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圖畫,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畫面內容。
理解故事幽默的結尾。
初步建構和拓展關於動物飛行的經驗。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壹些關於動物飛行的影響資料。
材料準備:
1、 讀本中涉及到的動物的寫實照片(不要卡通照片),最好能清晰反映動物的典型特征。
2、 制作經驗網絡圖所需要的材料。
3、 各種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和幼兒壹起復習歌曲《誰會飛》。
對幼兒說:“剛才我們唱了‘誰會飛?鳥會飛,拍拍翅膀飛呀飛’。小朋友,除了鳥,還有什麽動物會飛呢?”(此時幼兒可能仍會不斷說出各種會飛的鳥,如麻雀、老鷹等。教師無需糾正,而應對其加以總結:妳說得很對,這也是壹種鳥,鳥兒會飛。)按照經驗網絡圖(俘虜1),對幼兒給出的答案進行羅列和歸納(向幼兒示範文字記錄的作用)。
然後,向幼兒出示壹些動物圖片,如大象、獅子、企鵝、鴿子、蚊子等,請幼兒指出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不會飛,並貼到經驗網絡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總結出動物飛行需要的基本要素——翅膀。
2.閱讀圖畫(初次)
遮擋文字,逐頁觀察畫面,主要註意兩條線索:
1. 每種會飛的動物的翅膀有什麽特征?
2.每個動物介紹自己會飛的時候,會怎麽說?
① 第壹頁:老鷹在做什麽呢?它是怎樣飛的(請幼兒模仿老鷹飛行和俯沖的動作)?妳們仔細觀察壹下,老鷹的翅膀有什麽特點?(將幼兒的描述用文字記錄下來。)想壹想,老鷹會說什麽呢?
② 第2-5頁:同第1頁(重點 不同動物的 ,模仿它們飛行的樣子,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動作,體驗不同動物翅膀的特點和飛行的特點)。
③ 第6頁:這是誰?它的翅膀什麽樣?它想做什麽?它能成功嗎?
④ 第7頁:發生了什麽事情?小雞會說什麽呢?小雞為什麽飛不起來呢?(無需展開討論,引起幼兒思考即可。)
3.閱讀圖畫(再次)
結合第壹次大書閱讀時的討論和記錄,用比較完整的語言總結出畫面上有什麽動物、它在做什麽、它的翅膀什麽樣、它飛起來有什麽特點等,為幼兒示範如何按照壹定的線索完整描述畫面的內容。例如第壹頁:老鷹在捉兔子,它的翅膀又大又硬,很有力量。它飛翔的時候用力扇動翅膀,飛得非常快!
4.總結分享
自由活動時,還可以請有興趣的小朋友幫助進壹步的整理。將整理好的經驗網絡圖貼在教室墻壁上,作為幼兒日常學習和討論的資源。請幼兒回家後繼續和家長壹起探索關於動物飛行的知識,搜集會飛的動物和其他會飛的東西的圖片。
《誰會飛》教學反思
《誰會飛》是中班第壹學期的第壹個讀本,該讀本巧妙的將重疊詞“*來*去”的學習融入到對壹些常見事物、動物的運動特點的介紹中,對於重疊詞,我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並不會陌生,在閱讀時,老師通過肢體表演和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孩子活動時的興趣。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疊詞的正確使用上,有的孩子知道疊詞但不知道使用;有的孩子知道運用但經常詞不達意,需要肢體動作加以補充。因此在拓展環節中,通過仿編的形式幫助孩子學習正確運用疊詞。活動分兩步驟:壹是替換;二才是仿編。這個過程由易到難,幼兒易接受。最後請幼兒畫出仿編的事物加以對已學內容的鞏固,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實施起來也很順利,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不足之處是孩子的傾聽分享意識不強,大部分孩子喜歡議論而不是聽其他小朋友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