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和禹開帝業,三皇治世立祖疆,
皇帝駕前龍書案,聖旨壹到定安邦,
紙兒雖小用處大,各行各業用紙張。
南方用它包綢緞,北方用它包裹糖,
百貨商店來包貨,醫生用它開處方,
記者用它寫稿件,作家用它寫文章。
改革開放政策好,黨的號召寫上方。
紙兒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來包十三香。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別長,
熬魚燉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屬它強,
凡是做菜它調味,沒有花椒味不香,
要問花椒產何地,河南開封是家鄉。
廣大料、八角尖,產在廣西八角山。
八角山上多樣寶,唯有大料味道鮮。
要問大料有何用,燉魚燉肉它最鮮。
紅肉肘子,做壇肉,沒有大料味不鮮。
幹姜老,老幹姜,幹姜越老越味長。
人要老了經驗廣,姜要老了味越長。
拌鮮菜,煮鮮湯,放點幹姜味更香,
幹姜還能治大病,渾身發冷喝姜湯,
要問幹姜產何地,山東萊蕪是家鄉。
陳皮好,好陳皮,它是江南的蜜柑橘,
吃了橘子肉,扒了橘子皮,洗凈風幹成了陳皮。
寬胸開胃能治病,健胃消食最出奇。
肉桂好,肉桂香,肉桂燉肉最相當。
燉肉放點肉桂面,肉皮發紅亮又光,
嘗壹口滋味它可口,香而不膩味噴香,
肉桂它是產何地,廣西桂林是家鄉。
茴香好,茴香香,大小茴香分兩樁,
大茴香生來八個角;小茴香生來像麥芒。
茴香味道它最好,茴香餡餃子最鮮靚,
家裏要做豆腐菜,放點茴香最相當。
要問茴香產何地,全國各地產茴香。
香白芷,白芷香,解腥去膻最相當。
羊眼泡,牛口條,羊心羊肺羊肚湯,
擱上壹點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別香。
止痛祛風治大病,壹味多用是特長,
要問白芷產何地,山西陜西是家鄉。
草寇好,人人誇,能熏雞來又烤鴨,
北京的烤鴨用草寇,德州的扒雞它當家,
做湯順氣味道好,人人吃了人人誇,
妳說草寇長何地,廣東廣西安了家。
山奈好,山奈香,山奈燉魚最適當。
骨酥刺軟味更美,喝口魚湯更鮮靚,
家常調味少不了,少了山奈不相當,
要說山奈出何地,雲南高山美名揚。
木香好,好木香,木香順氣屬它強。
木須肉,木須湯,湯肉離不開廣木香。
木香不但香味好,調和百味有特長,
木香產在兩廣地,飄洋過海到他鄉,
味道傳到世界各地,名揚四海知名芳。
十大調料調了個好,十大調料配了個全,
要想味道它更美,還有三寶往裏添,
三種寶,不尋常,沙仁、肉蔻、小丁香。
打包小唱
(壹)
包起來,裹起來,為做買賣我走出來。
古人也有幾個為,聽我慢慢說出來。
壹吳香為密建主西宮落了淚;二呂布為貂蟬壹命哀哉;
李三娘為劉高磨房受過苦,張四姐為文瑞投下天臺;
趙五娘為任傑長街去賣發,六京娘為匡胤千裏送京燈;
七織女為牛郎不離天河畔,八昭君為劉王黑河把命坑;
九梨花為丁山唐營送過枕;十姜女為喜良哭倒長城。
(二)
包了壹包又壹包,三國不和把兵交。
曹操他把中原占,西蜀劉備把兵招。
東吳的孫權占地利,三國鼎立就動了槍刀。
諸葛亮他把東風借,赤壁大戰把戰船燒,
曹孟德大敗途徑華容道,捉曹放曹就是這壹遭。
趙子龍長阪坡救幼主,張翼德喝斷了當陽橋,
關雲長過五關也曾斬過六員將,斬了文醜和蔡陽,
古城相會來敘舊,弟兄二人情誼長,
三國的故事我說壹段,再來說說十三香。
隨口小唱
(在包十三香包時邊唱邊賣)
(壹)
這個十三香,真正香,話說楊家保宋王。
金沙灘雙王來赴會,楊家個個是忠良:
大郎替了龍王死;二郎替了八賢王;
三郎馬踏如泥死得慘;四郎八郎失落在番邦;
楊五郎看破紅塵事;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七郎回朝搬兵馬,行走路過在番邦,
潘洪老賊生詭計,壹心要害楊七郎,
用酒把他誑下馬,芭蕉樹下亂箭崩,
整整射了壹百單三箭,七十二根透胸腔。
令公盼兵兵不到,李陵碑前喪殘生。
只剩下,壹人壹馬壹桿槍,
鎮守邊關楊六郎,逃回朝中告禦狀,
八賢寇準來幫忙,夜扮陰曹把潘仁美審,
楊家的冤仇才得了報償。
(二)
全香佐料調了壹個好,全香佐料配了壹個全,
全憑著各位師傅把名傳。
往西傳到山西省;往南傳到雲南和四川;
往北傳,往北傳到山海關。
過了關,就是前後所、綏中縣,錦西錦州緊相連,
溝幫子、大虎山、北鎮、新民、沈陽站。
奉天城,沈陽站,故宮北陵和東陵;
還有南湖小河沿,名勝古跡到處有,
三天兩天說不盡,三天兩天說不完。
往南走,往南穿,
過了蘇家屯,就是燈塔縣,遼陽壹過到鞍山,
過了海城本是營口地,金縣、蓋縣、瓦房店,
哩哩啦啦到大連,大連東南有蛇島,
星海公園老虎灘,順著海邊往東走,往東穿,
東溝、丹東、鳳城縣、撫順、鐵嶺到開源,
昌圖壹過出了遼寧省,吉林省內走壹番,
四平、長春、吉林市、圖們、延吉轉到輝南。
海龍本是梅河口,雙陽、德惠到遼源。
往北走,往北穿,
公主嶺、白城市、齊齊哈爾到北安,
黑龍江省舉目看,大慶油田在眼前,
石油滾滾似江水,不分晝夜流進關,
石油工人幹勁大,敢教日月換新天。
紮蘭屯、諾和市,黑河壹過差點到蘇聯。
急急忙忙往回轉,急急忙忙往回穿,
莊河、新金返回大連,
坐上輪船飄過海,下了輪船到了嶗山,
特產幹姜價不貴,打成包裹就返回唐山。
相關知識簡介:
十三香起源:
提起十三香,喜歡烹調美食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要說起別有風味的十三香叫賣小唱,如今已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唐山灤南縣的十三香小唱融合了評劇、皮影和樂亭大鼓的曲調元素,唱詞多由叫賣者即景生成,隨口哼唱。原本單調乏味的小本生意,便在這種獨特的叫賣方式中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其中,那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唱腔,幽默隨意的唱詞,正是脫胎於灤南縣的十三香叫賣小唱。
這本是壹種土得掉渣的民間藝術,唱腔靠口口相傳,唱詞即景生成。隨著十三香生產進入工業化、品牌化時代,這種衍生於街頭攤點的獨特民間藝術便漸行漸遠了。
年過六旬、撤攤已近20年的李鳳林老人,對其叫賣生涯中的所有唱詞進行了重新整理,並將精彩部分編輯成冊。他說,這畢竟是他多年來的“藝術結晶”。
其實,這本原汁原味的民間唱詞,不只是李鳳林老人的個人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