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壹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壹,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麽什麽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1《牛和鵝》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壹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壹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文章故事性強,是壹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壹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壹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在教學這壹課時,我首先從單元主題入手,導入“角度話題”,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這樣做可能有兩種好處,壹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更有利於使學生融入課堂;二是輕松導入新課,初步使學生建立“角度”意識,為後面的教學作鋪墊。
接著,從本文作者的簡介入手,引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童趣特點,壹方面使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有了壹些了解,另壹方面也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
再從“童趣”著眼,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有童趣的段落,學習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壹自然段,深入體會欺牛與怕鵝,反復練習朗讀,讀出欺牛時的毫不在乎,被鵝欺時的狼狽不堪,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
然後,由欺牛怕鵝導出課文第壹自然段:“人們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是不怕人的。”這樣學習可能會容易讓學生對本文的結構有壹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接下來是引導學生學習最後幾個自然段,重點研讀金奎叔的話,學習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鵝到後來的不欺牛也不怕鵝的,從而使學生悟出同樣壹件事,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
最後是由這個道理拓展開來,向學生講述壹個故事:壹個老太太,兒子染布,女兒賣傘,天晴時老太為女兒當心,下雨時老太為兒子當心,整天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後來聽了壹個哲人的話後,心情豁然開朗,病也好了。再從這個故事,引向學生過去學的有關角度的詩句,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提出希望,結束本課。
本課導入比較順暢,課堂教學的的脈絡比較清楚,但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壹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夠多。
二是沒有使用課件教學,使課堂減少了許多生氣,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欺牛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加上沒用上課件,導致後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的不透徹,拓展部分沒來得及教學,草草入場
通過這次比賽,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
1.多角度地思考、研讀教材是備課必要的壹個過程。壹篇課文,就像《牛和鵝》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通過不同的方法去組織教學,當然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壹樣的。然而,什麽才是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最好的角度,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探究、爭論、反思,從而達成***識。
2.網絡這壹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已成為現代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它可以跨越空間、跨越時間的局限,將有著同壹個目標的人集中在壹起,***同學習、***同研究、相互評議、相互促進、***同進步。而在這樣的平臺上,人與人之間變得更簡單了,評議變得更真誠了,研究更貼近實際了,成效就更明顯了。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2註重學生的個體感悟。如:“在妳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麽特點?”“妳相信這句話嗎?”“讓學生初步談談自己的閱讀收獲。”“讀到這裏,同學們心中有什麽疑問嗎?”諸如此類的教學指導無不尊重了學生的個體感悟。
重視文本整體品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我對鵝的害怕,壹點兒也不敢反抗。”(此為態度1);改變後的態度(此為態度2);“引導學生體會金奎叔趕鵝時的勇敢以及鵝的狼狽。”(此為態度發生改變的原因);最後,我們在學生從鵝的變化中明白道理的基礎上,及時引起學生從鵝過渡到對牛的關註。聯系上下文以及緊扣課文的題目來體悟到不管別人怎樣說,怎樣做,我們都應該正確地來對待身邊的每壹樣事物。各環節層層相扣,追求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我壹直在努力追求簡簡單單教語文,真真切切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境界。但這最好有壹條能貫穿全文、統領教學設計的線索,以達到“牽壹發動全身”之效。其實我也壹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龍睛”,能夠從壹點輻射全篇,我壹直很困惑。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3在本節課中,我主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我怕鵝的語句;
2、鵝有什麽表現讓我這樣害怕;
3、金奎叔怎樣對待鵝的;
4、鵝的表現又怎樣的;
5、理解金奎叔的話。
從這幾個問題來讓學生自學課文,從文中體會我的害怕,鵝的目中無人、金奎叔的不怕及鵝最後的落荒而逃。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體會作者的寫法及好處,並強調要運用到寫作中。
在教學中有壹點做得較好,就是始終指向寫作。文本內容的學習為學習習作方法服務。文本是壹個媒介,通過這個媒介我們要讓學生學到什麽?我想無非就是壹主要講什麽?二妳有什麽體會?三妳學到了什麽寫作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因此,每壹節課我的目標性很強,不但要讓學生知道課文在講什麽,還要讓學生知道運用了什麽寫作方法。在我的課堂中學生的這種意識也很強。如學生能自己說出從“側著腦袋、豎著眼睛”體會到鵝的不屑,並能說出是通過動作鵝描寫來體現,從這可以看出學生的習作意識很強。又如學生能通過內容體會讀如何讀出害怕程度的不斷變化,並在朗讀中體會到作者交叉寫活動的方法。
當然,也有壹點小小的遺憾,原本要教學完的內容沒有完成,課堂不夠高效,老師的言語不夠簡潔。如何讓課堂更高效,是我今後努力和方向。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4壹、緊扣中心,體悟文章的主旨。
教學壹篇課文重整體感悟,最好有壹條貫穿、統領教學設計的線索,以達到“牽壹發動全身”之效。我們在研讀文本時壹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龍睛”,能夠從壹點輻射全篇。在反復的探討中,我們發現:無論是抓“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這句,還是抓“母親鎖上水窖,笑著對我們說:‘妳們真的餓壞了。’這是我至今為止唯壹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這句,最終還是會回到“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個中心上來。於是我們就預設了直奔中心這樣的教學設計。每個環節結束都要壹次次地敲響“中心句”這口鐘,從而讓學生深刻領悟“水珍貴”,這樣才會自動自發地去“珍惜”去“節約”去“保護”……而這個過程也就在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註重朗讀,凸顯語文姓“語”。
我們特別註重朗讀,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立足文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本的.特色,創設情境,多角度,層層遞進,反復誦讀,品味文本語言,感悟文本內涵,正是認識到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在設計中努力貫穿這壹意圖,突出“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帶領學生在文本所營造的文字的原野上馳騁。比如:初步接觸文本的自由讀,逐節讀——讓學生感知文本,讀通文本;第二課時的“走進文本,整體感悟”——使學生宏觀、整體把握文本;“細讀探究,入文入情”——更是讓學生加深了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使學生掌握了讀書方法,提高了讀書能力。多種形式的讀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湧動著濃濃的語文味。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5今天我聆聽了由張芒老師執教的《牛和鵝》這篇課文,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以談話引入,抓住人們對牛和鵝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通過前後對待牛和鵝的態度變化,來引出金奎叔的話,從金奎叔的話中,引申出課文相對應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通篇采用學生自主讀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教師適時引導的方法來學習,由於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起來輕松愉快,學生在讀文、品句中享受了分析、探討的快樂。紛紛提出了個人的不同見解,並能從文中的重點詞句、前後的變化,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即: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所得結果不同。”並進到學生從學文中總結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
張老師在教學中將課文的重點放在“我怕鵝,被鵝欺;金奎叔趕鵝,鵝被嚇跑”這件事情上。還給學生壹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設計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後尋找出對牛與鵝的前後不同態度和改變的原因,學生劃出有關語句進行感受,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獨特感受,而在整個課堂中教師壹個很好的傾聽者,只在適當的時候作壹些小小的點撥和提示。此外通過對比朗讀、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我”當時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然後說說自己經歷過這件事,明白了什麽。最後出現金奎叔叔的話,讓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有壹個理論的提高。從而揭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準了角度,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教學中,對於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像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體驗朗讀,通過品讀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表現的詞句對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態,直至揭示主題等。種種方法滲透自然,過渡巧妙。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相機提煉出來的,讓學生知道自己就是在運用這種方法在學習的,並且在之後的學習中學以致用。在本節課的結尾教師不僅總結了思想內容方面的收獲,還總結了學習方法的運用。長此以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