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大人”開頭的壹組字,在唐代的敦煌寫本裏就有兒童習字的記載,上大人早在唐代就被用於兒童的啟蒙讀物了,其後在宋代的《續傳燈錄》裏略有改動,直至清代,逐漸定型為後來的二十四字。這些文字筆畫少、有音韻、很順口,很適合於啟蒙兒童的認讀,並且,其中的每壹個字都是很多字的母字,可用它們中的某壹字作為偏旁部首再去組合別的筆畫,從而連接出許多新的字,使兒童能夠達到舉壹反三的效果,如果經過啟蒙老師給孩子們講講其中的故事,則這些貌似沒什麽意義的獨立字,卻包含著很多的傳統人文義理和蒙學教育的功能目的。
這些字是教化每個讀書人都要敬至聖先師孔夫子的故事。孔夫子是讀書人的“上大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學生,其中有七十二個學問最好的人,而七十二個好學生中,還有八、九個像曾子、子路那樣的亞聖人,他要他的學生都要做好人,要仁義,懂禮儀。為了起到更好更廣泛的教化作用,“上大人”紙牌的發明者,將這二十四字寫在能供土家人娛樂的紙牌上,這樣人們在閑暇的娛樂中,就能感悟到其中的人文情趣和義理教化,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也就在這普通得沒有任何“國學”深奧和文化負擔的情景下,平淡自然地在土家族地區得到廣泛流傳,滋養著土家人的心靈。在袁行霈、嚴文明、張傳璽、樓宇烈主編的《中國文明史》第四卷有關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的介紹中也述及了這二十四字是古代用來教學童寫字用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