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我眼中的“病毒”

我眼中的“病毒”

? 在人類的進程中,除去自然規律所帶來的生死別離,終結人類生命最多的不是戰爭,也不是自然災害,而是“病毒”。這壹段時間,潦草的做了壹些統計,在人類有記載的階段中“病毒”事件屢有發生,天花,黑死病(鼠疫),西班牙流感,霍亂……其中,天花病毒糾纏人類事件最久,被天花病毒奪取的生命也最多。人類歷史上最早關於天花的記載是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極有可能就是被天花奪去了生命,隨著年代的更替和人們跟天花病毒不斷的了解和抗爭,世界衛生組織在1979年10月26日成功宣布人類徹底消滅天花病毒。這也是迄今為止,唯壹被人類徹底消滅的壹種威脅人類生命的病毒,有資料顯示,前後***有超過5億的人被天花奪去了生命。40多歲人的大臂外側的傷疤,就是人們接種“牛痘”的印記。咱們國家在1981年3月由衛生部發出通知,取消了在全國範圍內接種牛痘。所以,大多數90後、00後是沒有接種過牛痘疫苗的,胳膊上的疤痕也不是種牛痘留下來的,而是卡介苗留下的(卡介苗是預防肺結核的)。實際上,“牛痘”、“卡介苗”也都是壹種病毒,當接種到人身體後會大多都會經歷紅腫、起膿皰、膿皰破潰、結痂等過程,愈合後就形成特殊疤痕的印記。這種主觀的讓特種病毒進入人體後大量繁殖,以刺激人體本身產生壹系列的對天花病毒或結核病毒有害、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醫學上叫做“抗體”。人們不同的個體對抗體的儲存和制造的時間不盡相同,有的疫苗得階段性植入,有些疫苗壹經植入就會終身形成抗體。

? 公元14世紀,發生了全球性的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前後***歷時70多年,波及歐、亞、北非等各大洲。近時代,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鼠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鼠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鼠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鼠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鼠疫。當時以英國、意大利發病最重,死亡人數約2億。至於為什麽被稱之為“黑死病”,大概是因為被鼠疫感染後,人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多象征憂郁、哀傷與恐懼,所以鼠疫被人們稱作了“黑死病”。這些疫情的起因,流傳及過程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已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當今,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壹些地區還時有出現。鼠疫的易感人群多認為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的人群。

?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直接終結了第壹次世界大戰的進程。據當時的報道,此次流感大爆發最早是在美國堪薩斯州芬斯頓軍營被發現的,其後在歐洲乃至全世界出現。有意思的是,該次流感大爆發並非發源自西班牙,為什麽被稱作了“西班牙流感大爆發”呢?有觀點認為,當時因第壹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對傳媒有嚴格管制;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夠公開報道,所以就令時人錯覺西班牙疫情特別嚴重。據記錄,當時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亦被感染此病。此次疫情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波次,第壹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壹波;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期間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致使2千萬至5千萬死亡,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當時的中國也遭受到了這場流感的襲擾,直至1920年,保守估計感染人數約9百萬左右,死亡人數約5萬余人。或者是中草藥起了作用,又或者是中國的溫度氣候因素,在後來西方國家的多項研究當中均表明,當時的中國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少的地區。頗為奇怪的是,到了1920年,這場恐怖的流感大爆發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就消失了。並且直到今天,西班牙流感的病株和病源始終沒有被真正確認,該病毒的易感人群是20~35歲的青壯年。

? 關於霍亂的歷史描述最早於公元前五世紀,霍亂在19世紀之前,只是印度、孟加拉歷史悠久的地方疾病。進入19世紀之後,由於輪船、火車以及新興工業城市的出現,霍亂開始肆虐全球,7次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其中有6次是在19世紀,因此也被稱為“19世紀的世界病”。單是從1817年至今,全球就發生過七次世界性的大傳播,死亡人數無法估量,但可以從霍亂在印度100年間裏死亡人數就高達3800萬左右就可以看出,霍亂死亡的人數絕不會低於以上幾種傳染病,甚至還可能高出。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汙染而引起的壹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霍亂弧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汙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征。霍亂可由多種霍亂弧菌引起,各個菌種致病力不同:壹些菌種可致更為嚴重的病癥,重癥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直至死亡。近些年在壹些不發達地區,因為衛生狀況因素和飲水條件的落後,還是在某些地區發生了較大規模的爆發,津巴布韋於2008年8月份爆發,並在全國蔓延,據無國界醫生披露,疫情到2009年3月雨季後才受到控制。海地***和國於2010年10月中旬發生霍亂大流行,到2012年1月,已造成7000人死亡,52萬人感染。也門於2017年爆發霍亂疫情,700余萬人受到疫情威脅。值得慶幸的是,人們雖然沒能徹底根除霍亂病毒,所研發的口服霍亂疫苗可以給人們帶來約可有半年的免疫力。該病毒的易感人群是幼齡兒童。

? 此外,還有很多的疾病都是因為某些“病毒”的存在而長時間地和我們人類糾纏在壹起,朝夕與***,***存***生。隨著科學手段的不斷昌明、對世界的認知範圍的不斷拓展、了解和掌握,甚至再次消滅某壹類“病毒”都會成為可能。問題是地球上的“病毒”並沒有壹個量化的基礎,也就是說,人類永遠無法讓“病毒”在自然界永遠消失,唯壹能做的就是理智認知,理性面對,在不斷學習和總結中盡可能的改變生活方式,或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或盡量避免受感染的途徑,以提升我們生活,亦或是說生存的質量。

? 究竟“病毒”是個什麽東西?是植物?動物?真菌?還是細菌?它的組織結構是個什麽樣的?病毒是靠什麽存活下來的?

? 現今的生物學大致將構成世界的物質分成了兩類,生物和非生物;區分的標準是該種物質是否能夠進行新陳代謝(化學物質的生成與分解)以及完成遺傳。比如說人吃了饅頭,能夠通過自身合成轉化成“熱量”,還能夠通過兩性交合繁衍後代,人就被規劃到了生物的陣營,塑料這東西壹不能新陳代謝,二不能完成遺傳,壹準兒的非生物啊。“病毒”這個東西算是什麽呢?生物,非生物?莫急,咱們先看看“病毒”的構成和樣子。

? “病毒”的構成簡單卻形態各異,都是由蛋白質構成了壹個外殼,裏面包裹著或是DNA或是RNA的屬於遺傳物質(核酸分子),大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300納米,壹些絲狀病毒的長度可達1400nm,但其寬度卻只有約80nm(細菌壹般約為 0.5–5.0 微米),把30,000到750,000個病毒壹個個緊密靠緊著排列起來才能達到1厘米的長度。病毒的形狀變化多樣,既有螺旋形、二十面體形的病毒,也有擁有更為復雜的幾何結構的噬菌體。大多數的病毒是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得借助掃描或透射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顆粒。至於啥是DNA,RNA?簡單的說,DNA,RNA都是記錄遺傳信息的單元,廣義上被稱之為遺傳物質;最明顯區別就是,DNA多是雙螺旋結構,RNA多是單螺旋結構。套用判斷生物的判定標準,是否能夠新陳代謝?不能,它無法獨立生長和復制;但是病毒卻能借由感染的機制,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復制。所以,在網上搜索到的主流說法是,將“病毒”定義成為了“類生物”;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 第壹個已知的病毒是煙草花葉病毒,由馬丁烏斯·貝傑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鑒定。也許真如生物學家預估的那樣,“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存在;病毒很可能在第壹個細胞進化出來時就存在了。究竟病毒起源於何時,壹直沒有定論,似是無從考證,因為病毒不能形成化石,也沒有外部參照物來研究其進化過程,病毒的多樣性卻顯示它們的進化很可能是多條線路,而非單壹的。值得關註的是,似乎病毒可以感染幾乎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根據現今人們的認知,構成病毒的基因相對較少,例如,流感病毒只有8個基因,輪狀病毒只有11個基因。也許因為它只有幾個基因,病毒多半只會攻擊特定的生物體或生物組織;當病毒通過壹些途徑附著成功後,就會迫使宿主細胞“模擬再造”出數以千計的子代病毒。甚至當兩種不同的病毒,或是同種不同代的病毒感染同壹細胞時,某些基因可能會相互混合,並重配成新類型的病毒。

? 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究竟是怎樣迅速完成了 “模擬再造”呢??

?附著: 病毒首先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結合。因為這種結合作用具特異性,病毒只能感染少數幾種細胞。例如,艾滋病毒(HIV)只能感染人類T細胞,植物病毒只能感染植物而不能感染動物。這種附著機制經過不斷的進化,會使得病毒更加“鐘愛”那些能夠讓它們完成復制的細胞。

進入細胞: 病毒附著到宿主細胞表面之後,通過胞吞或膜融合進入細胞。

核酸的脫出: 病毒釋放自己所攜帶的DNA或是RNA。

合成: 宿主細胞的合成系統會根據病毒的要求,以病毒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病毒DNA或RNA。

組裝: 上壹步中合成的病毒蛋白質和病毒DNA或RNA,裝成數百個新的病毒顆粒。

釋放: 在完成了上述步驟之後,新病毒會從宿主細胞中脫離釋放。多數病毒在該過程中會使宿主細胞溶解破裂,另壹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則通過出芽等較溫和的方式從細胞中釋放。

? 病毒就能很輕易地侵入宿主體內,肆無忌憚的順利完成以上的步驟麽?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人類體內先天就有很多抵禦病毒的方式。其中的壹些方式甚至是無差別性的。也就是說,人們的先天免疫系統能對所有的病毒起作用,對入侵的病毒進行無差別地“打擊”。比如,胃酸就能消滅很多被吞入消化道的病毒;我們人體還會產生壹種叫幹擾素的激素來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和與之相鄰的細胞以阻止病毒的“模擬再造”;細胞內部也有能破壞病毒RNA的酶;此外,有些血細胞還能直接將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吞噬掉。遺憾的是這種先天免疫機能,似乎不會在多次接觸病毒後得以增強,也不會對曾經“打過架”的病毒有啥“記憶力”。人們體內的淋巴系統會在人體受到病毒附著後,會根據對病毒的“記憶力”,合成許多特別的分子,這些特殊成分就是常說的“抗體”,這些抗體能附著在病毒上,阻止它感染人體自身的細胞。只是這種抗體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只能去攻擊壹種病毒。人體的淋巴系統只能是“被動防禦,而無法主動出擊。”也就是說,在人體受到病毒感染後,只有當人體淋巴系統合成抗體的速度超過病毒利用人體細胞組裝新病毒的速度,人體就會逐步修復被破壞的細胞或是組織,直至康復,人們體內留存的抗體也通常就能對此種病毒擁有終身免疫力。人體淋巴系統合成抗體的速度會和什麽相關聯呢?這個問題在網絡世界,壹直沒能找令人信服的答案。我覺得信念很重要,其次是身體素質和自身的抵抗力,還能有什麽呢?畢竟人們對於人類身體的奧秘仍然處於初級探索階段,誰又能斷言人體自身抗擊病毒的手段就只是如此呢?

? 病毒會有多種傳播方式和途徑,每壹種病毒也有特定的傳播方式和途徑。什麽是傳播途徑呢?是指病原體從原宿主排出體外,經過壹定的傳播方式,到達並入侵新感染者的過程。通常有以下幾種途徑,不同的病毒可以通過以下壹個或多個途徑進行傳播:

飛沫傳播: 接觸帶有病原體的分泌物(咳嗽或噴嚏)

直接傳播: 接觸受感染的個人(包括性接觸)

間接傳播: 接觸受汙染的物品

空氣傳播: 接觸在空氣中生存的微生物

糞口傳播: 接觸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源

載體傳播: 接觸帶有病原體的載體

母嬰傳播: 由母親傳染給孩子

? 像流感病毒這樣的病毒多是借由人打噴嚏或咳嗽時產生的飛沫液滴在空氣中傳播的(氣溶膠傳播?)。霍亂病毒則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被汙染的手、食物、水等都可以傳播這類病毒。輪狀病毒則通常是通過與被感染的兒童的直接接觸傳播。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傳播,因為進行性交時雙方會產生體液的轉移。另外,登革熱病毒可以通過吸血昆蟲傳播。所以,能夠了解各種病毒的傳播途徑,就對預防病毒感染和流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最後,再來說說疫苗,現今人類預防病毒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就是控制人類在不發生致病狀態下能,模擬自然感染,從而激發淋巴系統自發的合成抗體,已達到對某種病毒擁有終身或階段性免疫力的能力。通過普及疫苗接種,人類已消滅了天花。據統計,近年來的脊髓灰質炎、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了顯著降低,超過十三種由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已有相應的疫苗,能預防其他動物感染病毒的疫苗則更多。

? 從古至今,我們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就從未停歇過,誰都無法預知未知世界的最真實的模樣,到底是何種力量將農作物壓平而產生如此大面積的幾何圖案? 95%未探知的海域究竟有什麽樣的東西存在?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麽回事?到底有沒有外星文明?有太多的東西都是不能被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了解,所認知的。可是,就這樣停下來麽?顯然是不會的,推動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力量就是對未知世界的觸碰和探索。哪怕是遇到了捅破天的事,咱們處理、應對就是了。該註意的註意,該敬畏的敬畏,該保持距離的保持距離。“緣在天定,份在人為,心存善念,必有余慶。”

? 曾看到過壹個視頻,主播撂下了壹個大膽到瘋狂的假想“病毒像不像推動生物變異的手術刀?”(病毒進化論?哈哈哈哈^^,有興趣的可以多找些噬菌體的圖片看看,太TMD的像造物了,小型機器人的感覺有沒有?還記得,這句話不“病毒很可能在第壹個細胞進化出來時就存在了”?這是個啥時間?宇宙大爆炸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