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為何配塑黃庭堅和陸遊
上聯說杜甫在浣花溪畔荒江結屋營建草堂,詩人流芳千古,草堂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勝地。下聯說與杜甫不同時代的宋代詩人──黃庭堅、陸遊,學習杜詩,有卓越的成就,被後人分別塑像,壹同配享於工部祠內。如果定要打破沙罐璺(紋)[wen2]到底,故事還得從清代談起。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入蜀,著手建草堂,次年堂成,765年離開成都。幾十年後草堂便荒蕪了。到了[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舊址,為紀念前賢,“思其人而成其處,”結茅屋於草堂舊址。後經[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風雲變幻,歷盡滄桑,幾度荒蕪破損傾圮,又多次培修重建擴建。特別是在[明末]的戰亂中,毀於兵火。遭受的破壞更為嚴重。康熙十年(1671)川湖總督蔡毓榮,訪得草堂遺址,倡議重建,次年仲春完成,使經歷了九百余年漫長歲月的草堂,終於保存了下來。在其以後的壹百四十年間,雖然經過若幹次培修,但到嘉慶時,又出現了荒草頹垣的可悲景象。嘉慶十六年(1821)七月,四川總督常明和布政使方積等發起重建草堂,由按察使、成都知府曹興六為董事,大興土木,費金五千五百余兩,進行了壹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培修,歷時半年,於次年(1812)正月落成。草堂竣工不久,時值仲春季節,布政使方積攜夔州通判譚光祜、孝廉嚴學淦、戶部員外郎楊芳燦等大小官員、幕僚,前往草堂,準備選吉日良辰,以祭杜公。壹行人在草堂外下了官轎。他們進大門,過石橋,步亭臺,度幽徑,面對修葺壹新的亭、廊、軒、榭、飽覽竹翠柳青,百花爭豐,蜂飛蝶舞,燕語鶯啼的美景春色。個個心曠神怡,劉趨工部祠前。當他們瞻仰了端莊肅穆的杜甫塑像之後,楊芳燦轉身對方積說:“方大人,以老朽的愚見,這工部祠內,應加塑渭南伯陸公放翁,以配享杜公。”楊芳燦那時年已花甲,自幼滿讀經書,精通詩詞,曾任衢杭、關中、錦江等地書院主講,參加《四川通誌》的編修,有《兵率齋》、《芙蓉山館詩詞》等文稿傳世,久負盛名,素為方積、譚光祜所欽佩。方積仔細思考片刻,覺得有道理,但還不解其詳,正要向楊芳燦請教,有壹個自恃博學的幕僚卻忍不住問道:“松公此舉,理由何在?”芳燦從容不揎地回答道:“因杜公與放翁的心跡相同。二公都在四川作過官,都有憂憤的詩心,報國的大誌,且放翁十分推崇懷念,他那‘亦知此老憤未平,萬竅爭號泄悲怒’的詩句,真可謂杜公的異代知音啊!”這時,又壹個自命不凡的官員問道。“配享之舉,豈非標新立異?”芳燦微微壹笑說說:“以後代詩人配享前賢者,海內不乏先例。浙江的釣臺的嚴公祠內,就塑有[晚唐]詩人方雄飛、[南宋]詩人謝翺的塑像,配享[東漢]的嚴子陵;至於吳郡的三高祠,同塑不同朝代的範蠡、張翰、陸龜蒙,更是眾所周知的事。”芳燦說得很有道理,使眾人不由得點頭稱是。卻也有人挖空心思地給芳燦出難題,想使他不能自圓其說。又壹個幕僚拱手問道:“請教楊公,李太白也在蜀地遊歷過,高適、岑參也在蜀地做過官,都是杜公的好友,可謂心跡相同,以他們配享杜公不是也可以嗎?”芳燦聽後,胸有成竹地說:“太白、高適諸公皆是杜公友好,如用他們來配祀,使諸公屈居其下,杜公在天之靈亦有不安,如比肩並祀,客主不分,這裏也就不是工部祠了。”芳燦剛說完,又有人發問:“唐代以後,吟詩、評詩的人,莫不以杜公為其宗。眉山的蘇東坡,新都區的楊升庵不也可以配祀嗎?”才思敏捷的楊芳燦,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蘇、楊二公,本來就是蜀人,蜀中已有二公的祠堂、墓室受人供奉祭祀,可說是魂歸故裏有所依,不必另立塑像。而杜公和放翁都不是蜀人,都流落蜀地多年,放翁來蜀依靠好龍、範致能,如同杜公到蜀依靠好友嚴季鷹(武);放翁在蜀應王炎之邀作幕府,如同杜公任檢較工部員外郎,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跡同’。放翁離蜀後,和杜公壹樣,壹直不能忘蜀,將其全部詩作題為《劍南詩稿》,也就是前面說的‘心同’。至於二公憂民憂國,每飯不忘,至死不衰,懷著悲憤的心情與世長辭的大節亦無不同。故而以放翁配享於工部祠是放翁之幸,也可慰少陵在天之靈啊!”布政使方積,曾著有《敬恕集》,也屬文人墨客之流。他見芳燦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說得頭頭是道,不由得連聲叫好。眾官員幕僚們,也不得不交口稱贊:“楊公高見,楊公高見!”於是,方積令楊芳燦為放翁配祀事撰文,嚴學淦作贊,譚光祜用八分書文,書成後,鐫刻石上,放置工部祠右壁。這就是發生壹百七十年前的故事。到了光緒十年(1884),四川總督丁寶禎認為出於蘇軾門下而與蘇軾齊名的[北宋]詩壇健將、江西詩派的創始人黃庭堅,公開標榜詩作應學杜甫,提倡“無壹字無來處”和“奪胎換骨”詩論,追求奇麗硬澀的風格;又曾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遭貶謫到蜀,任涪州別駕,壹生宦途生涯也是很不得意的,符合“心跡相同”的原則。又援引前例,塑像配享杜琢。將原在工部祠旁的陸遊神龕,移至祠內杜甫祀像的正西,添置的黃庭堅神龕,置於杜像正東,也就是今天遊人所見到的樣子。後來,清代錢保唐為工部祠撰書了“荒江結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這副楹聯,啟迪遊人瞻仰憑吊唐、宋兩代的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