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於人民的人,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早在宋元佑年間(1086—1094),莆田人民就在木蘭陂側畔立廟以祀,淳佑七年(1248)敕賜“協應廟”。元延佑年間(1314—1320)遷至今址。協應廟又稱李宏廟,位於木蘭陂南側回瀾橋旁,供奉著建陂先賢李宏、林從世、馮智日和錢四娘的塑像及14家有功者的神主牌位。1995年,政府撥款重修擴建,並在右側建木蘭陂紀念館,館前建有碑廊,豎立著歷代修建木蘭陂的碑記題刻14塊,以及郭沫若的《木蘭陂詩碑》。
傳說智日禪師於木蘭陂建成之後投缽於海,以缽為舟,漂身而去。這個神話說明,禪師不計名利,功成身退。大德從來不計酬,也特別值得後人懷念。明萬歷37年(1609),在木蘭陂首之北的嶼上村建有馮禪師廟,專祀智日禪師,但因年久圮廢。1993年,僑僧和地方有識之士合力建成智日紀念堂。紀念堂位於陂首北岸,與李宏廟隔陂相望,更加明了地昭示著木蘭陂這壹千秋偉業。
木蘭陂滾水壩上有徑可通南北岸。春日木蘭溪水初漲,陂上溪面寬廣,水平如鏡,兩岸山野花樹倒映其間,生趣盎然。漲溢的春水越壩而下,形成瀑布,雪飄雷鳴,又是壹番景象。“木蘭春漲”自古就被列為“莆田二十四景”之壹。而今,長356米的雙虹吸管形如雙龍,翔舞於溪流之上,使木蘭勝景更加壯觀。
“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始,至今人道是錢妃。”(郭沫若詩)千百年來,人們感念四娘的首創精神,感念先民前仆後繼的犧牲精神,感念前人不惜以身家性命造福子孫的奉獻精神。千百年來,人們扶老攜幼,來到木蘭陂前,憑吊古跡,懷念先賢,也陶醉於眼前的美景之中。人們發現,興化平原的春天正是從這裏開始,這巍巍豐碑給莆陽大地帶來永恒的春天。這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是那樣撩人心旌,那樣引人遐思。這景觀就在莆田市區以南4公裏、福廈公路東側。木蘭陂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壹,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