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誰能說說草書在唐代的發展

誰能說說草書在唐代的發展

草書在唐代出現了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狂草,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字文斷碑》、《古詩四首》,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張旭史稱“草聖”,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接,而筆意活潑、秀媚。

“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壹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

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壹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壹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發之”,故學張旭難。

擴展資料

初唐

唐初,社會安定,經濟日益繁榮,書法亦蓬勃發展。朝廷定書法為國子監六學之壹,設書學博士 ,以書法取士。唐太宗李世民喜好書法,倡導書學,並竭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這對唐代書法的發展和繁榮起了重要的作用。

歷代盛稱的唐初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與薛稷代表了初唐風格。這時,行草書尚守晉法,以右軍為宗,沒有什麽新意。這壹時期的書法家有鐘紹京、陸柬之、王知敬與唐太宗。

薛稷(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陽(今山西汾陽)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是魏征之甥。從魏處獲觀所藏虞、褚書法,臨習精勤,遂以善書名世。其書得於褚者為多。唐人說:“買褚得薛,不失其節”,但“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又自別為壹家”,其弟薛曜與之同壹師承,但更纖細,是徽宗“瘦金體”的前源。

其真書的代表作品為《信行禪師碑》,該碑刻於武後時(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紹基藏有宋孤本,現已流入日本。 唐代書家林立,眾派紛呈,固然與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藝術的活躍有壹定的聯系。唐代君主大多數能書,特別是太宗李世民尤為突出。他對唐代書法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唐太宗(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李淵之次子,對文化很重視,對書法大力提倡,如在“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子弟嗜書者二十四人,隸館(弘文館)習書,出禁中書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壹位傑出的書法家,他書學右軍,而英俊雄邁之氣超過右軍。他首創以行書入碑,可以稱上古今帝王書法之冠。

《唐朝敘書錄》說:“(貞觀)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壹時之絕……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賜宴於玄武門,太宗操筆作飛白書,眾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其存世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屏風帖》等。

百度百科-草書

百度百科-唐代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