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名人座右銘說說匯總70句
平和為物,不見於人間。其強謂之平和者,不過戰事方已或未始之時,外狀若寧,暗流仍伏,時劫壹會,動作始矣。本篇文章是我收集的關於魯迅名人座右銘說說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麽的,但壹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2、我先前自負,從來不知道所謂疲勞。現在才知道是不對的,所以並無大不同者,乃是因為並未疲勞,也就是並未出力工作的緣故。
3、內既堅實,則外界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種惡口,當亦如秋風壹吹,青蠅絕響。
4、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麽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5、壹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壹口的明白。
6、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壹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壹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無論如何,我總覺得洋鬼子比中國人文明,貨只管排,而那品性卻很有可學的地方。這種敢於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
8、有些改革者,是極愛談改革的,但真的改革到了身邊,卻使他恐懼。
9、新的木刻是剛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藝術,是好的大眾的藝術。這些作品,當然只不過壹點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卻非先有這萌芽不可。
10、不是上帝,哪裏能夠超然世外,真下公平的批評。人自以為"公平"的時候,就已經有些醉意了。世間都以"黨同伐異"為非,可是誰也不做"黨異伐同"的事。
11、先前的人,只知道"為兒孫作馬牛",固然是錯誤的,但只顧現在,不想將來,"任兒孫作馬牛",卻不能不說是壹個更大的錯誤。
12、要進步或不:退步;總須時時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異域,倘若各種顧忌,各種小心,各種嘮叨,這麽做即違了祖宗,那麽做又像了夷狄,終生惴惴如在薄冰上,發抖尚且來不及,怎麽會做出好東西來。
13、我自己想,雖然許多人都說我多疑,冷酷,然而我的推測人,實在太傾於好的方面了,他們自己表現出來時,還要壞得遠。
14、丟開了當面的緊要的敵人,卻專壹要討論槍的亮不亮(此說如果發表,壹定又有人來辯文學遺產和槍之不同的),我覺得實在可以說是打岔。我覺得現在以襲擊敵人為第壹火……
15、《莊子》和《文選》呀,《東萊博議》呀,《古文觀止》呀,從周朝人的文童,壹直讀到明朝人的文童,非常駁雜,腦子給古今各種馬隊踐踏了壹通之後,弄得亂七八糟,但蹄跡當然是有些存留的,這就是所謂"有所得"。這壹種"有所得"當然不會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為通文了,其實卻沒有通,自以為識字了,其實也沒有識。自己本是胡塗的,寫起文章來自然也胡塗,讀者看起文章來,自然也不會倒明白。
16、無論是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先看壹部關於歷史的簡明而可靠的書。
17、有壹班從外國留學回來,自稱知識階級,以為中國沒有他們就要滅亡的。像這樣的知識階級,我還不知道是些什麽東西?
18、但做文學的人總得閑定—點,正在革命中,那有功夫做文學。我們且想想:在生活困乏中,壹面拉車,壹面"之乎者也’,到底不大便當。古人雖有種田做詩的,那壹定不是自己在種田;雇了幾個人替他種田,他才能吟他的詩;真要種田,就沒有功夫做詩。
19、不問那壹階級的作家,都有壹個"自己",這"自己",就都是他本階級的壹分子,忠實於他自己的藝術的人,也就是忠實於他本階級的作者,在資產階級如此,在無產階級也如此。
20、他們之所謂復古,是回到他們所記得的若幹年前,並非虞夏商周。
21、我們看歷史,能夠據過去以推知未來,看壹個人的以往的經歷,也有壹樣的效用。
22、膽子大和胡說亂罵,是相似而實非的。
23、體質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對於極小的—點改革,也無不加以阻撓,表面上好像恐怕於自己不便,其實是恐怕於自己不利,但所設的口實,卻往往見得極其公正而且堂皇。
24、性急就容易發脾氣,最好要酌減"急"的角度,否則,要防自己吃虧,因為現在的中國,總是陰柔人物得勝。
25、生在有階級的社會裏而要做超階級的作家,生在戰鬥的時代而要離開戰鬥而獨立,生在現在而要做給與將來的作品,這樣的人,實在也是壹個心造的幻影,在現實世界上是沒有的。要做這樣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著頭發,要離開地球壹樣,他離不開,焦躁著,然而並非因為有人搖了搖頭,使他不敢拔了的緣故。
26、刪夷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
27、中國文學從我看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壹)廊廟文學,這就是已經走進主人家中,非幫主人的忙,就得幫主人的閑;與這相對的是(二)山林文學。唐詩即有此二種。如果用現代話講起來,是"在朝"和"下野"。後面這壹種雖然暫時無忙可幫,無閑可幫,但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闕"。
28、我看到壹些外國的小說,尤其是俄國,波蘭和巴爾幹諸小國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這許多和我們的勞苦大眾同壹運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為此而呼號,而戰鬥。
29、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卻是麻煩的事。
30、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打起來的,是家庭的影響,便是成人,不也有爭家私,奪遺產的嗎?孩子學了樣。
31、鬥爭呢,我倒以為是對的。人被壓迫了,為什麽不鬥爭?正人君子者流深怕這壹著,於是大罵"偏激"之可惡,以為人人應該相愛,現在被壹班壞東西教壞了。
32、有些手執皮鞭,亂打苦工的背脊,自以為在革命的大人物,我深惡之,他其[實]是取了工頭的立場而已。
33、只是原先是憎惡這熟識的本階級,毫不可惜它的潰滅,後來又由於事實的教訓,以為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卻是的確的。
34、我向來的意見,是以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卻也並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許倒成為更加勇猛,更無掛礙的男兒的'。
35、"流言"本是畜類的武器,鬼域的手段,實在應該不信它。
36、必須如蜜蜂壹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壹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7、和朋友談心,不必留心,但和敵人對面,卻必須刻刻防備。我們和朋友在壹起,可以脫掉衣服,但上陣要穿甲。
38、後出者勝於前者,本是天下的平常事情。
39、人世上並沒有這樣壹道矮墻,騎著而又兩腳著地,左右穩妥,所以即使吞吞吐吐,也還是將自己的魂靈梟首通衢,掛出了原想竭力隱瞞的醜態。……醜態而蒙著公正的皮,這才催人嘔吐。
40、上海人慣於用商人眼光看人。
41、提倡白話的時候,保守者對於改革者的第壹彈,是說改革者不識字,不通文,所以主張用白話。對於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就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的不識字,不通文。要不然,這古文旗子恐怕至今還不倒下。
42、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壹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
43、我想,普遍,永久,完全,這三件寶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過也是作家的棺材釘,會將他釘死。
44、倘使世上真有什麽"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45、中國學問,待重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壹部。
46、據我看來,要防壹個不好的結果,就是白用了許多犧牲,而反為巧人取得自利的機會,這種在中國是常有的。
47、中國向來的歷史上,凡壹朝要完的時候,總是自己動手,先前本國的較好的人,物,都打掃幹凈,給新主子可以不費力量的進來。現在也毫不兩樣,本國的狗,比洋狗更清楚中國的情形,手段更加巧妙。
48、去讀世間這壹部活書。
49、種牡丹者得花,種蒺藜者得刺,這是應該的,我毫無怨恨。
50、人類總不會寂寞,以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51、將來現在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會有意義。
52、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的。
53、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妳願擠,總會有的。
54、看別的書也壹樣,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
55、我不信;但是屋子裏是異樣的寂寞和空虛。我遍看各處,尋覓子君;只見幾件破舊而黯淡的家具,都顯得極其清疏,在證明著它們毫無隱匿壹人壹物的能力。
56、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57、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5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59、局裏的生活,原如鳥販子手裏的禽鳥壹般,僅有壹點小米維系殘生,決不會肥胖;日子壹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現在總算脫出這牢籠了,我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翺翔,趁我還未忘卻了我的翅子的扇動。
60、我快步走著,仿佛要從壹種沈重的東西中沖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麽掙紮著,久之,久之,終於掙紮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壹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61、但我也沒有在古今的名人中,發見能夠確保決無虛偽的人,所以對於人,我以為只能隨時取其壹段壹節。
62、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亡國壹次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後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個忠臣;遭劫壹次即造成壹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後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卻只顧歌詠那壹群烈女。
63、這是我積久才看出來的,但同時也如赫胥黎的論定"人類在宇宙間的位置"壹般,自覺了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
64、假使壹個人的死亡,只是運動神經的廢滅,而知覺還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
65、學習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
66、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67、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68、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成正比例,有壹分勞動就有壹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69、節約時刻,也就是使壹個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性命。
70、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