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

 作為壹位不辭辛勞的導遊,時常需要用到導遊詞,壹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壹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要怎麽寫好導遊詞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1

親愛的遊客們:

 妳們好!

 很榮幸和妳們見面,我是帶妳們參觀兵馬俑的導遊,——小趙,本次參觀不要亂扔果皮和塑料袋,以免破壞自然環境。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真是壹個巨大的數字呀!坑內置放與真人馬壹般大小的陶俑陶馬***約7400余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壹號、二號、三號兵馬俑坑。

 下面我們來看看壹號坑,壹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現在坑內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裏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壹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富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有差異。統壹六國之後實行全國征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即真實又有生氣。

 坑中步兵俑的數量最多,約7000件,以地位高低區分,有軍吏俑和壹般士兵俑兩大類。軍吏俑中又有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中級軍吏俑和下級軍吏俑的區別。壹般士兵俑中又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的區別。區別上述各類俑的主要標誌是冠飾、甲衣和履等。

 將軍俑也叫高級軍吏俑,是目前所知俑坑中級別最高者。將軍在戰爭中起舉足輕重,因而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現也屈指可數。將軍俑和軍吏俑、壹般士兵的最大區別是:將軍俑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雲長冠,壹般士卒則沒有以上兩種帽子,則戴介幘或束發挽髻。將軍俑除具有以上特點外,還身材魁偉、高大,上身戴有領花、肩花呢。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壹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壹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發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壹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

 秦始皇陵文官俑是兵馬俑中的壹個奇特種類,數量稀少。文官俑恭謙而立,低眉頷首,腰掛書刀、背背砥石,整裝在崗。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我們度過了愉快的壹天,歡迎妳們再來美麗的西安,再來看著舉世無雙的兵馬俑,希望我還做妳們的導遊!再見!

 謝謝!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妳們今天的導遊—秦導。非常高興,由我來為大家服務。我們今天要去遊覽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位於我國西安的臨潼。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麽大,坑內的兵俑將近八千個。請大家隨我走進大廳,讓我們站在高處鳥瞰。妳們看,坑裏的兵馬俑壹排壹排,壹列壹列,十分整齊,排成了壹個長方形軍陣。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壹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武士俑平均身高均1.8米,體格健壯,體態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騎士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象隨時準備上馬沖殺。那些陶馬與真馬壹般大小,壹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象壹聲令下,就會散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下面請大家壹邊遊覽,壹邊再聽我說說相關的歷史: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這壹年,秦國吞並了其他六個諸侯國,第壹次完成了對中國的統壹。在統壹中國後,秦始皇統壹了貨幣、文字、法律、度量衡,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秦始皇13歲登上皇位後就開始為自己修築陵墓。

 據《史記》記載,當時從全國各地來的藝術家和數以千計的工匠、軍官,大約有70萬人,為秦始皇修阿房宮和陵墓,總***修了37年。曾經主宰壹切的`秦始皇,也同樣歸於黃土。他生前喜好巡遊,在統壹中國後的十年裏,五次遠途出巡,大部分時間都在車軲轆上度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路上,只有49歲。入土時為防止泄密,數千名參與建陵的能工巧匠被活活坑殺在墓中。1974年春天,陜西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秘密。於是,2200多年以後,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了。

 在我的講解中,想必大家已遊完了1號坑,還有2號坑就請妳們自由參觀了。遊覽時大家要註意以下事項:

 1、請保管好妳的貴重物品。

 2、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有垃圾要丟在垃圾桶。

 3、在11點的時候到拱形大廳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開心!

 謝謝。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遊詞3

尊敬的遊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秦始皇兵馬俑,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這裏出土的兵器。我叫周祺雲,大家叫我周導好了。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壹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兵器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壹種是進攻型兵器。進攻型兵器又分為短兵器、長兵器和遠射程兵器。短兵器主要就是秦劍;長兵器主要是矛、鈹、戈、戟、殳;遠射程兵器主要是弓弩和弓箭。第二種是防禦型兵器,主要是盾和甲胄。

 現在請大家仔細看展櫃裏的這些兵器。左邊第壹把兵器就是秦劍。兵馬俑的俑坑裏總***就出土了24把這樣的秦劍。秦劍的全長大約在90.2厘米——95.5厘米之間,比壹般的劍要長,為什麽要加長呢?英國的理查·波士頓曾經說過:“在短兵器格鬥當中,刺比砍更具優勢,因為刺更逼近對手。”劍加長,更利於刺出,攻擊力更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刺死砍傷”這個成語?從這個成語中,我們能清楚地體會到,刺比砍更致命。大家如果看過電影《荊軻刺秦王》的話,可以回想壹下最後秦王殺死荊軻的場景,就是拔出腰間的秦劍刺死了荊軻。

 請大家再看下壹件,這件兵器叫秦鉞,也是屬於短兵器。在秦俑坑裏出土了1件,在文官俑坑裏出土了4件,壹***5件。《說文解字》有這樣壹句話“大者稱鉞,小者稱斧。”意思是形狀大的叫秦鉞,形狀小的叫斧頭。

 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套甲胄,是防禦型兵器。請大家仔細看壹看甲胄的甲片,有沒有什麽發現?是的,這套甲胄身體部分的甲片是上層壓下層的,而兩條胳臂的甲片是下層壓上層的。秦人為什麽要這樣設計呢?原來呀,這樣設計可以在作戰中方便行動呢!妳們說,秦人是不是很聰明呢?可見,秦始皇可以統壹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武力,還有不可缺少的智慧啊!

 好了,今天我們關於秦始皇兵馬俑之兵器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聆聽。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繼續去參觀壹下長兵器展櫃和遠射程兵器展櫃,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去購買您想要的紀念品,但請註意安全,不要亂扔垃圾,保持館內衛生。

 祝大家遊玩愉快,期待我們的再次見面,再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