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畢淑敏
剛畢業那段時間,整個人的狀態有些迷茫,有些困惑,有些無助,有些孤獨,有些苦悶。有人說,畢業了就失業了。在讀書時,可以不知愁滋味。但畢業了,身為農家的孩子,就不可以這麽任性。找不到工作,內心壹直慌慌的。今後該何去何從?我的未來會怎麽樣的?我的工作呢?我的愛人呢?這壹切的壹切,我的人生就像壹張白紙,渴望著著有人幫自己規劃壹下人生;給自己指明壹個方向。這壹切的壹切,多麽讓人焦慮,多麽讓人擔憂。
周圍找不到,可以為我指點迷津,可以為我解難釋惑,可以為我指點方向的人。這樣的感覺,就像那船舶在茫茫大海中,壹直飄泊著,找不到方向,更找不到陸地可以靠岸。兩者的情形是多麽相似。身邊的家人,父母、姐姐、哥哥,卻沒有壹個可以達到我在精神上所要求的那般。身邊的朋友,朋友很多,感覺在思想上我比他們成熟,壹直以來都是我在扮演著為他們開解,指點迷津的角色。
在這樣迷茫、困惑、無助的日子裏,還好壹直堅持著閱讀,閱讀著大量的書籍。渴望從書中尋找到壹絲絲的慰藉、激勵與方向,讀書的日子,是充實的。就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我遇到畢淑敏的書籍,特別是她心理散文,對我影響至深。她本身是壹名軍人,也是壹名醫生,後來才專業寫作,同時更是壹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這樣多重的身份,讓她的小說主題沈重,氣勢磅礴,對人生、對社會持以冷靜、理智的態度,對生命有著刻骨銘心的感悟,就算生活再苦再難,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與熱情。她的作品不同於壹般人的視角與內容。《阿裏》、《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等都是值得壹看的,那些年,都把這些書籍壹壹看過。
《阿裏》中的短篇“昆侖殤”講述了昆侖防區部隊進行軍事拉練過程中發生的事。這軍事拉練嚴格、殘酷,有許多士兵被高原嚴寒的氣候凍傷、凍殘、凍死。。。這是壹群普通士兵,用生命與感情寫就的壹段回響在昆侖的凱歌。因作者曾經在阿裏那惡劣環境當過11年的士兵。因此,她筆下的昆侖山壹景壹物,都是那麽真實。例“無人區,的確是昆侖防區所獨有的。那是壹個極端猙獰而殘忍的地方。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甚至沒有死亡,因為那裏從未存在過生命...”
作為壹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她的心理散文更是具有現代意識,壹種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意味和洞察萬事的真知。她有壹雙會發現美,發現愛的眼睛,每篇散文都切合生活實際,並總能捕捉到壹些人們在生活中發現不到的事情,並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開導人。讀的時候,就好似壹幅幅生活美景、壹個個日常生活小故事浮現在妳的眼前,使妳不得不被她那耐人尋味的散文散發出的魅力而抓住眼球,深深為她或濃或淡地蘊涵著溫馨而有絢爛的哲理而折服。正如王蒙所說:她筆端是善意與冷靜結合,它減輕妳的痛苦,它闊妳的心胸,她竭力教給妳活得好壹點,快樂壹點,善良壹點,健康壹點,光明壹點。
正因為讀著她這樣有哲理性的散文,讓迷茫的我,得以撫慰,有力量,走出困惑。讓心情豁然開達,就像指示燈那般耀眼,那般明確。有時在想,當初青春正迷茫時,而能順利走出困惑,沒患上憂郁癥,畢淑敏那些書籍功不可沒。正是有畢淑敏的書籍給我力量,給我鼓勵,我才能如此堅強不屈。直到如今,都壹直感謝著畢淑敏的書籍給我的慰藉。
二、張曉風
家中的書櫃,我收藏的書籍中,她的書是排第二多的。多年來,壹直都想寫寫有關她的散文,對自己的影響,我對她的壹些感悟,壹些情感。但遲遲都不敢下筆,有種“近鄉情怯”的情緒。更多的是怕寫不好,怕寫不出那樣的意蘊,因她對我的人生轉變起著那麽重要的作用。
張曉風是臺灣著名的散文家,她的散文情感細膩、真摯、純樸、感人。小可以小到寫日常生活的瑣事,壹草壹木,壹甕壹瓦,都能入她眼,信手拈來,表達得那樣真實自然隨意。大可以大到家國情懷,倡導環保,思考人生,親情愛情。無論是懷人、抒情、詠物、寫景,她都出入古今,內容深刻博大精深,運筆瀟灑飄逸如行雲流水,語言清新優美如詩如畫,透出詩的意象和哲理的內涵。愛國愛家懷鄉,憐憫世間萬物,傾註著滿腔柔情與愛意。
《請不要對我說歡迎--西行手記》選自(星星都已經到齊了)這文集:我走上我自己的土地,我來依傍這母親般的後土。妳,親愛的朋友,請真的不要對我說:“歡迎!”….這時候,我又是百分之百的大陸人,我回到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妳相信嗎?西安街上人潮湧動,但像我壹樣愛這方土地的人卻並不多….橋山那裏,叢山古柏之中有小小的黃帝陵,這個地點,從小學就背得爛熟。我來到橋山,壹切都順理成章,我深躬到地,並不是自以為是客,這是我家祖宗,我來此壹祭他的英靈….讀著這樣平實的文字,內心沸騰湧動,雙眼熱淚盈眶。她說的這種情,這種熱愛國土的情懷,我懂,我明。正如她所說,“壹樣愛這方土地的人”,因同是這樣的人,更能體會她所要表現,所要傳遞的那意蘊。特別喜愛著她這愛國愛家懷鄉的情懷。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選自(張曉風文集)這文集:午夜,我去後廊收衣。如同農人收他的稻子,如同漁人收他的網,我收衣服的時候,也是喜悅的,衣服溢出日曬後幹爽的清香。。忽然,我看到西鄰高約十五公尺的整面墻壁上有壹幅畫。不,不是畫,是壹幅投影。我不禁咋舌,真是壹幅大立軸啊!…. …她只因在午夜收衣時看到由東鄰的竹投影到西鄰的壁,而引發的壹系列的感慨,把這投影與張大千的畫作相比。對於她這樣能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用心,發現美,找到美,從中得到驚喜與感恩,被她這樣的情懷所感動。
喜愛著她的文字,喜歡她對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信手拈來般遊刃有余。她的風格,她的情懷,她的意境,她的文字,她的勤勉,深深的影響著我。從而讓我有意的向她學習,學習她這壹切。
那以後自己慢慢學習著,模範著,像她那樣對於日常生活中所發生壹切美的,醜的,好的,壞的,有趣的,有意義的,都壹壹記下來,說說自己的感慨。
漸漸的,讓自己也積累下壹些文字。這些文字得到周圍壹些朋友的肯定、贊揚。有朋友說,真心喜歡我的文字;有朋友說,從我文字從中得到鼓勵,得到溫暖;有朋友說,我越來越有才情。有些篇章更是得到當地報誌、雜誌所采用。
這壹切對於曾經面對著寫文章,腦中經常是壹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筆才好的我來說,是壹個天翻地覆般的變化,是壹個脫胎換骨般的轉變。這壹切的成績,這壹切的變化,這壹切的收獲,只有我才知道,是深深受張曉風的影響。
感激著,在我有生之年,因通過閱讀她的書籍,改變了自我。能遇上這麽優秀的散文,遇到這麽好的老師,相信著是上天賜予給我的壹份厚禮;感恩著,生活給我這麽美好的遇見!
三、余秋雨
多年前,因看過他的壹個負面新聞。壹直抗拒接觸他的書籍,更沒閱讀過他的文字。曾經年少時是多麽輕狂、武斷與無知。記得那些年,“韓寒”潮正狂熱。有壹次,讀到他《雜的文》,其中壹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說到有人拿他的作品來盜版印刷出品,他說,余秋雨的書籍壹出品,人們就爭先恐後買他的作品,以至脫銷,有些不法商人總是把他的書籍作為盜版的重點對象。正是讀了韓寒這篇文章,才開始閱讀余秋雨的書,最初是他的《文化苦旅》,接著是其它的書籍。從初次讀過他的文章後,就不可收拾的,有些瘋狂般的迷上他的書籍。後來更是大量買他的書籍,他的作品真多,我也不敢說是否買齊全了,但他的書籍(16本)是我收藏的作者最多的。
他的散文,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富,見解獨到,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好的文字中壹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啟迪哲思。他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壹代文體。有人說,散文寫成美文不易,寫出歷史文化意味更難,而他輕易把這兩者融合、兼並。
喜愛著中國歷史文化,也喜歡著散文,因此,他每篇歷史散文都讓我讀得如醉如癡。
《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敦煌文化大批的經文經卷、織絹、繪畫等等,在莫高窟被當時當道士的王圓箓,以極少的錢財賣給外國冒險家,莫高窟洞壁的壁畫,竟然被他用石灰壹壹粉刷。讀著這篇文章,強烈感受到作者對於失去敦煌文化的那份痛悼,那份無奈,那份怒火。記得剛讀時,造成這個巨大的民族悲劇,對王圓箓這樣的行為很憤怒,憤其無知,怒其愚昧,自己壹直沈浸於這悲愴的氛圍中。
寫山水,不但寫出山水景物的景致,還有自己的壹絲絲感受,更也挖掘出那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文化。余秋雨對於這個特別擅長,去到壹個地方,寫出那裏的人物風情,總能道出這個地方的文化意蘊。這樣的文化盛宴,令人讀著格外舒暢,格外滿足與享受,對於喜愛著祖國大江南北,大好河山的我來說,讀著這類文章更是過癮。
《文化苦旅》中的“都江堰”是我特別喜愛的壹篇,這是壹篇以地名為題的 文章 卻凝集著 中華 文化與歷史。通過《都江堰》,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壹座水利工程,也不單是壹位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師—李冰,更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智慧的結晶。
“七轉八彎,從簡樸的街市走進了壹個草木茂盛的所在。臉面漸覺滋潤,眼前愈顯清朗,也沒有誰指路,只向更滋潤、更清朗的去處走。忽然,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常,壹種隱隱然的騷動,壹種還不太響卻壹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壹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得急於趨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還是被它吸去的,終於陡然壹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讀著余秋雨這文字,我對於都江堰如身臨其境般清晰,都江堰雖沒去過,但在夢中,在書中,我已去過多次。
余秋雨說: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壹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蒼老後的年輕。通過閱讀他壹篇篇文章,壹本本文集,我只想說,他做到了。
《借我壹生》是記憶文學,其實也是他的自傳體。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他4歲就開始上學,就開始用毛筆寫字,(當時的鄉下只有毛筆),自那開始他幾十年來都壹直在練毛筆,後來他在《極端之美》中也說到,他毛筆若寫不好,就對不起,當年,因每次上課寫毛筆弄得滿臉滿手都墨跡斑斑,下課時就抱他去河邊洗臉洗手的老師們。7歲開始為全村讀信、寫信,8歲開始為村民記工分、算帳....
30歲那年因某些原因,他來到了奉化大橋鎮的半山老樓,這老樓是以蔣介石名字命名的“中正圖書館”裏面《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和《萬有文庫》等古籍,那些日子他就帶著幹糧,在老樓天天學習鉆研中國古籍。
33歲那年做了這樣的決定:把上半輩子未曾學得的人類整體意義上的終極價值、人文取向、文明脈絡、藝術哲學,比較完整地補回來。他說:當然,這不是為我自己(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後來榮耀三十年的《世界戲劇學》)。從而展開壹系列艱苦自學、創作活動。他的資料基地是上海戲劇學院圖書館的外文書庫,據說當年圖書館管理員蔡祥明常為他開方便之門,每次他去後,都把小門關上,不引起別人註意,不讓別人打擾他學習。遇到外語不懂的,就向他的中學英語老師孫玨請教。讀壹段,就寫壹段筆記,做壹段評論。無懼酷暑嚴寒,居住簡陋,飲食簡便。
通過這番自我深造,終於把世界歷史上出現過重要思想文化的十四個國家的相關資料讀完了。寫下的筆記壹大堆,抽出其中與戲劇有關的部分就有80萬字,經刪削兩遍才至68萬字,於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於1992年榮獲國家文化部頒“全國優秀教材壹等獎”)。我看到的版本的名字已改為《世界戲劇學》,其中並刪減中國戲劇,獨立成冊,字數是近60萬字。
通過他的散文,他的自身經歷,我知道,他的散文那濃厚的歷史文化是來自哪裏的。他的功成名就,他的淵博知識,來得並不輕易,也不偶然,都是他通過自身的艱苦學習、奮發深造而獲得的。
讀著他的故事,他所經歷的苦難,是我們常人無法承受的。對比著自己在生活中所經歷的那些所謂的困難、困惑,在這面前真的不值得壹提,都煙消雲散。因此,也明白為何會那麽喜歡著他的書籍,讀他的文章能讓人豁然開朗,讓人看淡生活上的挫折與磨難,讓人在心理上逐漸強悍起來。
他讓我明白了,只要讓自己在內心強大這條大道上奮進努力,人生才是無懼的。我們才能有更明確、更響亮的資本立身處世,才能走向更高貴的人格、人品。也許,今天的我能夠這麽豁達,這麽淡定,正是他的書籍所影響的。
壹直喜歡的書籍和作者,是能給我帶來正能量的。而我喜愛著這三位散文家,恰恰是這樣的人。也許這就是我喜愛他們的原因吧。在我的人生路上,感謝著他們的書籍,讓我走出困惑,走出邊茫,讓我獲得成長,獲得強大,獲得重生。這些作者的書籍值得人們代代傳承著、銘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