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電影《沈默的本能》—與大猩猩相處中人性的反思與覺醒

電影《沈默的本能》—與大猩猩相處中人性的反思與覺醒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看了電影《沈默的本能》(又名“本能反應”),引發了我對於人類文明的思考。關於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系。

人類文明的發展,到底是促進了人性的進步,讓人生活更美好自由了,還是自設牢籠不得自由而不自知了?

我尚不知道答案,且以這部電影為媒介,來探討壹番。

01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壹位人類動物學和靈長類學家包伊森,深入叢林研究黑猩猩的過程中,關於人性的反思和覺醒。

電影壹開篇就是這位教授被扣押著送往另壹座監獄,而其中壹個讓人感覺有些反差的鏡頭引起了我的註意。

當教授上押解車時,車廂裏的兩只警犬對著伊森狂吠,而伊森毫無畏懼的上了車,獄警把車門關閉,當到達目的後打開車門後,我見到的是兩只警犬特別溫順的倚靠著伊森,伊森也溫柔的撫摸著它們的頭。

這裏就給我留下壹個疑問:壹個被稱作殺人犯而且看起來就很兇、神經失常的伊森,怎麽短時間做到和兩只兇犬和諧相處的?

02

據傳言,伊森曾離奇失蹤兩年,這兩年和野獸壹起生活,精神失常了,被尋獲後關了壹年,壹言不發。

而壹家著名學府精神科接到任務要給伊森做精神評估,而這樣的案例前所未有,壹位年輕的精神病專家卡爾特意圖解開教授精神失常之謎,來換取美好前途。

雖然他自知經驗不足,卻自信滿滿的接下這個任務,並以為用他超常的專業能力完全能掌控這個個案發展,並且誇下海口說能讓教授開口。

而接下來年輕精神病專家卡爾特和被以為精神失常的人類學家包伊森的互動就非常有趣了。

03

圍繞著卡爾特和伊森之間的幾次訪談,看到了卡爾特如何自以為是的掌握著節奏,而其實不知不覺中他被改變著;而伊森也在其中不知不覺發生著變化。也看到兩人如何從醫患關系逐漸變成朋友。

而多次的互動也帶我們揭開了叢林深處的秘密和讓我們看到人類如何自設牢籠和其解脫之法。

卡爾特試圖用他所學的專業方法來讓伊森開口。而伊森壹言不發,甚至在卡爾特多次試圖讓他開口時憤怒的拿鉛筆紮向卡爾特。

第二次訪談

卡爾特拿出了壹些從伊森女兒那得來的照片,有在森林裏拍的大猩猩的照片,還有伊森的營地照片以及伊森現在家的照片,還有伊森女兒的照片,他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喚醒伊森的記憶力,讓他開口說話。

而伊森其實頭腦清醒,又怎會看不懂卡爾特的意圖呢。伊森如他所願開口說話了,並且表示願意跟卡爾特說說叢林深處發生的故事。

伊森向卡爾特描述了非洲盧安達森林的美,和他在那研究黑猩猩過程中的進展和如何逐漸獲得的心靈的洗滌。

“它們每天都讓我更靠近壹點,對這樣的進展我感到興奮,也很榮幸。好像壹種失落已久的生活,突然之間壹切就發生了,我不再是外人,第壹次融入了它們的生活圈。”

“在那叢林深處,遠離文明世界。忘記壹生所學,無論是學校的、書上的,還是詩歌裏學到的。在那找到了平靜、歸屬感,找到了和諧感,甚至擁有安全感。”

看到這裏,不禁感慨,無論妳的身份、地位、宗教信仰、生活環境如何,人類都***有著相同的感受和需要。我想這也是讓我們彼此之間能夠連接,能夠跨越人種心連心的原因吧。也讓我對非暴力溝通的前提假設有了更深理解。

伊森接下來話鋒壹轉,他說:

“人類城市遠比野外叢林危險。妳能明白嗎?妳們全都感到迷惑。”

想起人類文明世界中的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暴力無處不在,大家生活中權威和無形的等級制度下,又何嘗不危險呢。

也想起前幾周和社群成員讀《告別娑婆》時,書中提到壹個難以覺察到的隱藏的評判(評判也是屬於“精神暴力”的壹種,因為它給人帶來了痛苦)

書中提到:“天天勸人為善或勸人皈依的狂人教徒,在他們懇切都話語中,言下之意又是什麽?不也暗示著“妳有問題,我沒有問題;我們有真神,妳們沒有;我們會上天堂,妳會下地獄”?再看看那些濫殺無辜的恐怖分子,他們所表達的心態豈不是同樣的,“妳該為我們的痛苦負責,有最的是妳,絕不是我們”?”

繼續回到電影中展現的暴力。在關押伊森這座監獄中,身體強壯的犯人會欺負弱小的,特別是壹個犯人“老大”每次都搶奪其他人手中的方塊A,以獲得出去放風的機會。而獄警們也對這些不公平事件,暴力事件袖手旁觀。並且宣稱故意用這種方式讓他們爭奪,這樣可以把犯人們對註意力從針對獄警轉移到犯人間的權力爭奪上。

或許妳覺得權力爭奪並不常見,而其實無意中我們就在做著控制者的角色而不自知。

卡爾特在和伊森這次訪談快結束時,看到伊森口袋裏的撲克牌,拿出來後有了以下對話。

卡爾特:“撲克牌做什麽用”?

伊森:“控制”。

卡爾特:“控制?誰控制”?

伊森:“妳們,掠奪者”。

卡爾特:“請妳解釋清楚”。

伊森:“我要走了。”伊森走向門口準備出去。

卡爾特語氣堅決的說:“訪談還沒結束”。

伊森反問他:“妳準了才算嗎?”

卡爾特依舊堅定的說:“沒錯。”

伊森:“掠奪者。”

卡爾特聽後,給他打開了門,說:“妳自由了。”

伊森略帶些諷刺的說:“是嗎?妳呢?妳自由嗎?”

妳自由嗎?這真的是靈魂拷問啊!

何為自由?何以自由?

伊森問卡爾特:“我很有趣嗎?值得妳這些天住在這座監獄體育館裏”。卡爾特說:“妳當了兩年的動物當然有趣”。

在這個時候,卡爾特依舊沒有平等看待伊森,他只是把伊森當作壹個案例在研究,還是為了名利才來這番探索。

而伊森的回答也再次引發我的思考。他說: 我是活在動物之中的人類,就跟壹萬年前的人壹樣,當時人類知道怎麽生活。 就是在掠奪者出現之前。

當時人類知道怎麽生活?意思是我們現在不知道怎麽生活?

其實想想又何嘗不是。我們大部分人大多時候陷入了對過去的懊悔中,以及對未知的恐慌中,很少有活在當下過。我們壹直提心吊膽的生活著,為了地位、財富不斷的去追逐著,去爾虞我詐,從這個角度說還真是不知道怎麽生活了。

當然也有值得高興的是,現在越來越多多人開始學習如何回歸當下了,冥想、瑜伽、打坐等等方式。

伊森繼續說著:“我曾經跟妳壹樣想控制壹切”。而卡爾特固執的認為有時控制是必須的。而此時伊森畫了壹張方塊A遞給伊森。這大概是提醒控制的後果。

而卡爾特此刻還是壹門心思想要弄清伊森在叢林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他為什麽會殺人,於是繼續說道:“黑猩猩讓妳過夜,妳成了它們的壹部分…。”

話還沒說完,就惹怒了伊森,他抓起卡爾特的領口吼道:“我不是變成了黑猩猩,妳不明白嗎?!”

“它們接納壹名人類,它們沖破種類界限,把我視為壹份子,它們把人類視為家人,這是個奇跡。”

“我想像它們壹樣平靜、自由的生活。”

卡爾特依舊執著於探索伊森殺人的原因,而伊森不直接回答,而是說世界上很多兇手,說他曾經在動物園工作就替他們抓捕了壹只黑猩猩,那個時候他就是壹名兇手了。因為他剝奪了黑猩猩的野性和廢掉了它的意誌力。

而卡爾特打斷說我不是要問這個,說如果伊森不說就無法幫助伊森出獄。而伊森告訴卡爾特:“ 我不需要妳幫我,我需要妳傾聽,然後把這些告訴其他人。因為我所學的東西老師和妳們的不壹樣”。

其實從這壹次次的對話中,我們完全能看出來其實伊森的確不是精神病,頭腦非常清楚。

而在這裏伊森也透露了之所以選擇卡爾特來做精神評估的原因,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位年輕人眼裏的好奇心和對於尋找答案的渴望。而只是這樣的人才會願意去聽和相信伊森在叢林深處發生的真相。

而卡爾特卻還是執著於他的精神科醫師的身份,特別想用他的專業來挖掘伊森的內心,不斷的挑戰伊森不願意面對的話題,就是問及伊森女兒和他的家庭的事情。

伊森有些嘲諷的問卡爾特:“妳是主人了”?

卡爾特回答:“是”。

而這再壹次惹怒伊森,他要用行動破除卡爾特的自以為是的控制幻想。

伊森把卡爾特反扣壓在桌上,並用膠條封著卡爾特的嘴,憤怒的大聲問他:“妳被剝奪了什麽?妳失去了什麽”?

卡爾特被制服的動彈不得,只得乖乖把回答寫下來。

第壹次寫下,控制。

伊森嘲笑他以為自己真的可以控制嗎?說答案錯。

第二次寫下,自由。

再次被嘲笑答案不對。

伊森說: “妳以為妳很自由嗎?每天下午2點到體育館,每天早上按時上班。半夜會突然驚喜,嚇出壹聲冷汗,妳到底有什麽心事把妳壓的喘不過氣?是野心嗎?我對妳壹點不陌生,我以前和妳壹樣。”

最後壹次寫下,我的幻想。

答案終於對了。伊森放開了卡爾特,笑著對他說,妳是我的學生。

這壹次見面,是卡爾特被獄警叫去伊森的牢房看,因為獄警們看不懂伊森這個精神失常的人在做什麽,壹夜之間把墻上塗滿了畫。

卡爾特來了,伊森告訴他說,我畫的是“人類歷史”,向其敘說:“這是200萬年前的非洲,這是壹萬年前文明世界,這是掠奪者。 而這是遊牧民族和農夫,他們只獵夠吃的,只種植足夠的糧食,會發生爭吵,但不打仗,也不消滅別人。立足世界,和諧***處。他們知道彼此分享。”

聽到這,卡爾特就反駁說,難道要摧毀城市,回歸自然?

伊森清楚卡爾特在詭辯,他答到重點是放棄控制權。

“我們壹定要放棄壹件事,我們的控制權。世界不屬於人類,人類並非主宰也非神。”我們能放棄嗎?權力太迷人了。”

而到這,卡爾特的世界觀也重塑了,或者說是覺醒了。他隨後做了壹件事,就是去改變了監獄抽方塊A的這個控制的遊戲,改為每個人都有平等抽簽的權利。

而第六次見面,卡爾特把伊森帶來了之前工作的動物園,帶他看那只被他抓回來的黑猩猩,他雖然此刻還想要伊森說出為啥殺人,但卻不再是為了個人前途,而是真的想要幫助這位智慧老人能從環境惡劣的監獄中出來,希望他能和家人團聚,希望他能重獲自由。

而這壹次伊森也打開了心扉,把他內心藏著最深的溫情也是內心的慘痛回憶給了卡爾特聽,伊森告訴了卡爾特。

告訴卡爾特他是如何壹步步走近黑猩猩這個家族,如何它們所接納,又如何被它們所信任著,特別是壹開始壹只母猩猩保護著自己的幼崽,不讓伊森碰,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那個母猩猩願意信任伊森,主動把小仔報到伊森那,而小猩猩也和伊森美好的互動著,用爪子撫摸伊森的鼻子。

而伊森也被這個大家庭照顧著,他描述著這種感受是如何的美妙。

看到影片這裏,我是有被伊森所描述的溫情畫面所感動到眼角泛著淚花的,真希望時間就定格在這壹刻。

而壹切的美好都被壹聲獵槍所打破,好些黑猩猩被獵殺,而看到這壹切的伊森痛苦不已,保護家人的本能沖動,讓他決定去反擊這些獵人,而最後壹只銀被猩猩首領為了救他也死於槍下。而黑猩猩倒下閉眼前,也沒有怪他。而伊森卻特別自責,決定是自己把獵人引來,導致了猩猩們的死亡。

看到這裏也是想起我們這次席卷全國的疫情,這何嘗不是人肆意破壞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後承受的後果呢。是壹種警示,也是壹次覺醒之機。

而凱爾特也終於明白,伊森只是為了保護家人做出的本能反應而已,也被他所觸動。而在這壹次次到互動中,伊森也終於答應願意見壹見自己的女兒,並且告訴了女兒這些年是多麽的愛她,心裏也壹直掛念著女兒。而女兒也終於理解了父親,兩人握手言和。

而卡爾特也原本覺得他可以幫助伊森出監獄,可是故事再次發生轉折,伊森在見完女兒回牢房時,被獄警暴力對待,而其他犯人看不慣獄警做法導致獄經生氣就打開壹個牢門去暴打其中壹個反抗他的,而此時伊森再次本能反應的撲向獄警,救了自己的牢友。

而伊森因為在出席聽證會前再次傷人,無法出獄。

卡爾特知道伊森行為背後是出於保護家人的本能反應,可是卻無能為力。而伊森再次不說話了。

卡爾特有些傷感的來找伊森,表達對伊森的感謝,說他曾經為了權利地位壹直在討好著別人,察言觀色的活著,很不自由,兒伊森教會了他在這種權利的遊戲中如何擺脫控制,如何生活。說後,含淚離開了。

而伊森稍後也回頭看了看離去的卡爾特,拿出從卡爾特那拿的壹只圓珠筆,打開了監獄的窗戶,走向了他心之所往的大自然。

04

他們兩人彼此改變著,卡爾特放棄了控制,開始學會生活;而伊森也對生活重燃了希望,願意轉身去爭取自由,正如伊森最後留給卡爾特的信中說:

“自由不是夢想,只要突破心中樊籠,自由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