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胖頭魚是海魚還是淡水魚?

胖頭魚是海魚還是淡水魚?

胖頭魚是淡水魚。

胖頭魚(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鰱、鱅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壹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壹。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裏。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特有魚類。在中國分布範圍很廣。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壹,經濟價值較高。能食用,對人體有提高智商、增強記憶、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作用。

壹、棲息環境

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裏。多分布在淡水區域的中上層。為溫水性魚類,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5—30℃,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環境。幼魚及未成熟個體壹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屬水體中生長。

二、生活習性

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

食物: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遊動物,也吃部分浮遊植物(如矽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從魚苗到成魚階段都是以浮遊動物為主食,兼食浮遊植物,是典型的浮遊生物食性的魚類。

三、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分布水域範圍很廣,在中國從南方到北方幾乎淡水流域都有。

四、養殖技術

1、養殖模式

傳統的鰱、鱅魚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鰱帶1鱅,分別是75%和25%。根據生產實踐,鰱鱅魚的放養結構中,鱅魚的比例小於20%或鰱魚的比例大於80%,鱅魚的生長速度都較快,當鰱的放養比例在20%—80%之間時會抑制鱅魚的生長速度。鱅魚作為主養魚時應少量的搭配或不放養鰱魚。?

2、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鱅魚的放養規格壹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1)、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於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2)、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遊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遊的溢洪道、泄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適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放養天氣:應選擇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風、下雪、結冰的日子放養。

(4)、檢疫與消毒:魚種放養入庫前必須進行魚病檢疫和魚種消毒。嚴禁放養帶有傳染病的魚種入庫。

(5)、精心操作:經長途運輸的魚種運到水庫後,應先用庫水緩緩加進裝魚容器中,待容器內水溫與庫水溫差不大時,再將魚種慢慢地投放入庫。魚種放庫後,放養人員還應站在庫邊或船上,用船槳輕輕地攪動庫水,緩緩地驅趕魚種遊向大水面。?

3、水質調控

調節水質有三大功能:

壹是改良水質。微生態制劑中的有益菌進入水體後,發揮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存飼料、動物殘骸等有機物,有效降低了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

二是有機物分解後的鹽類為單細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單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營養,而單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及養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構成壹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維持和營造了良好的水質條件,能夠長期保持水質的穩定,達到水肥、穩定從而有利於養殖對象健康生長。同時也可使養殖水體中的浮遊動物、有益藻類增多,擴大餌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防病。養殖水體中施放了微生態制劑的有益菌,其不僅競爭排斥病原菌,維護水中微生態菌群的生態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襲而發病,而且還可以產生含有抗菌物質和多種免疫促進因子,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強化機體的反激反應,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4、食料使用

(1)、食性分析

過去在天然環境的低水平養殖條件下,鱅魚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根據對鱅魚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須提供大量的有機肥來培養大型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及腐殖質,在水體缺乏大型浮遊生物時,把有機肥中的腐殖質作為花鰱的主要餌料。而在肥水條件下浮遊生物主要是個體大於50微米的直鏈矽藻、甲藻、隱藻、大型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種類,正好是鱅魚的濾食對象。?

(2)、肥料使用

原理:通過向水庫、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及生物復合肥料等,增加水體中的氮、磷等主要營養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體的初級生產力,提高鱅魚的產量。

漁業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機肥,如糞肥、堆肥,後來使用無機肥化肥。原始有機肥營養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緩慢,限制魚產量。無機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單壹,主要培養小型綠藻和藍藻,利於鰱的生長,對鱅魚養殖效果不理想。將傳統有機肥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分解與無機肥適量地混合制成的現代漁用生物有機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還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質、肽類、有益菌、肥效增強劑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別適合培養大型藻類、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鱅魚喜食的浮遊生物,為鱅魚的高產養殖提供了物質基礎。?

5、病害防治

(1)、疾病防控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魚病壹般在“大麥黃,白露心”易發病,壹個是水溫逐漸上升,另壹個是水溫逐漸下降。這兩個季節是魚病的流行高峰季節,要提前預防。防病采用先殺蟲,後滅菌的方法。以目檢或顯微鏡診斷魚病,對癥下藥。

A、寄生蟲病:每年4-5月殺蟲壹次,大量用有機肥的水體在7-8月份殺壹次蟲,大水面常見的寄生蟲病有:

a、中華鰠病:其癥狀是蟲卵或蟲體寄生在魚的鰓部,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癥狀,大量寄生時,病魚鰓上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膨大水腫、蒼白、呼吸困難焦躁不安,在水體表層打轉或狂遊,尾鰭常露出水面,俗稱“翹尾病”,最後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藥物防治。

b、錨頭鰠病:其癥狀是病魚體表可見大型蟲體,寄生處充血發紅,煩躁不安,食欲不旺,繼而魚體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藥物防治。

B、暴發性出血病:癥狀是眼球突出、充血;體表充血發紅。分兩種:

a、原發性出血病:只需殺菌。

b、繼發性出血病:先是底層魚死亡,下層理化指標嚴重超標,繼而出現大面積死亡。先殺蟲,後根據情況殺菌、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