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高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 高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

高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 高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

高州市免費旅遊景點

如下:

1、高州冼太廟: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園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間先後重修,是高州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冼太廟。冼太廟主體建築***三進,總進深49.5米,總面闊13.4米,建築面積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

2、寶光塔:位於廣東高州市區西南部的鑒江河畔上,建於明代萬歷四年(1576)。該塔為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通高65.8米,底層邊長5.72米。塔身全部用青磚砌築。寶光塔是明代全國第二高塔,廣東省最高的樓閣式塔,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89年列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高州水庫: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鑒江上遊支流的大井河和曹江,由良德,石骨兩水庫通過龍頭坳連通渠連結而成,總集水面積1022平方公裏,總庫容11.5億立方米。高州水庫,別稱玉湖,是壹幅描繪山水的圖畫。高州水庫山腰還建有“綠水山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具備了“東迎旭日、西送夕陽、數星攬月、沐風浴綠”的獨特自然條件。高州水庫是粵西地區著名的遊覽、度假勝地。

4、觀山:位於廣東省高州市城區鑒江河畔,海拔65.7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相傳西晉永嘉年間,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在此山掘井汲泉供丹竈,後於此升仙,故原稱仙山,又名長真崗。主要景點有觀山寺、玉泉寺、釣魚臺等。1959年10月,高州烈士陵園在觀山西側建成。2002年,高州市博物館遷至觀山內。

5、根子荔枝文化旅遊區:位於廣東省高州市, 面積約為20平方公裏,以現代“三高”農業生態觀光遊、“三個代表”紅色足跡遊、荔鄉文化風味遊、浮山養生健體遊為主線,集觀光、度假休閑、健體養生、科普教育為壹體的生態旅遊景區。主要景點貢園古樹、 紅荔閣等。

高州有什麽好玩的地方景點

石鼓鎮深_村

石鼓鎮深_村是高州2020年“農民豐收節”主會場,來到這玩最好的方式是用嗅覺和視覺:聞起來空氣中有稻香、花香、瓜果香,看得見的地方有涓涓流水、稻田藝術、鴨稻***生場面、傳統農耕場景。這壹幕幕,描繪了壹幅鮮活的風光秀美的美麗鄉村畫卷。還有遊船流溪,魚在水中遊,船在水面飄,人在岸邊走,讓遊客來到這裏有流連忘返的感覺!

高州綠野仙蹤生態旅遊景區

彩虹滑道、旋轉單車、野趣騎恐龍,蹦蹦雲、網紅小火車、水上拓展沖關樂園,水上充氣遊樂園.....這又是壹個新的好去處,大人、小朋友不亦樂乎!

深鎮鎮仙人洞景區

仙人洞常年雲霧繚繞,四季如春,負離子含量高(約11萬個/cm3),是天然大氧吧,全年平均氣溫25℃以下,有“空調村”“長壽村”之稱。景區內原始森林茂密,植物資源豐富,是集仙蹤文化、自然景觀、溯溪探險為體的旅遊度假區。

......................................................................................................................................

...................................................................................................................................... ...................................................................

山美街道粵龍山景區

在粵龍山景區,可欣賞到目前廣東最大的古樹杜鵑園的多彩杜鵑。

山上田園的杜鵑花、牡丹花、三角梅等數百種花卉爭奇鬥艷,正在汲取養分以待綻放,鳥語花香,詩意與浪漫都在這裏。

眺望四周,山湖壯闊,層巒疊嶂,視野更加曠闊,心也就更豁達了。夜晚還有特色的燈光秀閃亮吸睛。

長坡鎮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40多平方公裏的庫區水面,形似山羊,色似碧玉,湖中百島浮立,千姿百態,似飛禽、走獸,象星座、月亮;水道九曲十八彎,猶如水上迷宮。景區基礎設施齊全,景點組合緊湊,形成保護與開發相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是理想的旅遊、會議、休閑度假勝地。

筆架山森林公園

筆架山森林公園是高州城區生態森林休閑公園。山延數裏,中橫城南,三峰壁立,形似筆架,故稱筆架山,被譽為“筆架青峰”,為高涼八景之_。歷代達官貴人、騷人墨客題詠者頗多皆把筆架山形狀、氣勢、景致、變化盡寫詩中。山雖不甚高,但三峰挺拔壁立,因而格外峻峭奇麗。

看完那麽多景點

心動不如行動

約上三五知己

去尋找初秋最美的夢吧!

高州旅遊景點哪裏好玩

高州旅遊推薦景點:

1、冼太夫人廟

頗有出名的應該是冼太夫人廟。冼太夫人,是我國歷史上嶺南百越族的壹位傑出首領。她的壹生,為維護祖國統壹和民族團結,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被譽為“女中奇男子,千古推第壹”的巾幗英雄。後人為紀念她卓著的功勛,在茂名各地建立了很多冼太廟。

2、紅荔閣

觀荔亭位於高州西南部的根子鎮,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產。其柏橋村有個貢園,樹齡多在500年以上,被譽為"荔枝博物館”。二月荔花盛開,漫山遍野,粉妝玉砌,駐足於花徑之間,踏春、賞花、嘗蜜、迷人春風撲面而來;五、六月蟬鳴荔熟,這時,漫步荔鄉、壹邊看紅荔,壹邊品嘗荔枝,確為人生壹大快活事。

3、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裏,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裏,庫容量11.5億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水庫之壹。它清幽秀麗,山水相融,風光旖旎,是粵西地區著名的遊覽、渡假勝地。

4、寶光之光

環城有三塔,北曰艮塔,東曰文光,西南曰寶光。艮塔文光乃清時建造,寶光壹塔建於明朝萬歷。

5、觀山寺觀山在市西半裏,隔鑒水。西晉永嘉間,潘茂名飛升處,壹名仙山,又名升真岡。_遠ゾ捎猩婀郟懵諮桑鄯稀

6、高涼嶺

高涼嶺位於曹江鎮銀塘管理區,海拔242米,次山“本名高粱,以群峰高聳,盛夏如秋,故_吡埂保?從叩丶褪ぁ擔_9鷗吡瓜亍⒏吡箍ひ嘁虼松蕉妹

7、深鎮仙人洞

高州市深鎮鎮仙人洞在省撥資金的扶持下,景區建設得越發優美,河水潺潺,古樹參天,空氣清新,儼然壹個天然氧吧,被譽為茂名的“九寨溝”。

擴展資料

高州市,茂名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全市總面積3276平方公裏,轄23個鎮、5個街道[1]。截至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84.78萬人。[2]高州地處粵西桂東之交通要沖,洛湛鐵路、包茂高速、汕湛高速、雲茂高速、207國道、359國道[3]以及113、280、283省道在市域內縱橫交匯。

高州物產豐富,是廣東省農業大市、農業總產值連續多年名列廣東各縣(市)第壹;被譽為“全國水果第壹市”、“中國荔鄉”、國家綠化模範縣(市)。高州是“廣東省教育強市”、廣東省“大縣域醫療中心”、廣東省唯壹的國家級醫改示範縣(市)。

歷史上,高州素有“廣東四大文教之鄉”之壹的美譽。高州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源地、曾被譽為“廣東省山區綜合開發的壹面旗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立高州府,為廣東下四府之首,民國撤府留縣。1993年6月撤縣設市(縣級)。高州城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從唐代至民國,高州壹直為粵西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中國巾幗英雄第壹人”冼夫人、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唐代名宦高力士、清末工部左侍郎楊頤、新中國首任中國農科院院長丁穎,以及著名畫家丁衍庸等均為高州人。

高州境內有文化遺址250多處,擁有木偶戲、山歌、版畫、八音鑼鼓、冼夫人廟堂文化等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楹聯文化城市。

參考資料:

高州_百度百科

高州市旅遊哪裏好玩

高州市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北部灣城市群重要中小城市。下面就隨我壹起去閱讀高州市旅遊哪裏好玩,相信能帶給大家驚喜。

1、高力士衣冠墓

市曹江鎮風梢嶺上。此墓地背靠高山,左右環繞;前臨鑒水,滾流而至。按形家學者之說,此墓不失為壹塊風水寶地。

高力士(684~762年),唐朝著名宦官,高州人。公元698年入宮,在武則天身邊服役。玄宗時,官至知內侍省事,封渤海郡公,加驃騎大將軍,位列正三品。安史之亂時,陪玄宗往蜀避難。公元760年,被李輔國所劾,流放巫州。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赦還。途中被告知先帝玄宗、肅宗已死,只見二帝遺詔,悲痛欲絕,面北而慟哭,致大吐血而卒,年享七十九歲。代宗即位,以護先帝有功之名,還其官職,贈揚州大都督,並遵照先帝玄宗遺詔,讓其陪葬秦陵。

高力士故鄉的家人,將其衣冠葬於高州城郊的風梢嶺上,稱衣冠墓。當地群眾則稱它為太監墓。

衣冠墓周圍有許多附屬建築。墓地左下方,修建壹座祭祀用的廟宇,稱“樂平廟”。樂平廟為單進結構,內置高力士塑像供奉祀。廟門額上灰雕廟名:樂平廟;門口兩側灰雕對聯壹副:“樂業安居草木禽魚依舊樣,平原廣土衣冠文物勝當年。”

從樂平廟到衣冠墓地,要經過壹條小溪,溪寬10余米,壹條驛道也跨溪而過。為了方便行人及家人祭祀衣冠墓,在溪上修建壹座石橋稱“落馬橋”,橋頭豎有朝廷賜的壹塊禦碑,碑上刻有“文武-至此下馬”八個大字,宣喻過往行人,要過橋者,必須落馬步行。顯示了朝廷賜予高力士的特殊禮遇。

高力士衣冠墓以其特殊的墓制形式、優美的自然環境,眾多的文化附屬景點,以及墓主人特殊的社會地位,吸引著許多遊人前往瞻仰。它也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之壹,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觀山寺群

觀山寺群位於高州市之西的觀山上,觀山東臨鑒江,南對南宮嶺,山青水秀,風景迷人。明代以來,這裏先後建起了觀山寺、玉泉寺、呂仙殿、潘仙殿、報德祠等寺廟建築群。民國期間,又開辟了中山公園,建有中山亭、若虛亭、茂植亭、詠風亭、襟江亭、曠怡亭和斷碑亭等建築,使觀山增添了不少色彩。在這些建築群體的各個不同地方,分別樹有各種碑記,其中有詩碑、記事碑、記功碑、捐題碑以及各個名家題詞手跡碑記等。在山上的斷崖處,還有摩崖石刻,這些建築群體和石刻群體,結構有序,典雅大方,頗有風韻。

觀山寺群中,最有特色的要數觀山寺、玉泉寺等,但由於歷遭嚴重破壞。目前尚存的只有玉泉寺、呂祖殿、潘仙殿、報德祠,其余的建築被破壞拆除。但山光水色,景貌依然。

觀山寺群是以道教為主體的宗教群體建築。在中國歷史上,林林總總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名目繁多,結構復雜。代表著相應宗教信仰的宗教建築也遍布各地,其中佛教和道教尤為突出。觀山寺群是屬於道教的群體建築。包括潘仙殿、觀山寺、玉泉寺等。

道教是我國的宗教之壹,東漢張道俊所創。入道者需交出五鬥米,故又稱“五鬥米道”。道教奉老子為教祖,盛行於南北朝。道教的神靈眾多,天神、地祗、人鬼都受到奉祀。主要有尊神、俗神和神仙三大類。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靈,其中三清是三位最高的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其次是四位天帝——玉皇、北極、勾陳、後土;再次是天上的日、月、星神;最後是四方之神——青龍、朱雀、玄武、白虎。俗神是流傳於民間而為道教所奉祀的神祗,類別很多,都是直接或間接與人的生活需要息息相關的,如雷公、雨神、風神、山神;為人們敬仰的英雄關帝、文化神文昌;保護財產安全的門神、竈神、城隍、土地;滿足人們健康和富足的藥王、財神等。神仙是道教的理想目標,是經過-司道而神通廣大和長生不老的神人、仙人,如漢族的祖神黃帝,八百長壽的彭祖,王母娘娘,八仙等,都是重要的神仙。

宗教是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並且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廣泛領域,從人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審美情趣,到風俗人情、節日禁忌、日常生活,都會感受它的影響和作用。與人們在遊覽寺廟宮觀、風景名勝,欣賞雕塑、閱讀碑文等活動時,都會遇到有關宗教的題材,描述和表現。人們只有深刻理解宗教所表現的理念,才能真正把握有關審視和欣賞對象的意蘊、情趣、從而提高審視和欣賞水準,取得高層次的取獲。觀山寺群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興文石橋

興文石橋位於高州市南關街與南宮嶺之間,拱跨高城第壹河。原為木橋,明代崇禎五年(1632年),當地舉人卓錫、蔣國紳倡捐_石,並與振興郡城文風盛事聯系起來,稱所捐之石為興文石,用興文石所建的石橋便稱興文橋。興文橋於清代重修。因橋位於城南,故又稱南橋。原橋頭旁邊有石碑壹塊,上刻“太平通津”四字,因此也稱太平橋。

興文橋長14.8米,寬4.5米,高7.25米,三拱兩墩,墩為棱形,石條叠砌,橋面底部用青磚鋪叠,上部再用花崗巖石條排鋪。橋邊欄桿用花崗巖石條鑲嵌,結構嚴謹,堅牢美觀。

該橋是高州府治衙使往來的南門通道,也是高州城關的護衛場所,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和戰略地位,向為府署-所重視,石城太仆卿龍大維為橋作記。自清代乾隆重修以後,至今仍堅固完好,雖歷三百六十余載,仍任由車馳人住,勝負重荷,因此具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也是高州地區唯壹保留完整的明代石條橋梁。

興文石橋現為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興文石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平雲山旅遊風景區

平雲山,位於高州市大坡鎮的平雲山自然風景旅遊區,旅遊資源豐富,種類多,品高。其中以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最具優勢,也最有開發價值,適宜休閑度假、療養保健、野外探險,山地觀光等。

有大轎頂、三官頂等山峰。大轎頂海拔1335米,東起大坡鎮上垌,南起雲潭珍珠,北至石龍周垌,山上有壹山埂通往山頂,人稱“仙橋”,在福州村委會的大轎頂中部麒麟峰下,有高230米、寬110米的白水沖瀑布,急流賤起漫天水花,多姿多彩,氣勢雄偉,頗為壯觀,使人驚嘆不絕,屬於廣東罕見的大瀑布。在瀑布的上遊已建有調節水庫,環山公路,八角觀光亭。山腰上有歷史悠久的古寺----冼太廟,長年香火鼎盛,節假日遊客如雲,廟外古輕松參天,平湖碧綠。許多文人到此留下了墨跡。

太廟(平雲古寺,始建於明朝,清朝改建,二進),從冼太廟上行20分鐘可達大轎峰頂。這裏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十萬公傾的竹林,空氣清新。還有大草場、古城墻、“神龜水”、千年古寺——平雲古寺、仙人閣、天富、十二火竈等200多處人文、自然景觀。是高州市準備開發的平雲山森林公園。去平雲山可從石龍大拜村乘車到半山頂,公路崎嶇難走;也可從大坡坑塘村行走上山;或者從雲潭的珍珠水庫攀登,沿路經過古城墻(海拔611米)、胡須石(海拔1242米)、廿四火竈(海拔1273米)等地。

大巖河溪流河谷長2000多米,跌水就有10多處,分布非常密集,亦為其它地方罕見。平雲山更是竹的世界,格蒼河兩岸是山村竹海;郁郁蔥蔥,竹和樹交相重疊,空氣清新沁人心脾。-中有青松翠柏,毛竹、籮竹、_竹、石竹、楠竹、籬竹、單竹、碌竹。`景區內的福州村委會,既是老紅軍張桂芳的家鄉,又是革命老區,遠近聞名,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基地。

5、思前井

城東門外的_園村。思前井修建於晉代,它是西晉仙人潘茂名當年煉丹時親手開鑿和使用的古井。

東晉鹹和六年至升平五年(公元331—361),仙人潘茂名每天清晨便到東山采藥;中午時分回到潘坡分揀;傍晚至淩晨進行熬制提煉。潘仙人在提煉丹膏時,技術要求十分嚴格,除了保證摘采時的芽葉質量外,對煉丹之水的要求也很講究,不能用受到汙染的山溪水及河流之水,而是要用特別清純的龍泉水。為此,潘仙人在其草藥種植園——_園內,選擇了壹處特殊的地理方位,開鑿了壹口專門用作煉丹之用的水井,稱煉丹井,後人稱“思前井”,取其思念前輩先賢之意。

思前井深25米,口徑0.8米。該井泉水奇特,水位穩定,旱天不半,雨天不溢。據說潘仙人當年選擇該井方位時,運用仙家法力,讓它與龍山水脈相通,使井內流出的都是龍湫之泉,故水位穩定,水質特殊。當地群眾用該井之水制作豆腐時,每擔可增重2—3斤;用該井之水沖茶,則芳香四溢,杯內不留茶漬。由於此井水的特殊功能,吸引了附近壹帶群眾,絡繹到此汲水。唐代宦官高力士回鄉探親時,也從思前井中汲水壹桶歸朝,送給玄宗皇帝,深得玄宗歡喜,稱贊不矣。宋《太平寰宇記》對此事曾作記載:“潘真人煉丹之水,味甚香美,煎茶試之,與諸水異。力士奏取其水歸朝。”由於此井水為潘仙煉丹所用,又是高力士當年汲取歸朝獻與玄宗皇帝的“貢泉”,故思前井也稱“煉丹井”或稱“貢井”。

思前井由於水質優良,深受群眾喜愛,故使此井壹直保存至今。思前井所在地域雖然已開發為住宅區,這時已是街道縱橫,樓房林立,但思前井範圍仍保存原貌。今天,自來水雖然已進入了千家萬戶,但思前井水仍為當地群眾所樂於使用。他們到思前井汲取泉水作為沖茶專用水,所以在當地群眾中,流傳著壹句民間口語:“思前井水新垌茶”,意為用思前井水沖制新垌綠茶,則會成為茶中之極品。每逢親戚朋友相聚之際,在招待各位客人時,汲取思前井之水,沖制新垌綠茶,立即滿院清香。此時,潘茂名煉丹,高力士汲水都自然地成為茗茶笑話的'重要題材,為高州的茶文化提供了重要內容。

思前井,也是潘茂名文化遺跡的重要景點,每天都有不少遊人到來參觀、品茗,成為文化旅遊的好去處。

6、三官山

十裏平河奔瀉清澈,千畝天然牧場牛成群,百米飛瀑壯觀非凡,還有珍稀植物沙羅、連片紅色野蕉林,這就是地處高州東部的三官山的自然勝景和特色生物。近年來不少市民、學生前往觀光遊玩,但由於該地地處偏遠,壹直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

三官山坐落在高州市新垌、雲潭兩鎮交界處,海拔1252米。山內森林茂盛,綠草連綿,溪流眾多,奇石連堆,形成了平河、三官湖、白水角瀑布、龍灣渦瀑布、大型牧場等自然景觀。作為電白沙瑯江和高州雲爐河的發源地,三官山山中泉眼眾多,溪流成河。三官山東面半山腰處,壹條名曰“平河”的河流終年清水奔流不息,河中魚蝦及沙石清晰可見,水質甘甜清涼。由於沒有受到任何汙染,山下村民及鎮的學校、機關單位都是接通水管直接飲用。平河流經處,全是形狀各異的石塊,經過千百年流水沖刷,這些或大或小的石塊少了棱角,多了圓潤,有可供20多人臥坐的大平石塊,有懸空而出的棺材石,有奇特的多孔石塊,有潔凈的鵝卵石,以及神似各類形態的石塊。遊人每每爬至半山腰的平河處,都要驚訝於流水的清澈、沿河石塊的神奇,洗個臉、浸個腳、甚至洗個澡,再充滿水囊,遊覽過後再攀登壹官、二官、三官三峰。而在龍灣渦瀑布下的流水,既大又急,險而不絕,河段甚長,是開發漂流項目的可選之處。

高山流水自然形成瀑布,三官山的瀑布具有大、高、險的特征。平河的水在白水角處,約70°角狂瀉而下,形成兩個100多米長的瀑布群,壯觀非凡,遠在十裏外的雲潭墟也能清晰地看到這壹白色的瀑布,白水角也因此得名。走近白水角,在震耳的水石撞擊聲中,在紛飛的小雨珠中,既感受如絲的涼意,又驚嘆自然竟有如此天工巧匠。白水角周圍全是石場及山林,可資開發的景觀眾多。而在平河的中遊處,形成了貯水面積數千畝的水庫,最深處達25米,在海拔近800米的高處,竟有如此寬闊的水面,且水庫與周邊的山林、草地、石塊融為壹體,實在難得。與此水庫遙遙相望的,是茂名第二大水庫——電白羅坑水庫。登臨三官山,既可遠看羅坑水庫的壹盆藍水,又可俯視高州、電白壹帶的村落、河流、田野,視野開闊,境界上升,每上壹峰,都有新的景觀入眼。

三官山又是壹個天然牧場,山下村民的耕牛,每到農閑時節,被趕上山後,便不再受照料,要待到農忙才被趕下山耕作。爬山者往往可見壹群群大水牛在草原上吃草、閑臥,形成了壹幅日常生活中難得壹見的群牛圖。三官山特色植、動物甚多,未遭人為破壞的連片野生紅蕉林,珍稀植物沙羅,有望成為觀光亮點。山裏還時常出現野豬、黃。而山下有小有名氣的雲潭爆皮王、竹筍,新垌香薯、茶葉、鐵鴨、流垌甜薯、仁面子等特產,值得包裝銷售。三官山的三個山峰,分別名曰壹官、二官、三官,或峻峭,或渾厚。在三官山的壹些小山崗,生長著柔滑細嫩的草,從山頭滑下來既刺激又好玩,稱之為最原始的滑草項目並不為過。三官山氣候宜人,曾有“冬天不用被,夏天不用扇”之說,山中常有濃霧遮蔽,時而流雲似仙境,時而可見藍天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