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上文,引發下文,在全文結構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自:《嶽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嶽陽樓而創作的壹篇散文。原文節選: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文: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壹天裏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嶽陽樓的雄偉景象。
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麽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八百裏洞庭湖,南接湘、資、沅、澧,北分松滋、太平等長江支流,煙波浩渺,湖山輝映,自古以 來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勝地,嶽陽古稱巴陵。
位於洞庭湖與長江匯合之處,枕山帶湖,為巴、蜀、荊、襄之要沖。北宋慶歷六年(1046),壹代名臣範仲淹應朋友之約,為重修的嶽陽樓作記,千古名文《嶽陽樓記》於是誕生。
後世影響:
影響力洞穿史冊,成為延綿千年的治國理念之壹,政事通達、人心和順成為後代無數治國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後世有“居官警語”雲:“善為治者,貴運軼民之隱,達民之情。”
“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於隔閡。”“上下之交”而不“隔閡”,其核心就是個“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關鍵所在。
賞析:
第2段,格調振起,情辭激昂。前四句從空間角度,後兩句從時間角度,寫盡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前人之述備矣”壹句承前啟後,並回應前文“唐賢今人詩賦”壹語。
這句話既是謙虛,也暗含轉機,經“然則”壹轉,引出新的意境,由單純寫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筆法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從而構出全文的主體。
作者介紹:
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範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
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歷新政”。
不久後,新政受挫,範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範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
範仲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教育思想,把“興學”當作是培養人才、救世濟民的根本手段。在《上執政書》中,範仲淹明確提出“重名器”(慎選舉、敦教育)。
把當時科舉以考試取人、而不在考試之先育人,比之為“不務耕而求獲”,主張“勸學育才”,恢復制舉並使之與教育相銜接。慶歷年間主政時,範仲淹再次提出“復古興學校,取士本行實”。
著力改革科舉考試制度、完善教育系統、加強學堂管理,各地亦奉詔建學,地方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時謂“盛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