的回憶時,不禁要發生和在提及壹個最愛的親友時同樣的情緒。這樣的壹種創造和現代的小說與戲劇相比時,便顯現後者女性人物的弱點來了,前者把生命都抓住了,而且轉變的時候,那麽富於彈性,那麽流暢,所以我們看到他在顫動嬗變——面貌很醜而德性極美的Marie公主亦是壹幅同樣完美的繪畫;在看到深藏著壹切心的秘密暴露時,這膽怯呆滯的女子臉紅起來,如壹切和她相類的女子壹樣。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000字大學生四在合上書的壹剎那,閉上眼睛,有壹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風久久拂過我身:風中沒有戰爭的鮮血和硝煙,沒有身體的傷痛和心口的瘡疤,沒有生與死的淚水,沒有愛與恨的目光。唯有壹股永恒生活的氣息,從質樸的文字間向我吹來,以歷史的面貌和豐富得難以猜透的本質,告慰了我的靈魂。
有人將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進行對比,認為托爾斯泰是壹名偉大的藝術家,卻不是深刻的思想家。雖然我還沒認真比較研究過二者的差異,也無此等功力;但我覺得,托爾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許較陀氏遜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視。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歷史,更充盈著對於人民的同情與關懷,同時把人性中美的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愛情,那樣真切而易碎,美妙與不幸***存:如同壹面鏡子,反射著當時社會人們的生活與內心。如果是浪漫主義的寫法,也許安德烈會不顧老公爵的阻撓,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與她私定終身,最終雙雙走向悲劇的結局。但托爾斯泰描寫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樣背景與環境下,作為壹名帶有貴族榮譽感和責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會答應父親的要求,與娜塔莎定下壹年的婚約;而娜塔莎作為壹位情竇初開卻沒有經驗的小姐,也必然會投入到對其大獻殷勤的阿納托利的懷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節,而人物就像真實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選擇。這讓他們那樣富有感染力,我讀到他們時,忘記了作者而體驗到生活本身帶給我們的感動。
當安德烈在戰場上負重傷時,歷經磨難後成長了的娜塔莎來到他的床前:
“請您寬恕……”“寬恕什麽呢?”“寬恕我的行為。”娜塔莎吻著他的手,顫抖著說。安德烈看著她的眼睛:“我比過去更加愛妳,愛的更深。”
這只是很樸素的壹段對話,但在了解了二人過去辛酸的戀情以後,在了解了二人因為戰亂,生活的改變引起的靈魂的成熟以後,我讀出了壹種真正的精神性的愛。安德烈經歷了生死的壹瞬,他終於覺醒,了解到“神聖的愛”的本質含義,也寬恕了所有傷害過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漸漸被金黃的神性所浸染,邁向了宗教所追求的壹種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說先前安德烈愛上舞蹈時美麗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麽現在他面對娜塔莎“消瘦,蒼白,嘴唇腫脹的臉”,表達的則是對於壹個美好心靈的熱愛。使我們醍醐灌頂的這種愛之涵義的表述決非說教似的灌輸,而是像壹條溫暖的河流,從安德烈或托爾斯泰那裏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讀了這部書,我印象最深第壹是這種“神聖的愛”,第二就是俄國農民的生活和思想。作為壹名“懺悔的貴族”,托爾斯泰有著他關心底層人、體諒農民的壹面。這不僅表現為力圖還原他們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壟畝,作為壹名觀察者和不完全的實踐者,與那些農民呼吸著同樣的空氣,甚至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建立了壹套思想體系。這種思想力圖使俄國走向貴族與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結合為壹個接近“同呼吸,***命運”狀態的壹種***同體。
在書中出現了普拉東這樣壹個農民的形象,他和皮埃爾同處在戰俘營裏,用他的樂觀和淳樸感動了皮埃爾,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將普拉東描繪為壹個圓形的形象,說他身體的各個位置都是圓形的,說他是“壹切俄羅斯的、善良的和圓形的東西的體現”。我想這是壹種象征,象征著作者觀察到的許許多多俄羅斯底層的農民:他們貧窮,落後,然而快樂、圓滑,可以在任何艱苦的條件下生存。我讀到這裏不由得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同樣處於底層,同樣以壹種快樂的姿態示人,甚至連死亡都壹樣,被上位者所槍決。二者的***同點讓我看到了普拉東本質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階級屬性,從人性的角度來講,他又是那麽單純和快樂,以致我難以對他下任何幹脆的斷語。在當時的情況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農奴制難以被輕易根除:這種快樂的處世態度,究竟是該提倡還是反對?若反對,農民豈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權利?
也許信仰也是壹方面,支持起被壓迫的農民的是例行的晚禱,即使他們不知曉宗教的意義,但仍能感受到壹種慰藉作用。我想,這可算做另壹種精神勝利,但那個時代俄國的農民是沒有條件進行反抗的,因此他們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對苦難卻難以做出反應的這壹人群,壹種無奈之感會油然而生。就像當時的托爾斯泰,面對農民們的滿足和樂觀停止了物質上的施舍,開始痛苦地反思自己與他們的不同點以及改變的可能。
他反思的結晶我並不了解,但列寧評價說:“作為壹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國內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學說中最弱的壹面變成壹種教義的”托爾斯泰主義者“是十分可憐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要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這或許是壹個革命者能給予他的最公允的評價了。
不管怎樣,托爾斯泰伯爵盡管沒有領導革命,甚至沒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壹樣預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卻成為革命的土壤,鼓舞著壹代代的年輕人。他以自己貴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農民“兄弟”的現狀和心靈中去,並揭示出這些苦痛卻不渺小的靈魂。這種行為本身就值得每壹位人類贊美,他正是自己所寫的“神聖的愛”最為深刻的踐行者。
每壹位偉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壹般崇高而令人欽佩。我想,即使不閱讀這樣的巨著,只要能理解托爾斯泰的行為,體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為其所傾倒了。就如維特根斯坦所說:“他是壹個真正的人,他有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