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壹詞的淵源,要追溯到壹種叫做“獨立流行”的音樂形式。這種音樂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以獨立創作、旋律優美清新為特點。從本世紀開始,小清新的音樂在中國開始流行。最為著名的代表有陳綺貞、自然卷(壹個臺灣樂隊,現在已解散)、蘇打綠、牛奶@咖啡等。
漸漸的,壹些偏愛清新唯美的文藝作品、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也被稱為“小清新”。
小清新不是小資的妹妹
同為“小”字輩,小清新與小資不同。小資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小清新誕生於本世紀00年代,但它也並非小資的妹妹。
把小資的標簽和小清新的標簽作壹對比,就能看出不同來。總是有壹些聰明人善於總結。曾經有人給小資這個群體設定了9個關鍵詞:“壹條叫CK的內褲,壹瓶叫壹生之水的香水,壹團叫哈根達斯的雪球,壹張叫宜家的木桌,壹只叫SWATCH的手表,壹個叫路易·威登的皮包,壹本叫《挪威的森林》的書,壹杯叫星巴克的咖啡,壹條叫史努比的狗。”
而小清新的特征據說是這樣的:“莉莉周是信仰,陳綺貞是活佛。穿條白色棉布裙子,往耳邊塞個大耳機,再找壹片金燦燦的小麥田兒,往裏壹站,雙眼壹閉,腦袋壹仰,仰望華麗麗的45度天空,再拿個小LOMO壹哢嚓……她們90%喜歡攝影或者自稱喜歡攝影。這90%中有60%喜歡LOMO,必拍素材有三,天空、腳丫子、電線桿。”
CK、香水、哈根達斯、宜家、手表、皮包、《挪威的森林》、星巴克、史努比;棉布裙、帆布鞋、大耳機、LOMO相機、陳綺貞、天空、腳丫子、電線桿……從兩組關鍵詞中,可以看出兩者不同的審美和價值取向:前者以品牌為主,處處是物欲的痕跡,而後者則不再糾結於物質,更多地關註壹些虛空的東西。
有文化研究學者認為小資和小清新甚至是壹對敵人:“把小資和小清新放在壹起,會發現壹個讓人吃驚的特點———他們看起來那麽相似,但完全不同:壹個是消費主義的,壹個是反消費主義的。小資更多地表達了對消費主義發展前景的樂觀和信心。小清新誕生較晚,是21世紀消費主義文化泛濫後,想象性地抵抗消費主義文化的壹個族群。”
森女才是小清新的孿生姐妹
再來說說上述對於小清新的描繪。雖然有揶揄的味道,但至少形象地抓住了小清新的外部特征。棉布裙、帆布鞋、大耳機、LOMO相機,這是小清新裝扮必不可少的四小件。棉布裙和帆布鞋代表了對流行和高跟鞋的抗拒,LOMO相機用來記錄身邊的點點滴滴,比如前面那個聰明人說的:天空、腳丫子、電線桿,這些空洞而又看起來有點感覺,沒有意義但是能表達情緒的事物。而大耳機裏多半是陳綺貞在用纖細的嗓音唱:“這個世界像蕾絲般柔軟,在我真的知道什麽叫做甜蜜的愛情之前……”
嗯,對於小清新來說,柔軟也是關鍵詞之壹。這首歌叫做《花的姿態》,或許也正是小清新們的姿態———花兒壹般開放在角落裏,默默的,柔軟的,與世無爭的。
陳綺貞的歌曲也多是情緒的表達。看看這些歌名:《我親愛的偏執狂》《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我的驕傲無可救藥》《坐火車到傳說中的湘南海岸》……不言物也不言誌。極少關心外部世界,然而極度關註自我。這大約也是新時代壹部分年輕人的特征。
小清新有個孿生姐妹叫“森女”。
森女如同其他許多流行詞匯壹樣,也是來源於日本,是日本2010年最新掘起的族群,全名叫“森林系女孩”。百度百科裏解釋:森女是指及時行樂、崇尚簡單,打扮像是從森林中走出來的女孩。這樣的女孩喜歡民族風服飾,不盲目追求名牌,生活態度也很悠閑,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隨身帶著相機,把美好的時刻給記錄下來。
森女這個詞出現得最多的地方是在淘寶網。淘寶上搜索壹下“森女”這個關鍵詞,會有無數標榜森女風格的店鋪出現。這些店鋪除了售賣衣服,還售賣壹種生活態度。它們都有壹個文藝兮兮的店名,播放文藝兮兮的背景音樂,每件衣服也有壹個文藝兮兮的名字,比如“芒種後”、“花枝春滿”、“月亮忘記了”、“小巷十月”等等。有些店主還會放上自己寫的日誌,甚至,有時打開壹家店鋪,赫然看到扉頁上是壹首米沃什的詩:如此幸福的壹天/霧早就散了,我在花園中幹活/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森女和小清新有如兩生花,有著許多相同特質。比如,森女的代表人物是蒼井優,小清新們最愛的電影導演是巖井俊二,而蒼井優又是巖井俊二喜愛的女演員,出演過他的《關於莉莉周的壹切》和《花與愛麗絲》。
兩者也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態度:崇尚簡單自然和舒適,講究個人風格,喜愛自我陶醉,疏離於外部世界。這種生活美學,在森女風格的照片上壹覽無余:所有的照片都像經過漂白處理,幹凈得幾乎透明。然而,它畢竟不是真實世界。
小清新和森女的這種偏執美學和偶爾做作,也讓“重口味”們很不滿。在小清新集散地豆瓣網上,就有壹個叫做“最煩小清新”的小組,其樂事就是揶揄小清新們。
但是,世界已經足夠重口味了,偶爾小清新壹下,有什麽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