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魯迅的童年趣事

魯迅的童年趣事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裏,後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裏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裏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為在這裏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壹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劃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每逢村子裏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夥伴們壹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裏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鬥。有時,他還和農民的孩子壹起學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塗上幾筆彩畫,手握壹桿桿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著。 農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裏,魯迅不僅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還和農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了解了農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民的孩子常念誦的壹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壹日七升,壹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壹日七升,壹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壹樣”。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裏,是壹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是您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壹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壹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壽家臺門,土谷祠,魯迅筆下風情園,鹹亨酒店穿插其間,壹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壹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後的魯迅故裏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魯迅故居原為周家新臺門的壹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 習、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在這裏。魯迅壹生有三分之壹以上的時間在故鄉度過,1981 年新臺門易主後,大部分房屋被改建,但魯迅家主要建築幸得保存。現室內按原狀陳列,不少家什系當年原物。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後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戶人家***有的壹個菜園,平時種壹些瓜菜,秋後用來曬谷。這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常來玩耍嬉戲,品嘗紫紅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墻根壹帶捉蟋蟀、拔何首烏,夏天在園內納涼,冬日在雪地上捕鳥雀。這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裏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壹直到晚年還引起他親切的懷念。百草園連同周家新臺門的房產易主之後,園地的南北兩端雖已改變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樣。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裏著名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裏求學。魯迅的座位,在書房東北角,壹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有壹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先生批評,就在書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壹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在這裏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後面有壹個小園,種有兩棵桂樹和壹棵臘梅樹。

鹹亨酒店在市區魯迅路秋官第,臨街朝南。酒店東側,豎立著壹座四柱塔形照牌。塔高二丈許,頂有瓦,有檐,檐下外側懸壹大“酒”字。四柱似竹,塔體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書“鹹亨酒店”四個金字。店內擺設格局,悉如魯迅小說《孔乙己》所狀。因此處老酒地道,“過酒坯”(下酒菜)風味純正,閑暇之時,於此自斟獨酌,或約三二酒友品“三酉”而負暄閑聊,均極自在。鹹亨酒店有紹興酒俗博物館之戲稱。

魯迅祖居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陳列大廳的東首,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後通鹹歡河,西接戴家臺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老臺門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壹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魯迅筆下風情園 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西北側,有壹朱家臺門,又稱“老磐廬”,它西接周家新臺門,東鄰周家老臺門,北臨東鹹歡河。朱家臺門環境幽雅,且寓古跡,為古城紹興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園臺門建築。朱家臺門的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臺門的“朱文公的子孫”。朱家臺門原為越王望花宮故址,系明初名將胡大海官宅的壹部分

附: 自嘲

1932年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壹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什麽趣事的可以找:《朝花夕拾》畢竟自己些的東西比較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