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在孟子那裏呢,在孟子那裏,我讀到了壹股正氣。我們通常說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其實孔和孟是不壹樣的。孟子和孔子有很大的區別,區別在什麽地方呢,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仁和義有什麽區別呢?仁者愛人,仁是壹種愛,義是什麽呢,義是羞惡之心,羞是什麽,就是自己感到羞愧;惡呢,就是憎惡別人,所以仁是肯定的,義是否定的,義是帶有批判性的,所以在孟子這個地方,他有壹股氣,因為義既要批判自己,讓自己感到羞愧,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我羞愧;另外,他還批判別人,別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他還批判,所以義需要壹種精神力量的支持,而且這個精神力量它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這個東西在孟子那裏就叫做浩然之氣,所以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他有了浩然之氣後,他就有了勢,有氣他就有勢,有勢他就有力,所以孟子說話咄咄逼人,很不客氣的,我們去讀《孟子》這本書,妳打開第壹章《梁惠王上》,說什麽呢,說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老頭,妳那麽大老遠的跑來,對我們國家有什麽好處啊?孟子怎麽說,“王,何必曰利?亦仁義而已。”大王,怎麽開口閉口就講好處啊,講講仁義嘛,壹下子就給他頂回去,然後滔滔不絕地講為什麽講仁義,不要講利害。所以孟子說話他是直通通的,孟子就是這樣的壹個人。我讀孟和讀孔的感覺是不壹樣的,讀〈論語〉如沐春風,讀〈孟子〉如聞戰鼓,讀了〈孟子〉之後妳就振奮,妳老想站起來做點什麽事,實在沒事找個人爭辯也行,找個人辯論也行,孟子很好辯的。所以讀〈孟子〉我是讀到了壹股正氣,平治天下。
下面講墨子。墨子這個人,孟子是不喜歡的,孟子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為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他把墨子罵作禽獸的,其實我們看,孟子和墨子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相通在什麽地方呢,“行俠仗義”,如果要比較壹下,孟子仗義,墨子行俠,孟子喜歡仗義直言,剛才我們舉過例子了。墨子自己做,大家都知道墨子救宋的故事,說公輸般也叫魯班,因為魯班的地位太高了,我們就不要用魯班這個名字了,公輸般為楚國造了壹種攻城的器械,叫雲梯,去攻打宋國。墨子聽到這個消息以後,趕了十天十夜的路,有說是從齊國,有說是從魯國,趕到楚國的郢都去制止這場戰爭,墨子他為什麽要管這個事,當然這場戰爭墨子是制止了。墨子先說服公輸般和楚王,看來說不服,然後實地演練,解下衣帶做城墻,拿壹個板子做模擬,和這公輸般過招,公輸般用九種攻城的辦法,墨子用九種守城的辦法,最後公輸般沒有辦法了,墨子辦法還沒用完,公輸般說:我有壹個辦法,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妳是什麽辦法,我也不說;楚王說:妳們說說嘛,什麽辦法;墨子說:公輸般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臣殺了嘛,把我殺了不是就沒有人幫助宋國了嘛,但是我告訴妳,我的弟子三百人已經帶了我的辦法和我的工具守在宋城之上了,單等楚兵來送死。楚王只好不打了。問題是墨子他為什麽要管這個閑事,有人說墨子是宋國人,因為墨子的出身也有兩種說法,壹種說是宋國人,壹種說是魯國人,但是根據這壹段記載,我們知道墨子當時不在宋國,他要麽在齊國,要麽在魯國,趕了十天十夜的路趕到郢都的,而且墨子救了宋國以後,他離開楚國回國的路上,經過宋城的時候,天上下大雨,宋國人還不讓他進去避雨,所以墨子是跟宋國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他完全是行俠仗義。所以我讀墨子,我是讀到了壹腔熱血救助苦難。 在孔、孟、墨、韓那裏,我讀到了人生態度,在老子、莊子、荀子那裏,我讀到了人生智慧,什麽人生智慧呢?我們來說老子。老子和韓非又有相通之處,我們有的哲學家就是把孫子、老子、韓非子合在壹起講的,認為從《孫子兵法》到《老子》到《韓非子》壹脈相承,在這個問題上我傾向於同意李澤厚先生的觀點,就是老子哲學來源於軍事辯證法,《老子》這本書是可以當作兵書來讀的,它裏面有很多兵道,但是這個軍事辯證法在《老子》這裏變成了政治辯證法,講治國,比方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又從這個軍事辯證法變成了哲學辯證法,最後在我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變成了生活辯證法,實際上對於我們壹般人來講,讀《老子》主要是讀生活辯證法,那麽老子講的生活辯證法是什麽呢,是弱能勝強,柔能克剛,無為則無不為。老子講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是什麽?是水,最不可戰勝的東西是什麽?還是水。水能攻堅,水能勝強,水滴石穿,大水漫過來,什麽都沒有了,誰能鬥得過水啊,但水是最柔弱的,強難道是永遠強嗎?弱難道是永遠弱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壞事裏面就蘊含著好事的因素,好事裏面也蘊含著壞事的前兆,所以妳成功了,不要得意;妳處於弱事,妳不要喪氣啊,弱是可能變成強的啊,壹個人要想成功,他的辦法就是不爭,不要去爭。老子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就是老子的生活辯證法,這個生活辯證法對中國影響是很大的,中國很多俗話,民間俗語都是老子思想轉化過來的,比方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搶打出頭鳥,這是老子的思想,不為天下先嘛,這些思想都是從老子那兒來的,所以老子的思想也很意思,就是它可以用在不同的領域,得出不同的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