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語文優秀說課稿範例
壹.說教材
《蘇武傳》記敘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仍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地刻畫了壹個“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愛國誌士的光輝形象。根據我校的學生情況,我把學習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作為本課教學難點,把學習本文運用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對比映襯的手法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作為本課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
教材雖然篇幅較長,個別字詞生僻,但人物形象飽滿,情節生動,文學性、觀賞性較強,註釋很詳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要敢於創新,能夠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就能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我打算采用:
啟發式教學,學案式教學,為達到化的教學效果,我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引導學生采用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是壹篇講讀課文,我安排三課時。
第壹、二課時:學案式教學,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字詞和句式,培養學生歸納整理字詞的能力。
第三課時: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學習蘇武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高尚的愛國情操。
1.導入:展示年輕的蘇武手拿符節準備出使匈奴的照片以及播放《蘇武歌》,引導學生找出出現頻率的是“節”字。“節”既表明了他是持符節出使匈奴的大漢的使者,也是指蘇武在面對重大變故,對敵人的種種威逼利誘,始終以國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氣節。
(目的:為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采用圖片展示的方式導入新課,能迅速地讓同學們找出“節”是貫穿《蘇武傳》的壹條主線,是蘇武偉大精神的核心所在。)
2.瀏覽全文,梳理情節。
《蘇武傳》是通過哪些內容展示蘇武的崇高氣節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分角色朗讀。
總結:兩次XX――剛烈豪壯之節,三次拒降,十九年堅守―忠貞之節。
(目的:讓學生走進歷史,走進文本,直面人物,主動參與。在研讀文本中探究角色,在角色進入中體驗情感,讓枯燥無味的文言文鮮活起來,讓同學們在角色品評中回歸主旨。)
3.重點探究。
引導學生分析本文運用富有個性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對比映襯的方式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
問題設置:
(1)引導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
妳認為蘇武是壹個什麽樣的人?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①文章詳寫衛律和李陵的勸降的目的。
②蘇武XX的原因和XX時周圍人的反應。
③蘇武被囚禁和北海牧羊時的表現。
五.說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教學壹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壹般學生對於文言文是不感興趣的,所以課前我給大家講述了蘇武的故事,讓學生們對蘇武這個人感興趣。根據我校的學生情況,我用了兩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梳理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落實效果不太好,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夠掌握。
在分析蘇武形象時,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會舉壹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因此我把學習本文運用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對比映襯的手法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因為文意疏通得很完整,所以學生很容易找出來,效果不錯。
2.高二語文優秀說課稿範例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的《聲聲慢》。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五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壹、教材分析
(壹)單元教學目標
必修四第二單元編選的是宋詞,在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五個必修模塊中,這是的宋詞單元。本單元選取的是四位詞人的作品。四人中蘇軾和辛棄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壹個專力寫詞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傑出的女詞人,四人在詞壇上都占有壹席之地。教材編者可謂用心良苦,編選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詞來學習,通過比較,使學生了解完全不同的兩種詞風,進壹步體會四位詞人不同的創作風格。
本單元教學課上努力做到學生、教師、編者和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在學生理解詞的內容後,教給鑒賞詞的方法。通過鑒賞,體味詞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壹步了解詞的特點和寫法(情景交融、點染、白描、疊字等),讓學生在學習後對詞的鑒賞建立壹個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塊已沒有古典詩詞的學習內容,所以本單元的學習還應引導學生對鑒賞古典詩詞的壹般方法進行總結,為以後進行詩歌與散文系列模塊的選修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文特點
閨怨主題是唐宋詩詞創作的壹個傳統題材,“閨怨詞”是專門表現婦女生活和情感的壹類詞。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婦女表達情感,雖別有壹番風味,但終歸和婦女復雜、內隱的心理隔了壹層。李清照是詞壹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寫自己真實的生活和內心世界,視角和筆觸比男性詞人更敏感、細膩。《聲聲慢》即是此類作品的代表作。
《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名篇之壹,寫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劫難後的愁苦悲戚,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其藝術表現方式是獨特的,李清照善於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境、行動、細節來展現自我的內心世界——她獨有的寂寞心境。
二、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壹年級學生,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部分唐宋詞,當時的學習要求只是讀壹讀,背壹背,了解大意,體會情感而已。進入高中階段,這種要求顯然是不夠的,不能只局限於某壹篇作品、某壹位作家,而要把他們放在整個宋詞的發展脈絡中觀照、比較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作品的思想和藝術價值。還有壹點我們需要註意,高壹的學生心理上擺脫了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可塑性極強。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如果在課堂上能幫助每壹位學生習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那將是他們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理念,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賞析情感。
(2)能力目標:通過“直覺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層深入地鑒賞詩歌。
(3)情感目標:深入解析詞人“愁”的豐富內涵,體會詞人情感的變化。
依據教學目標,參照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如下:
(1)教學重點:通過與《壹剪梅》的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感受“閑愁”與“丟家棄國之愁”的區別,是本課教學的壹個重點
(2)教學難點:這首詞選擇的意象很符合傳統的審美視角,挖掘詞中意象的豐富而又復雜的內涵是本課教學的壹個難點。
三、教學方法
①首先是誦讀法。詩詞教學,無論采取哪壹種教法,都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作品背誦下來。因為背誦是鑒賞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誦讀就談不上深入的鑒賞。要對誦讀給予充分的重視,那種先講解再誦讀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師可以做示範背誦,讓學生明白背誦的重要性。總之,能卓有成效地進行誦讀訓練,從中體驗女詞人孤淒愁絕的情感。就可以說完成了教學目標的壹半,決不能等閑視之。
②“情境法”教學。借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壹種情境,以引起學生壹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③比較法。通過與《壹剪梅》的比較閱讀,讓學生在多誦讀、多分析、多聯系比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構想:通過多媒體和mp3的展示,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以對聯“壹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貫穿全文,結合詞人生平大事,比照前期代表作《壹剪梅》中的愁,通過意象的解讀領會此詞的“愁”的內涵。
四、學習方法
教學相長,教與學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學生學習宋詞的熱情煽得旺旺的,能點燃他們興趣的熊熊之火,使學生個個喜歡宋詞,個個迷戀宋詞,因為興趣是的老師。
①“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經歷生疑、矛盾、掙紮、釋惑的學習樂趣。
②朗讀法。讓學生反復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使難以理解的文字變為易懂的,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能力,從而感染學生,使他們更進壹步的接受美的熏陶。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現在我們先來聽壹段安雯演唱的《月滿西樓》,這首歌的歌詞化用了哪位詞人的哪首詞?(李清照《壹剪梅》)那我們壹起來讀讀這首詞。
(《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中,李清照的情緒若用壹個字概括,是何字?(愁)如果在這個愁字前面加上定語的話,應是怎樣壹種愁?(閑愁,閨愁)在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壹剪梅》中,表現的是壹種閑愁、閨愁。今天,讓我們壹起走進李清照後期的代表作《聲聲慢》,看看寫的又是什麽愁?(板書:聲聲慢,李清照)
設計意圖:意在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氣氛,讓學生更易融入到詞的意境當中,以引起學生壹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激發學生的情感。
2、朗讀訓練,初步感知。以朗誦為起點,在與錄音的對比中尋找突破。通過學生齊讀、錄音朗讀、個人朗讀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領會情感。引導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和輕重讀音,註意感受朗讀中的情感基調——哀婉淒涼。
都說“壹般愁字別樣情”,多愁善感的詩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千般濃、萬般深的“愁”該怎樣抒發呢?請同學們齊讀此詞,找出課文中直接抒發情感的句子。
明確: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詞人通過這句,直接抒發了自己的愁情。這次第,是指什麽時候呢?讓我們走進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寫此詞時的情形。
3.高二語文優秀說課稿範例
壹、說教材
《登高》是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這個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上兼容並包,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些都從不同方面對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詩歌本身的發展也趨於成熟,體裁擴大,詩體完備,詩家輩出,風格多樣。唐詩體現了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的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
《登高》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壹首代表性律詩。古人評價它是“杜詩第壹”、“古今七言律第壹”,可見其重要位置。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杜甫律詩“沈郁頓挫”的風格,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學好此詩,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詩歌鑒賞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古詩如浩瀚之海,實現上述目標,讓學生自己在詩的海洋裏乘風破浪,應是最理想的選擇。
1、葉聖陶先生曾說“詩要反復地讀,詞要低回地誦”,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總結鑒賞方法是本課的著力點。掌握方法,分析得更準,理解得更透,讀得會更動情,感悟會更深刻,受益會更多。因此,我把學習詩歌鑒賞的壹般方法,提高詩歌鑒賞能力作為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
2、學生觀決定教育觀。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尊重學生個性,註重學生個性發展,是新課改的精神之所在。師生平等對話是壹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我把教師主導下的多層對話作為本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3、教育的本質就是塑造人。讓學生從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那種愛國愛民情懷中汲取壹點精神養料,是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的關註點。
綜上所述,本節課就是在師生平等對話中讓學生去感受詩之美,領悟詩之情,學習詩之法。學習詩歌鑒賞的壹般方法是教學重點,汲取詩人的精神養料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會多處靈活運用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抓住朗誦,也就是抓住詩歌教學的“牛鼻子”。“以聲達意”、“以聲移情”、“以聲傳情”可帶領學生較快地走近詩人,走進文本,感受詩情,觸摸到融於詩歌中的詩人的情懷。
2、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我在鑒賞詩歌意象,體會情景交融藝術手法時,會運用自主探究法。學生將分組討論,抓描寫意象的關鍵詞並體會其作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3、在體會詩歌的悲情美環節,我會恰當運用提問點撥法,指導學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
4、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影像資料、背景音樂,變抽象為直觀,變無聲為有聲,豐富教學內容。
4.高二語文優秀說課稿範例
壹、教材分析和教材處理:
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博爾赫斯《沙之書》。它所處的單元是高中語文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的第八單元。這個單元是外國小說欣賞的虛構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理解“虛構”對於小說表達的重要性;了解“虛構”與心靈真實的關系。而《沙之書》是小說虛構藝術的典範之作。鑒於此,結合新課程標準對小說閱讀的要求,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認知目標:了解博爾赫斯及其作品。
技能目標:領會作品的內容;理解“虛構”對小說表達的重要性。
了解小說“虛構”的藝術。
情感目標:把握小說題旨的多義性;能以積極健康的態度看待“無限”。
教學重難點:“虛構”藝術的形式與內容。
課時安排:
二、學法的指導:
1、借助學生大膽闡釋,整合學生自由探究成果。
2、深入研讀文本,利用課堂討論,探究教學難點。
3、結合課文進行對多義性小說研究性學習。
三、教學程序的設計:
壹、博爾赫斯的簡介:
主要圍繞的是:博爾赫斯是壹個以書為生的作家,他壹生都生活在圖書館中。讀書是博爾赫斯生活中壹項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活動,直至他的雙目近乎完全失明,於是引到作者的壹篇小說《沙之書》。
(設計的目的:作者是壹個嗜書如命的壹個人,虛構以《沙之書》為題的小說,也就理所當然,也為了上課流暢性。)
二、闡釋《沙之書》:
我設計了這樣的壹個問題:《沙之書》乍看題目,有些奇,單題目,想像《沙之書》是怎樣壹本書?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想像與虛構能力,引起學生興趣,引起閱讀全篇小說的興趣。)
三、通讀《沙之書》:
學生認真閱讀《沙之書》全文同時,理清小說的結構,並概括小說的開端、發展、結局。(提示:以“沙之書”為賓語,組成動賓式的大意概括。)
參考:初識沙之書(1--35);買下沙之書(36--45)。
研究沙之書(46--50);逃避沙之書(51--52)。
(設計的目的: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為深入研究課文打下基礎。)
四、認識《沙之書》:
我設計了這樣的壹個問題:博爾赫斯具有非凡的想像力。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這本奇書?
(細讀課文,找出“沙之書”的壹些特點:比如“逢雙的壹頁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卻是999”,“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幾乎貼著食指去揭書頁。白費勁:封面和手之間總是有好幾頁。仿佛是從書裏冒出來的。”,“現在再找找最後壹頁。我照樣失敗,”等等)
(設計的目的:訓練學生對作品的細讀能力和對“虛構”的理解程度。)
五、解讀《沙之書》:
主要分開兩個步驟:
第壹步解決“我”的情感。我設計了壹個問題:
“我”對“沙之書”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參考:好奇—鉆研—渺小(最後發現對它了解越多,則不了解的部分也越多,就越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然後迷失於無法自拔的敬畏)敬畏—(然後是)恐懼(這幾個步驟與人類科學探索是壹樣的,最後壹步是)----逃避/堅持(相信科學萬能的人會用積極進取的心態堅持,而對博爾赫斯這樣的神秘主義開說,肯定會選擇逃避。)
第二步探討《沙之書》主題的多義性: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或更多的闡釋:
“沙之書”代表“無限之物”,它可以看作對無窮無盡的存在的隱喻;它可以看作無間空間的模型;它可以看作是對人類浩瀚知識的象征;它可以看作是對文學的某種認識,等等等等。
四、板書的設計:
人類面對“無限”時無所適從的真實。
“虛構”是最重要的心靈的真實。
5.高二語文優秀說課稿範例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壹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壹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於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壹、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壹)關於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壹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關於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並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於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壹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壹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壹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關於學情
過初中和高壹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壹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壹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壹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壹)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註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說學法、教法
(壹)學法
①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壹點,有壹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範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壹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於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壹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壹些批註。
③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壹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壹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二)教法
①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壹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歸納法
從高壹上學期開始,我壹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例如《師說》第壹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說教學程序
(壹)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壹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壹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壹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學生齊讀註釋;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21分鐘)
①教師配樂示範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範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壹段(***13分鐘)
①壹學生示範朗讀,其余學生看註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壹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4分鐘)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壹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說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壹段: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聖人——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於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
醫、師、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寫作緣由
(三)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壹課時的方法學習三四段,並檢查課文名句的背誦情況。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壹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為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鍛煉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系壹壹列出,並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壹組對比得出的結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並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後,要求學生進壹步朗讀並背誦名句。
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麽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後所蘊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後,要求學生進壹步朗讀、背誦名句。最後壹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朗讀全文,並試著檢查名句的記憶情況。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語感。第四步,提出壹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是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說》都是和學習有關的論說文,說明古人很註重學習的問題。那麽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壹種什麽關系呢?大家討論壹下。設這個問題,壹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