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因為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豐富的語言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給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增長幼兒知識,開闊幼兒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壹、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
(壹)通過直接感知,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展幼兒語言
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獲得周圍的壹切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而認識範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要註意發展語言交往能力緊密與認知能力發展相結合。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語言。教師可在校園帶學生們觀察花草樹木讓他們對花草樹木的認識,提高了興趣。通過種植與照料花草,不僅豐富了知識,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態的變化。幼兒生活內容豐富了,思路也就開闊了。讓他們動手、動腦、動口,在幼兒直接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展語言。
(二)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在思維活動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傳統模式是註入式多,這是由於幼兒學習語言的途徑是靠"聽"和聽後的模仿"說"。幼兒背誦了壹些兒歌、詩歌、故事等文學作品,但如何運用並且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卻考慮不多。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發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習舉壹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範例,填換內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師上《我給月亮做衣裳》時,有幼兒問:"月亮為什麽沒有壹件合體的衣服?"為了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就說:"是呀!為什麽呢?"教師建議幼兒每天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經過壹段觀察時間後,教師請幼兒說說月亮是怎麽變化的?幼兒說:"有時像小鉤,有時像小船,有時像半圓……因為它老在變化,所以沒有辦法給它做合體的衣服。"在實際觀察中,幼兒得出了結論,豐富了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動手、動腦,發展了幼兒的註意力、觀察力,分析比較和判斷的能力。教育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經常保持主動、積極的情緒,使之求知欲旺盛,愛動腦筋思索,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從事物間的聯系中,初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概括,發展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另外,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註意采取綜合教育手段較好地達到教育目標。如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以後,老師讓幼兒用撕紙的方法,用橡皮泥和各種自然物,每人做壹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鵝、金魚、烏龜等。做好後,讓幼兒邊演示邊講,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與理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想像力。在語言教育中,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二、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
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願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使他們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還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啟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思索,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壹) 多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給幼兒多創造條件。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 幼兒學習的興趣。如:給幼兒講"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訴幼兒:"春天到了,大樹、天氣、人、花、草、小動物呀,都有壹些變化。壹看到這些變化,就知道春天到了,妳們找壹找,看壹看,春天到了有些什麽變化,以後講給大家聽。"幼兒回家之後,仔細觀察、查找,當老師講完故事之後問他們:"除了故事裏大樹、小草、小動物的變化外,還怎樣知道春天到了?"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判斷的內容,親身的體會,積極地發言。幼兒說:"小燕子飛回來了;青蛙媽媽有寶寶--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從泥土裏鉆出來了;春天到了,可以放風箏了。"等等,幼兒列舉了許許多多他們生活中的經驗,幼兒興趣很高。
又如教幼兒詞匯"五顏六色"時,把幼兒帶到美麗的花壇前,讓他們看看花兒都有什麽顏色。幼兒邊看邊說:"紅的、黃的、白的……"再讓幼兒數壹數,有多少種顏色。他們邊點邊數,數出了好幾種,教師告訴他們:"花兒真好看,五顏六色真漂亮。"幼兒馬上理解了詞匯的含意,走到另壹個花壇時,幼兒自己就反映出來了:"這五顏六色的花兒多美呀!"
圖畫讀物是幼兒的精神糧食,是幼兒喜愛的壹種文學形式。它形象生動可愛,色彩鮮明美麗,深受幼兒喜愛。欲想發揮圖書作用,也需要教師與家長做具體指導。光知道給幼兒買書不成,還要教給幼兒看書的方法。幼兒不理解書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指導幼兒看圖畫書。先教幼兒看書的方法,拿到壹組圖畫,要求幼兒先看數碼,或按情節排好順序,然後找出書中的主要角色,記住他們的形象,觀察他們的動作,想象他們在幹什麽?聯想組合成故事。如《刺猬樹》是由6幅畫組成。讓幼兒按順序找好每壹幅畫,看完(壹),看(二)……第二步讓幼兒看裏面有誰?第三步讓幼兒看它們在幹什麽?發生了什麽事?看完後,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講述故事。如此,幼兒雖壹個字都不認識,卻能看出畫中的內容,並能根據圖畫內容講述,既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又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多聽
培養幼兒註意地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後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講故事是向幼兒介紹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因為幼兒不識字,他們是文學作品的聽眾。將不識字的幼兒引入文學世界,就需要找人給幼兒講,讓幼兒認真地傾聽,達到教育目的。
給幼兒積極創設聽的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給幼兒聽錄音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並交談;帶領幼兒聽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後模仿,想像,並講出他們聽到的聲音好像在說什麽。讓幼兒多聽,是為了發展傾聽和區別周圍聲響的能力,發展幼兒聽覺器官,加強對語言的聲音結構分析。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求幼兒會聽,聽得懂,認真聽不打斷別人的話,這也是文明習慣的壹種表現。
(三)多說
為了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不但要發展幼兒聽的能力,還要培養幼兒說的能力。我們要給幼兒創設"說"的環境,在說話中練習說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與幼兒接觸的壹切時機,進行交談,在交談中建立感情,使他們無拘無束,有話願意講出來。當幼兒用語不當時,教師及時予以糾正。
教師應該善於利用幼兒來園、飯後、遊戲、離園等分散時間,有計劃有目的與幼兒交談。在交談中,教師和幼兒易於進行感情交流,關系可更加親密,幼兒有什麽事就都願意告訴老師。這不論對幼兒發展語言能力,還是形成對事物的正確態度都有積極作用。教師在組織幼兒集體學習時,更要註意啟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克服教師說孩子聽的教法。還要克服說得好的讓說,說得不好的不讓說的做法。鼓勵幼兒說錯了沒關系,老師會幫助的。教師應註意給每個幼兒"說"的機會。幼兒學習語言是靠"聽"和聽後的模仿"說"。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創設壹個"說"的環境,讓孩子練習"說",學習"說",在說中學說。
(四)多練
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幼兒正確的發音,吐字清楚,豐富幼兒詞匯,並能正確運用。教會幼兒按照漢語語法規則講話。這些內容,都得在語言實踐中學習,掌握。這就要讓孩子多練習,重復地練習,逐漸地掌握。給幼兒提供多練的機會,創造多練的環境。幼兒的發音不準,教師和家長註意及時糾正、練習,就能掌握得快,說得好。幼兒還經常講出不合乎語言結構的句子,如:"老師,我要壹本書,小糊塗神。"教師就要給予糾正說:"老師,我要壹本小糊塗神的書。"並讓幼兒反復說兩遍。這樣,幼兒漸漸地就會說了。又如"老師,"幼兒經常說成"老希",等,凡屬幼兒用詞不當時,老師就給予糾正,並讓幼兒重復練習。幼兒學習語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們就需要不厭其煩地讓幼兒多練習。
三、教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禮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壹是禮貌行為,二是禮貌語言。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給人壹種謙遜文明,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好感。可從壹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舉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禮貌也反映著壹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因此,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孩子從小就會使用禮貌語言,有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幼兒的禮貌言行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成人。要求幼兒能用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地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
教育孩子當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會說:"請您幫我……"受到幫助後,會說:"謝謝"。
教育孩子當自己不註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地道歉,而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
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應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和自己講話時,要專心地聽,不打斷別人講話,不離開,不嫌煩。有急事需要及時談時,要打招呼。別人向自己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語言習慣,講話時聲音要大,讓大家能聽見;速度要適中,不快不慢;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不罵人。
進行這些文明禮貌的言行規範教育時,我們應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與具體行為相結合,"使孩子直觀地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並會正確使用。如稱呼問題,我們教給孩子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場合,會用禮貌語言稱呼別人。看見老年人,知道稱呼:"爺爺、奶奶;"看見像學生壹樣的人,知道稱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來了參觀、看課的人時,知道問:"客人好。"等。通過反復的教育,孩子們掌握了許多人稱名詞,他們逐漸會合乎情理地稱呼人了。
另外,利用文學作品,如故事、詩歌等,向孩子進行教育,培養孩子"語言美,"也是很重要的壹種教育方式。如通過詩歌"客人來了"使孩子知道媽媽不在家時,客人來了,小朋友要像主人壹樣熱情有禮貌地招待客人,給客人倒上壹杯茶,說:"阿姨,請喝茶。"客人走時,送到門口,會說:"阿姨再見。"孩子在文字作品裏,學到了禮貌言行,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這也是全社會的道德風尚。我們大家都應做孩子的模範,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麽,幼兒的語言壹定會健康的發展。
幼兒語言是在壹定的語言環境,語言交流中發展起來的。不同類型的語言教育活動載運著幼兒語言學習的不同內容,多樣化的語言教育活動,有利於促進幼兒口語的發展,語言技巧的提高,情感的培養,並且由於教育內容和形式上各具特點,所以兼顧了幼兒語言發展的方方面面的需要。為此我作了壹些有益的探索。
壹、模仿學習講述
幼兒要交流,要正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必須要有壹事實上的句子、詞匯量和講述技巧才能做到這壹點。在幼兒園和家庭中讓幼兒學會復述許多兒歌、短小故事或精彩片段。是幼兒積累詞匯和講述經驗,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在班上開展了“講故事”“說廣告”“背古詩、兒童詩”等活動。讓幼兒復述故事、廣告、背誦詩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對現成文學作品的簡單模仿,沒有創造,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積累許多語言經驗。在再次運用時,也就成了自己的語言了。例如班上有個幼兒皮膚特嫩,被蚊蟲咬了滿身皰。放學家長來接時,孩子們告訴那幼兒的家長說去買“寶寶金水”洗澡,還唱了“寶寶金水”的廣告歌。那位家長被孩子們說服了,當天就去買顧那比較貴的“寶寶金水”。還有壹次,課間活動時,兩個孩子壹個做猴哥,壹個做八戒。猴哥在教訓八戒說:“懶豬、呆豬、饞豬,我要打得妳粉身碎骨,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八戒求饒說:“猴哥,妳已經打的我耳青鼻腫,腰酸背疼,傷筋動骨,還不行嗎?”那語氣神態也特投入。這種讓我感到驚訝的場面是挺多的。我問他們,妳們從哪裏學來的,他們就告訴我是從某個故事、某個廣告、某個動壹片、電視劇裏學到的。
二、運用創造講述
在日常生活、遊戲活動中,努力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這是綱要精神,也是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有效途徑。我讓幼兒扮演“商品推銷員”,創編加模仿地說些廣告語進行推銷。“續編故事”“創編故事”給幼兒想象和思維的空間,語言自由表達的機會,“十分鐘新聞播放”,讓幼兒說說電視裏,村上小朋友中間聽到的軼事,以及利用遊戲時間,給幼兒語言交流創造環境條件。在活動中,我註意強弱搭配,師生互動,幼兒互動來培養幼兒的言語組織能力,交往能力。這些活動,小朋友在已有的講述經驗基礎上,把模仿學習得到的句子詞匯、語速、語音運用其中,創造性的講述了自己的廣告、故事,新聞進行語言交往。在不知不覺中語言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個別談話指導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是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為此,我經常有重點的選擇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及時個別鼓勵,個別糾正。例如,個別幼兒的自信心及交流能力不強,在各活動中聲音很輕,我觀察下來發現,他們並非不會回答,而是怕回答,怕其他幼兒笑話,給自己造成了不定的心理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運用鼓勵、表揚、談話、講故事等方法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老師不再要提醒他“談話響亮壹點,大膽壹點。”他無意中就把話說響亮了,完整了,流利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其實很棒。對口齒不清的幼兒,我發現大都是家長小時候慣壞的,其實他的發音器官司發育正常,只是說話習慣問題,我堅持每天要求他們用標準的普通話說熟練1—2句話,來糾正他們的發音習慣,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對大聲說話的幼兒及時個別提醒,個別糾正不正確的發音。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兒童文學意境奇幻迷離,詞句清新明麗,幼兒能夠從中吸取豐富的美的滋養,兒童詩欣賞應大力張揚審美性,而降低認知方面的要求。文學作品通過營造情感氛圍,能夠促使幼兒體驗和理解作品、輕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
文學欣賞是對作品作理性分析轉為運用直接思維,強調感受,意會體悟。欣賞中采用多種活動能有助於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例如:讓幼兒反復朗誦,反復品味,讓他們自覺地沈浸在作品的音韻及想象中。讓幼兒結合畫面欣賞,閉著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把作品中描述的畫面通過自己的想象繪畫下來。通過電視媒體使聲音和動畫融為壹體,幼兒更能進入藝術境界。請幼兒談談通過欣賞自己有什麽感受。專門的欣賞活動後,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時間,如餐前眠後、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憑自己的智力、趣味、愛好、個性差異、自由的想象、模仿朗誦作品與主人公壹起傷心、渴望、愛動物產生***鳴進入角色。
領會了《綱要》精神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展幼兒的語言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機會。我們就能找到促進幼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