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小姑娘到樓下吃早飯,看見兩款不同的椅子,興奮地在上面爬來爬去,試試這個又坐坐那個。
“怎麽樣?”我問她,“這兩個椅子妳喜歡哪個?”
“這個。”小姑娘不假思索地指著灰色布藝椅面的壹把說。
我聽了也沒在意,隨口問:“為什麽?”
“有三個原因。”小姑娘脫口而出。
我以為她信口開河,於是笑笑,讓她說說看。
“因為這個椅子有放腳的地方,我可以踩得到。”她說。
“那把也有啊。”高腳吧臺椅都有踩腳的地方,不然坐上去以後腳夠不著地不舒服。
“那把只有前面有,這把壹圈都有,我可以從到處都能爬上去。”雖然中文表達的句式有點混亂,但小姑娘振振有詞。
“好吧。”這壹點我還真沒留意,不得不佩服她的觀察細致。“那第二個理由呢?”
“我喜歡這個顏色,跟我們的櫥櫃比較搭。”
“嗯,還有呢?”
“還有這個腿,”她指了指原木色的椅子腿,“我喜歡這個。”
這下子我有點詫異了。就看了這麽壹下子,不但有自己強烈的偏好,還能壹下子說出三個理由!
我跟她媽媽說起這事,她倒不覺得驚訝。前段時間幼兒園不開門困在家裏,小姑娘跟著壹二年級的孩子上了壹個英文網課。老師留的作業往往要從壹個段落中找出論點和論據,也許小姑娘就從這些作業中學到了這壹手找“原因”的本事。
這個本事運用自如,還頗能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
壹天晚上睡前我給她念故事,書中說到"genius"(天才),我跟她開玩笑,問:“妳是genius嗎?”
“Yes!”小姑娘張口就來,“Because I completed that project.(因為我完成了那個項目)”
她聲音洪亮,顯得理直氣壯。這份自信實在讓我自愧不如。
她所說的“項目”是某壹天她心血來潮用幾塊硬紙板做的手工。原料是我們買東西的包裝盒,扔掉之前被小姑娘及時發現,挽救了回來。她立馬用膠紙把三塊大小不壹的紙板粘在壹起,做成壹棵樹的形狀。又從後院尋來壹堆枯樹皮,壹片壹片貼在“樹”身上。再拿出白紙、剪刀、畫筆和顏料,把紙剪成樹葉的形狀,塗上她喜歡的顏色,貼在“樹”的頂端。
從看到即將被我們當作垃圾扔掉的紙板到完成這壹切,小姑娘壹個人埋頭苦幹,沒有停頓,整個過程仿佛早已經成竹在胸,從壹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麽。雖然成品並不怎麽美觀,但這壹趟自主設計、獨立制作,的確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
更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做完這壹切後小姑娘跟我們解釋她為什麽要做這麽個“項目”——“我以後上小學要做project(項目)。I'm a slow-poke(我動作慢),做不完,所以我現在就開始練習。”
天知道她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不過小姑娘的無心之言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跟所有這個年齡的孩子壹樣,小姑娘做事情有些拖沓,幹什麽都有些漫不經心。心有旁騖,自然動作就會慢下來,為這個我們沒少說她。看樣子,她都記在了心裏,並且自我發揮,想到了先走壹步來彌補“動作慢”。
小姑娘毫不隱諱地自稱"genius"並且給自己的“天才”加上壹個註解,這無疑是加拿大式教育的結果。而她很有“自知之明”地稱自己為"slow-poke",又似乎是我們的言行帶給她的影響。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我們這壹代人常常被父母教育“笨鳥先飛”,傳統的中國父母不管背地裏多麽以自己的孩子為傲卻極少會正面誇獎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這壹代父母,難免會不由自主地苛求孩子,也還沒有完全學會如何使用正面的語言去跟孩子溝通。
處於家庭與學校中加兩種不同教育環境中的小姑娘對自己"genius"和"slow-poke"的雙重身份似乎沒有什麽認知障礙,而遊走在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我們這些父母,卻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