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既然寫關羽斬華雄,為什麽還要用大量筆墨描寫華雄與鮑忠,孫堅,祖茂之戰?
3.作者對關羽與華雄的大戰采用了什麽描寫?
4.關羽戰勝而歸,故事已可到此為止,又寫'其酒尚溫'的用意何在?
5.回顧整篇故事,點評壹下這段選文中的關羽.再結合<三國演義>中的其他情節試著對關羽作出更全面的評價
回答
1,通過對關羽華雄相貌的描寫說明了關羽和華雄而人的性格特點,(這種表達在三國演義裏非常常見),表現出了關羽的忠義和英武,華雄的勇猛與彪悍。
2,突出了華雄武藝的高強和作戰的勇猛,為關羽的勝利做了襯托。
3,虛實結合,張弛有度。比如鼓聲、殺聲、折兵斬將,這些戰場情景全是耳聞,這是虛寫;議論、爭吵、派兵遣將,這些會場情景才是眼見,這是實寫。
4,表現出了關羽的性格和武藝的高強,關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證明了曹操,羞辱了袁術。為後來千裏走單騎的故事做了鋪墊。
5,關羽在三國演義裏是壹個忠義、勇敢而又有智慧的的角色。汜水關壹戰是第壹次在眾三國故事中襯托出劉關張三人,是劉關張正式登上三國舞臺的開長白,關羽用自己的行動讓天下英雄知曉了劉關張的存在,提升了他們兄弟三人的人生價值。而關羽在溫酒壹幕中也表現出來了之後到他走麥城的所有性格特點,為他在今後三國故事中的角色定了性。忠義的性格,智勇雙全的特點完全被展現出來。
《三國演義》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部分)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醜未至!得壹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壹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壹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壹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操教釃熱酒壹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後人有詩贊之曰:
威鎮乾坤第壹功,轅門畫鼓響冬冬。
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曹操大喜。只見玄德背後轉出張飛,高聲大叫:“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就這裏殺入關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時!”袁術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謙讓,量壹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曹操曰:“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袁術曰:“既然公等只重壹縣令,我當告退。”操曰:“豈可因壹言而誤大事耶?”命公孫瓚且帶玄德、關、張回寨。眾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賫牛酒撫慰三人。
“溫酒斬華雄”的戰爭意義與歷史背景
戰爭意義
“斬華雄”這場戰鬥,無論是對關羽還是對這次戰爭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關羽而言,這是他壹生英雄的戰鬥歷史的開端,在這以前他只不過是壹個區區縣令手下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馬弓手;從這以後,就壹發而不可收,斬將立功,聲名大振。 就這次戰爭的意義而言,他為這支討董聯軍贏得了第壹個勝利,鼓舞了聯軍的士氣,大大打擊了董卓的氣焰,為聯軍進入汜水關、大破虎牢關打開了勝利之門。
戰爭背景
漢室不興,皇崗失統。董卓專權,濫殺君臣百姓,致使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十七路諸侯響應了曹操的號召,公推袁紹為盟主,以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組成“多國部隊”聯合討伐董卓。兵到了汜水關,首次與敵人交鋒,就遇上了勁敵董卓的部將華雄。華雄這個人勇猛善戰,十分厲害,第壹陣交鋒就刀劈了“多國部隊”的部將鮑忠,接著又把“多國部隊”的先鋒孫堅趕得投無路,連頭上的帽子都作了敵人的戰利品;幸好部將祖茂以死相救,才掩護孫堅得以逃脫,不然的話連孫堅的性命也難以保住。
雙方交戰到天明,華雄引兵上關;兵臨城下,形勢十分危急。先鋒孫堅“傷感不已”,盟主袁紹這時也束手無策,只好召集大家開會,商議退敵之策。眾諸侯也毫無辦法,壹個個閉口不語。就在這種窘迫的形勢下,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又來寨前大罵搦戰,袁術驍將俞涉、韓馥上將潘鳳出去迎戰,接連都被華雄斬首。正在眾人大驚失色的時候,關羽毛遂自薦,在壹杯酒還沒有涼下來的壹剎那功夫,已提了華雄的頭擲於地上,為“多國部隊”解了圍。
小說評析
本來,這是壹個戰鬥英雄斬將立功的戰鬥場面,壹般的寫法總是要大寫特寫戰場的情景;然而在這裏,作者卻不直接去寫戰場,而是著意來寫會場;把戰場放在會場後面來寫。會場的空氣和人們的情緒又完全受著戰場的支配,就象是壹幕劇,場景始終不換,戲壹直在中軍賬裏開展,戰鬥放在後場進行。可是,戰場上的殺聲、鼓聲、喊聲卻壹直震蕩著會場上人們的耳鼓和心弦。例如,鼓聲、殺聲、折兵斬將,這些戰場情景全是耳聞,這是虛寫;議論、爭吵、派兵遣將,這些會場情景才是眼見,這是實寫。又如,全場的中心人物關羽往來於戰場、會場之間;他的沖鋒陷陣的戰鬥聲勢和神威,是耳聞,這是虛寫;“鸞鈴響處,馬到中軍”的剎那之間,可以說既是耳聞又是眼見;“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的英雄氣概,才是眼見,這是實寫。而會場上的人們,時而“大驚”,時而“失色”,時而“失驚”,時而又“大喜”,時而又“大怒”或“大叫”。這些在會場表現出來的人們的激蕩不安的各種情態,又無壹不和戰場上的動靜緊緊相關。這樣就把戰場和會場緊緊連在壹起了。同時,由於既有會場,又有戰場;既寫耳聞,又寫目睹;既有實際情景的描繪,又有情勢氣氛的烘托;即所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就對英雄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壹種傳神壯威的作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的具體運用就體現於此。
虛實結合使作品達到了異常精煉的程度,而且體現出了不同於其他戰爭描寫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第壹、這種實寫會場,虛寫戰場的藝術手法,有利於在有限的篇幅裏取得更大的容量,擴大了表現的內容,豐富了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既不至於陷於孤立地去表現壹個人或壹件事,同時又可以通過壹個人或壹個件事巧妙地揭示諸侯聯軍內部的復雜性,使中心人物的形象在復雜的矛盾關系突現出來。“斬華雄”本是壹個戰事,在這個有限的篇幅裏,既要寫戰爭場面,又要表現各派勢力的復雜矛盾沖突,體現戰爭的政治性和作品的思想性,還要突現中心人物形象,作者運用實寫會場,虛寫戰場的方法,就可以收到作者預想的藝術效果。第二、從會場的角度去寫戰場,有利於節省墨筆,又便於取舍,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戰場描寫。
按照壹般的寫法,描寫戰爭總是直接地、正面地去描寫戰場上將士們如何與敵搏鬥、廝殺﹑戰鼓催、戰馬叫﹑大戰幾百回合、妳追我逃、人仰馬翻、火光壹片、殺聲震天……等等,仿佛身臨其境或親眼所見。這樣的戰場描寫,在《三國演義》中並不少見。如“赤壁之戰”的戰爭場面描寫就屬此類。然而,“斬華雄”則不是這樣。“溫酒斬華雄”同樣是描寫戰爭,但不壹味去寫。如華雄與俞涉、華雄與潘風﹑關羽與華雄的交戰等等,應該說這些都是惡戰,交戰的場面無壹不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然而作者在這裏把這些具體交戰的過程壹概省去了,為的是抓住傳神之處,突出精彩的側面,收取以虛寫實、以實補虛的效果。那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的宏偉戰爭場面和氣氛,始終強烈地鼓蕩著讀者的耳膜,依然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心人物關羽敏捷、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已被作者運用到了非常嫻熟的地步。第三、這種虛實相結合的手法,有利於創造壹個富有特征的情勢和氛圍,從而烘托中心人物的英雄氣概和精神威力。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該融合在人物的壹切行為當中。壹個戰鬥英雄,在他是戰鬥行為裏自然會帶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三國演義》的作者就十分善於從他的人物的戰鬥行為中把握他的英雄性格。關羽的戰鬥行為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他不以玩刀弄杖﹑拳打腳踢或者酣戰幾百回合的血氣之勇來顯示自己的威猛,而是以凜冽的精神氣魄和逼人的威懾力量見長,所以常常以神速戰術顯示他的英風豪氣,以致使得外來的強敵不可逼近他,就予以制服。誰要是與他交戰,總是手起刀落,人頭落地,行動異常迅速。神速,此乃關羽戰鬥行到動的壹大特色。
在“斬華雄”這個情節裏,作者為了突現關羽“神速”的戰鬥風格,運用了虛實相結合的手法,創造了壹個富有特征的情勢和氛圍,從而使中心人物關羽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烘托,可謂是匠心獨具。例如,作者並不直接描寫關羽的武藝如何高強,只是著意渲染華雄如何勇不可擋,眾諸侯如何驚恐失色,這都是為了造勢。關羽在壹杯酒尚有余溫的頃刻間,已提了華雄的頭,擲於中軍帳前。雖然沒有直接寫關羽之勇,但卻通過華雄的驍勇、諸侯的驚恐創設了壹個富有特征的情勢和氛圍,把關羽的威武形象襯托得更加鮮明生動。這裏有虛寫,有實寫,實寫會場,虛寫戰場;實寫戰鬥結果,虛寫戰鬥過程。由此可見,要烘托中心人物的特征,就必須為此創造壹個富有特征的情勢氛圍;要創造這樣壹個情勢和氛圍,虛實結合是理想的寫作手法;這也是作者巧妙的構思安排。
史實探詳
(壹)陳壽《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孫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二)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斬華雄壹段很是精彩,可惜不是歷史事實—— 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醜未至!得壹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壹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壹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壹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操教釃熱酒壹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後人有詩贊之曰:“威鎮乾坤第壹功,轅門畫鼓響冬冬。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據史書記載: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當時公孫瓚還在幽州,並沒有前來會合。劉備這時還沒有依附公孫瓚,怎麽會隨公孫瓚前來呢?原來劉備鞭打督郵,棄官亡命之後,不久就趕上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貫guàn)丘毅到丹陽募兵,劉備壹小夥人和他同行,在下邳遇到黃巾軍,力戰有功,劉備被任命為下密丞,後來又做了高唐尉,又升任高唐縣令。為黃巾軍所破,去投靠中郎將公孫瓚,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劉備任別部司馬的時間,《三國誌》沒有記載,《資治通鑒》和元人郝經的《續後漢書》都編排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十月,是在關東州郡結盟將近兩年以後。從當時的情勢來看,這還是較為符合實際的。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的年初,在各州郡起兵討董卓的時候,劉備大約還在下密為縣丞,或在高唐為縣尉、縣令,並沒有在洛陽外圍的前線上,關羽是不會在那裏斬華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