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莫以宜春遠 江山多勝遊

莫以宜春遠 江山多勝遊

首圖在五壹後可以預約前往了,終於又借到了貼著首圖標簽的書。

這次借的幾本書裏想最先看的是《莫以宜春遠》,我是被書名吸引的,因為書裏提到了我的家鄉宜春的名字,我毫不猶豫地將它從書架上拿下。

不看作者也沒看出版社,先去看圖書簡介,直到確認它寫的就是宜春的人和事,不用多想了,帶它回家就是了。

作者舒建勛是壹位離我家縣城很近的老鄉,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在宜春的市、縣、鄉工作,他的作品幾乎都圍繞著宜春展開的,可以算得上是宜春通了,在他的引領下,我第壹次這麽系統地了解了家鄉的歷史文化故事。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陳嬰奉命來此築城立治,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家鄉確實城如其名,四季如春,風景宜人,是中國宜居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

書中第壹篇散文的名字就是《莫以宜春遠》,原來這句詩出自韓愈,當年韓愈的同科進士,翰林學士王涯貶為袁州刺史,韓愈寫了兩首詩在長安灞橋為他送行。其中壹首是這樣寫的:“淮南悲落木,而我亦傷秋。況與故人別,那堪羈宦愁。榮華今異路,風雨昔同憂。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

這最後兩句的意思是韓愈在跟好友說,您不要以為宜春偏僻遙遠,那裏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民風淳樸,風景如畫。當然,這裏說宜春的遠是相對於韓愈那個年代的京城而言的。

在北京生活了十幾年,時常有朋友問起我的家鄉,當我說在江西時,有的朋友會說好遠啊。我卻不以為然,也就1800多公裏而已,回家很方便的。光看數字其實沒什麽概念,這麽描述可能會好壹點:如果坐飛機,兩個多小時就能到,如果坐火車,十幾個小時就能到家,所以這種遠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再看古人的那個年代,除了中原大地適宜於人類居住以外,大概其他地方都是蠻荒之地了。交通不便,通訊時效性差,官員被貶或流放到這些偏遠地區,現在看來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懲罰了,罰他們拖家帶口全部遷移到蠻荒之地,遠離繁華,回歸鄉野。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得意與失意,繁華到落魄間得以體現。

家鄉的溫泉是遠近聞名的,全市十個縣市區均有溫泉,已探明的出露點有19處,形成了“宜春溫泉,十泉十美”的發展格局。2009年央視中秋晚會就在家鄉的明月山舉辦,而明月山就是以其豐富的溫泉旅遊產業而聞名中外的。

不知道在韓愈那個年代是否有溫泉,大概還沒有開發吧,如果有溫泉的話,好歹能讓那些被貶到這裏的官員們用泉水洗滌心靈,撫平傷痕。

每逢有朋友去家鄉,我也都會邀請他們去泡溫泉,爬明月山,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在恬靜的山水間體會生命的美好與純真。

旅遊攻略我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旅遊網站上查到各種精品旅遊路線,這裏想說說家鄉在文化上的驕人之處。

在中國文學版圖上,兩宋時期的江西文學大放異彩,大家輩出,這是因為早在盛唐江西就與中原文化、主流文學呈現出交流融合之態。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古代宜春的州學、書院興盛,科舉成績聞名全國。僅在唐代的290年間,江西考取的77名進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強。

這壹時期,江西僅有的兩名文科狀元盧肇、易重,均為宜春籍人士。因此,歷史上流傳下了“江西進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譽。宜春文化積澱厚重,自古被譽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初四傑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宋代理學家朱熹發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的感嘆。

家鄉的名人也很多,晉代田園詩鼻祖陶淵明、明代《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現代物理學家吳有訓、兩屆奧運會冠軍楊文軍都是宜春人。

如今雖已遠離家鄉,但是父母親人都在老家,每年必須回去壹次。家鄉是心靈的依靠、感情的寄托,任何時候說到家鄉,心裏都是暖暖的。

今年的回鄉計劃又快要提上日程了,下次在歸家途中再有旅人問起時,我也可以跟他們從“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說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