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文言文14歲數

文言文14歲數

1. 如何用古文形容14歲的自己

不滿周歲的兒童――繈褓

2-3歲――孩提

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齡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 誌學之年

15—20歲——舞家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

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2. 文言文中各個年齡階段如何稱呼

1.總角 古時幼兒把頭發紮成像壹對牛角般的小髻,稱總角。

《詩經·齊風·甫田》:“總角卯兮。”角,小髻;卯,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

後人用“總角”代指童年。 2.垂髫 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

後因以“垂髫”指童年。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3. 緝嘩光狙叱繳癸斜含鉚豆蔻 十三四歲的少女。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4. 及笄 女子15歲。笄是古代婦女盤頭發用的簪子。

及笄,指女子至15歲時,把頭發簪起,表示已成年。 5.破瓜 女子16歲。

古代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因稱16歲的女子為“破瓜之年”。謝詞:“破瓜年紀小腰身”。

6.弱冠 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成年禮,束發戴冠,表示已成年。

《禮記·典禮上》:二十曰弱冠。晉左思《詠史》詩:“弱冠弄柔翰,卓葷觀群書。”

7.而立 三十歲。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

後因稱30歲為“而立”之年。 8.不惑 《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言人到了40歲,社會經驗較多,能辨是非。另外,強仕也指40歲。

《禮記·典禮上》。謂男子40 歲,智慮氣力皆強盛,可以出仕。

9.天命 50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10.艾 50歲。《禮記·典禮上》:“五十曰艾。”

孔穎達疏:“蒼白如艾也。”意謂老年頭發蒼白如艾的顏色。

11.花甲 60歲。以天幹地支順序組合為60個錯綜參互的名號而得名。

12.耳順 60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

故稱60歲為耳順之年。 13.耆 60歲。

14.古稀 70歲。杜甫詩《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15.耄耋 老年。後來80、90歲為耄耋之年。

16.期頤 指壹百歲。《禮記·典禮上》:“百年曰期頤。”

期,需要;頤,調養、照顧。意為百歲老人需要後代養。

宋代。

3. 寫壹篇文言文自傳.姓林,年齡14,性格時內時外,愛好上網和吃喝玩

我不知何許人也,癲狂無度,昂昂自若.現年十四歲,居於深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寢.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我知其如此,或置作業於不顧,期在必累,既累而退,曾不磨磨蹭蹭依依不舍.環視閨房,破亂不堪,或忙於收拾,煥然壹新;或兩眼壹閉,懶於動彈.怡然自樂,晏如也. 入校常跑上跑下,難得壹閑,經綸事務,有時極累.學業繁重,作業堆疊,搖搖欲墜.或膽小如鼠,便失機遇.忙至幾欲崩潰時趴桌小睡,且欲與清閑者等不可得,安求其能事事如意也?但求學業有成,鍛煉自身,混於人才濟濟之社會,期在混出模樣,不至於面目全非.常著文章自娛,以示己誌.目標較為明確,奮發進取.欲與世俗格格不入,難以實現.閑時常聽音樂,以此放松心情.恩情記於心,仇恨清於心,最驕傲之本為人品.忘懷得失,逍逍遙遙,以此自終.贊曰:東晉陶淵明有言:“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蘋果著此文,以樂其誌.。

4. 古文年齡怎麽說啊

壹、嬰幼兒時期

1、繈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本詞中“提”的本義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提攜”等為其衍生詞。

二、少年時期

1、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2、垂髫:髫,古時小孩下垂的頭發。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3、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4、教數:9歲。

5、外傅:10歲,出外就學。

三、青年時期

1、金釵之年:女子12歲;

2、舞勺:13歲。豆蔻年華:女子13歲。

3、束發: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束發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成童指青少年。壹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4、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及笄:女子15歲;

5、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6、二八:女子16歲;

7、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8、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四、中年時期

1、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2、不惑: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3、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發蒼白如艾。

五、老年時期

1、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2、黃發:指長壽老人。

3、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4、古稀:指70歲。

5、喜壽:77歲;

6、耄耋:指80歲。

7、米壽:88歲;

8、鮐背:tái,90歲,指長壽老人。

9、白壽:99歲;

10、期頤:指百歲。

11、茶壽:108歲;

12、上壽:120歲

13、雙稀:140歲

百度百科-年齡稱謂

5. 文言文介紹自己 女 14歲 200字左右 快啊

給妳個參考 我是名語文老師 以前寫過壹封辭職信 文言文的

李磊者,貴黔寒士,西南野儒也。足跡閩東,寄寓福州。諳有經天緯地之才,奈時遇不濟,命運多舛。數余載雖有龍光射牛鬥之墟,亦無徐孺下陳蕃之榻也。運途飄絮,身世浮沈,心比天高,身為紙薄。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已而而立之年縱然碌碌矣!

然,茫然之際,喜遇貴人,輾轉紅博,而來已數月之余。垂釣碧溪恰適西伯,篳路藍縷正逢秦穆。皓皓乎如月出東山而淩萬頃,飄飄乎如手把醍醐而解千憂。 感激涕零,無以言表。任職之期,夙夜憂嘆於案牘事務,畢日心血於傳道桃李,誠惶誠恐,不敢稍逾約怠慢。雖然,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吾獨感於心有余惟力無足,所操之術多異故也。不必強聒,於時引咎。

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名者,實也。實者,利也。書生意氣,當胸懷堯天舜日之意,摒棄銅臭糟粕之氣。而余自知不及元亮,無如三閭,眾人盲盲瞽瞽,舉世濁濁醉醉。即為而立,本應冰人之語,媒妁之言應承琴瑟而合,佳偶而成,怎料阮囊羞澀,縮食節衣,繼而佳期遲遲緩行。燃眉之急,後顧之憂,集於壹身,徒喚奈何之余,疾首請辭。時惟夏之期廿壹日。

頓首,再頓首。

6. 總角是指幾歲,13到16歲用古文怎麽說

童年的時光是多麽的美好啊,說說笑笑無憂無慮。

總角:古時兒童兩邊梳辮,如雙角,指童年。

宴,歡聚。

晏晏,歡樂之狀。

言,音節助詞。

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為豆蔻。豆蔻是壹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用笄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男子十五歲為束發。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壹束。

7. 寫壹篇文言文自傳

我不知何許人也,癲狂無度,昂昂自若。現年十四歲,居於深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寢。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我知其如此,或置作業於不顧,期在必累,既累而退,曾不磨磨蹭蹭依依不舍。環視閨房,破亂不堪,或忙於收拾,煥然壹新;或兩眼壹閉,懶於動彈。怡然自樂,晏如也。

入校常跑上跑下,難得壹閑,經綸事務,有時極累。學業繁重,作業堆疊,搖搖欲墜。或膽小如鼠,便失機遇。忙至幾欲崩潰時趴桌小睡,且欲與清閑者等不可得,安求其能事事如意也?但求學業有成,鍛煉自身,混於人才濟濟之社會,期在混出模樣,不至於面目全非。

常著文章自娛,以示己誌。目標較為明確,奮發進取。欲與世俗格格不入,難以實現。

閑時常聽音樂,以此放松心情。恩情記於心,仇恨清於心,最驕傲之本為人品。忘懷得失,逍逍遙遙,以此自終。

贊曰:東晉陶淵明有言:“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蘋果著此文,以樂其誌。

8. 二十四歲用古文怎麽說

女子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

男子二十四歲稱“逾弱冠”。1、花信,開花時期。

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出自:宋·範成大《元夕後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意思是誰的腰鼓可以催開花,快點打揚州的腰鼓。

2、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

擴展資料:

其他年齡稱謂:1、0歲 度:小兒初生之時。赤子、繈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2、1歲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如牙牙學語,因亦指小孩過程子開始學話。

2、2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孩提:指2——3歲的兒童。

3、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發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

在這裏,“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壹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4、9歲 九齡:為9歲。

黃口:十歲以下。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5、10歲 幼學:十歲。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6、12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7、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壹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十三:為13歲。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8、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壹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發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結發:束發,紮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誌學之年 束發: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

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壹束)。及笄:女子十五歲。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9、16歲 二八:為16歲。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10、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結發:束發,紮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指剛成年。指二十歲。

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

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11、24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12、12、30歲 而立(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歲。克壯:正當壯年。

古代三十歲為壯。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13、40歲 不惑(不惑之年)14、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稱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15、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16、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花甲:天幹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壹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還歷之年:指60歲。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