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壹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為大家帶來了端午節屈原的故事,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

 農歷五月初五那壹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要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但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和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在這壹天裏,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南方人賽龍舟。同時,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壹天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喝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應出我國的優良傳統。

 戰國時期,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後來屈原的主張受到了某人的反對,並且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聽了,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便寫了《離騷》、《天問》等不少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去請楚懷王到秦國議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詭計,進宮陳述,不料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城都。議和那壹天終於來臨了,楚懷王如期赴會,結果壹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死於秦國。楚衰王即位不久,秦國又來攻打楚國,楚衰王壹見,嚇得倉惶逃離京城,秦兵攻占城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死於秦國和城都失守的消息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壹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

 江邊的村民得知屈原投入汩羅江中,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還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不傷害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2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國貴族,年輕時就表現出傑出的才能,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官名),協助懷王籌劃國家大事,發布政令,對外接待各國使者,處理外交事務,很得懷王信任。這樣就招來壹些人的妒忌。他的政敵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造他的謠,說屈原居功自傲,連懷王也不放在眼裏,懷王就怒而疏遠了屈原。

 當時在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是秦、齊、楚三國,"合縱"、"連橫"的鬥爭非常激烈,最後誰能取勝,就由這三國的內政外交的得失來決定。屈原在楚國內政上主張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企圖建立壹個理想的如堯舜禹湯時代的社會,在外交上則主張聯齊合縱,對抗強秦的連橫。由於懷王疏遠了他,屈原這些正確的主張都未能實行。

 懷王是個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離間和誘惑下,接連上當,斷絕了和齊國的聯盟關系,結果損兵折將,丟失土地,國勢漸漸衰弱下來。秦昭王繼位後,提出和楚通婚,約懷王相會,屈原極力勸阻懷王不要再上當。但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的慫恿下還是去了,結果遭到秦國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國。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頃襄王壹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守舊派反對,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壹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壹聲,投入了滾滾激流汩羅江。

 江上漁夫和岸上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壹條昏暈蛟龍,龍須上還沾著壹片屈大夫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壹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4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麽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為他才學,他許多對國家有益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壹個致命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歡,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終。雖說,他是為自己抱憾,為自己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壹句,他這種行為正確嗎?“跳江”,這是壹種正確反抗方法嗎?縱使他壹心為國,才華橫溢,可唯壹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妳會說,既然他那麽壹心壹意為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麽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放棄。跳江代表著他對壹切都放棄了,自己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麽,他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這壹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壹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著自己總有壹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壹般屹立,他幹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壹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著他壹生遺憾。

 雖然人們壹直贊揚著他,但是,我贊揚他忠心為國,也鄙夷他放棄懦怯。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5

 壹個夏天下午,屈原剛剛讀完書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著,滿臉都帶著開心的笑容。他壹邊踢著路邊的小石頭,壹邊低頭欣賞著腳上那雙他媽媽剛給他做好的新鞋子:嶄新的布料,鮮艷的顏色,還有那根雪白的系鞋帶,漂亮極了。

 他正追著滾動的小石子,忽然發現路邊有壹條若隱若現的米粒痕跡。他擡頭順著米粒往前壹看,只見壹位老婆婆背著壹袋米艱難地向前走著,米袋上有壹個小窟窿,米正順著那小窟窿往外漏著。他急忙高喊:“老婆婆,請等壹等,妳的米袋漏了!”老婆婆連忙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老婆婆看見大米不斷往外漏,焦急地說:“糟糕啦!這怎麽辦?”他跑過來,看到婆婆焦急的樣子,眉頭皺了壹皺。他忽然低下頭,看見那根白白的系鞋帶,靈機壹動,對著婆婆興奮地說:“婆婆,妳別焦急,我有辦法了!”話音剛落,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那系鞋帶卸了下來,這時婆婆明白了,她說:“多漂亮的系鞋帶,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說什麽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著,然後用系鞋帶綁緊紮緊,米不再向外漏了。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6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於是選擇以死明誌,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壹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7

 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誌。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汙。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了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誌,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現在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漵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壹。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壹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沈浮。至於“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在當年的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也是因此而來的。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8

 屈原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誌,誌向遠大。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屈原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壹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後,在楚國另壹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屈原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沈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9

 就在公無前221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不懷好意的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說其中的利害,可是楚懷王不但不聽,而且還將屈原逐出郢都。之後楚懷王按時赴會,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壹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的不得了,憂郁成疾,三年後便客死於秦國。後來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就這樣攻占了郢城。而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國家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壹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個個都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目的是為了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

 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就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0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之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1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壹,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壹,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壹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壹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了,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壹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壹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壹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的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2

 古時候有壹個叫做屈原的人,在楚王手下做大夫。後來因為很多人陷害屈原,楚王越來越不信任屈原,只信奸臣,就把屈原給免去了大夫壹職。

 楚國自從被秦國打敗以後,壹直受秦國欺負,秦昭襄王即位以後,很客氣地給楚懷王寫信,請他到秦國相會,當面訂立盟約。

 大夫屈原對楚懷王說:“秦國強暴得像豺狼壹樣,咱們受秦國的欺負不止壹次了。大王壹去,準上他們的圈套。”可是懷王的兒子卻壹股勁兒勸楚懷王去,說:“咱們為了把秦國當做敵人,結果死了好多人,又丟了土地。如今秦國願意跟咱們和好,怎麽能推辭人家呢。”楚懷王聽信了兒子的話,就上秦國去了。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懷王剛踏進秦國,立刻被秦國預先埋伏下的人馬截斷了後路。秦昭襄王把楚懷王押到鹹陽軟禁起來,要楚國大臣拿土地來贖才放他。大夫屈原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懷王報仇雪恥。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壹些大臣的仇視。

 屈原很傷心,認為楚國很快就會腐敗了。就來到了水澤邊,日日夜夜在那裏走來走去。不久,他臉色憔悴,身體幹瘦。這時,壹只小鳥飛過來,唧唧喳喳地問屈原:“妳不是在皇帝手下當大夫呢?怎麽跑到這裏來了,那些大臣和皇上都昏庸,這壹個國家都靠妳啊!”“是啊,”屈原嘆了口氣,繼續說:“就是因為他們大家都昏庸,我壹人反抗力不足,國家就要腐敗了呀!就是他們那些昏庸的人多、心齊,皇上是不會信我的。”小鳥很感動,說:“那妳為什麽不去其他國家呢?”“唉,我這壹下子跑了,楚國怎麽辦,畢竟我是楚國人,當然會為著楚國著想啊!唉,腐敗的君王,奸臣,楚國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裏了。”

 說完,屈原便抱著壹塊大石頭跳進江水裏自盡了。小鳥連忙飛到村子中告訴大家。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知道了這個消息,趕緊劃著小船去救屈原。不壹會兒工夫,好些小船爭先恐後地來了。可是水如碧玉,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吶?他們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到了兒也沒把屈原找著。

 漁民很悲傷,他們對著江面上祭祀了壹會兒,把竹筒子裏的米飯撒在水裏。為什麽呢?因為怕江裏的魚兒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就給他們吃了米飯。由於魚兒每壹次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所以汨羅江的魚兒長得又肥又壯、魚肉鮮美。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壹天,老百姓們都會想起這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了,又劃著船,用竹筒子盛上米飯撒到水裏去祭祀他。

 到後來,人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成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把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3

 楚國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沒安好心,屢次三番勸過楚懷王,要他聯合齊國***同抗秦。可是楚懷王是個糊塗蟲,終於聽了靳尚、公子蘭這壹夥人的話,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今楚頃襄王做了國君,不但沒把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們。屈原看著這壹批人只圖眼前安樂,目光短淺,膽兒又小,壹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這樣做正是拿肥肉去餵老虎,楚國早晚要亡在他們手裏。他心裏苦悶得沒法說。他痛恨靳尚、公子蘭這批人,以為不能跟他們在壹起***事,就打算辭職。可是壹想到楚國的地位這麽危險,又不忍心就此走開。他勸楚頃襄王收羅人才,遠離個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好為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他們這幾個人就怕屈原在楚頃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國的話,怕打起仗來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

 屈原還是勸楚頃襄王去聯絡諸侯***同抗秦。靳尚、公子蘭他們就天天在楚頃襄王跟前說他壞話。靳尚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見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不報先王的仇,公子蘭不敢提抗秦,楚國出了這種不爭氣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吶?’大王,您想想這叫什麽話啊!”楚頃襄王問了問公子蘭,公子蘭也這麽說。楚頃襄王大怒,把屈原革職,放逐到湘南〔現在湖南省洞庭湖壹帶〕去。

 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誌向,壹肚子的富國強兵打算,反倒給人排擠出去了。到了這時候,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著壹肚子憂憤沒處去說,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湖南省湘陰縣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壹邊走,壹邊唱著傷心的歌兒。

 屈原有個姐姐叫屈須。她聽說兄弟的遭遇,老遠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壹見他披頭散發、臉龐又黃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淚來,說:“兄弟,妳何必這樣吶?楚國人哪壹個不知道妳是忠臣?大王不聽妳的話,那是他的不是。妳已經盡到了心了。老悲傷又有什麽用吶?”屈原說:“我傷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象刀割壹般!”屈須說:“可是君王不肯聽妳的話,反對妳的人又有勢力,妳孤孤單單的壹個人,怎麽鬥得過他們吶?妳的脾氣太耿直,我擔心妳會吃虧,如今果真落到這個地步。叫我怎麽放心吶!”屈原說:“我知道我忠心耿耿會招來不幸。可是我怎麽能夠眼看著國家危險不管吶!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壹萬次我也願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瘋了。這樣兒下去,還不如死了好。”屈須搖搖頭,說:“別傻了!要是妳壹死,國家就能夠好起來,那我也願意跟妳壹塊兒死。可是妳這麽糟蹋自己,對國家不但沒有什麽幫助,反倒還會帶累別人也這樣消沈下去。”屈原嘆了口氣,說:“那麽怎麽辦吶?”屈須說:“將來君王也許會明白過來,那時候妳還可以給國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壹起。他看到他們壹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挨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屈原的痛苦。他壹直喜歡寫詩,這會兒詩寫得更多。《離騷》這首有名的長詩,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姥爺家吃午飯。壹開飯,姥姥就端上來壹盆自己包的粽子。我見後很高興,急忙伸手拿了壹個大的,剝開粽子葉就咬了壹大口。姥姥包的粽子裏有蜜棗、花生和紅棗,非常好吃。

 這時,姥爺說:“先別忙著吃,誰能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呢?”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過壹本關於端午節傳說的書,於是我便脫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春秋五霸”之首。因為楚國的實力最強大,有雄兵百萬,戰馬無數,戰車千乘。屈原就是楚國的壹個大臣。屈原給楚王獻了許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沒有采納。有些大臣對楚王說:“大王,如果妳聽了屈原的話,楚國將毀在屈原的手裏,連您都活不成了!”楚王便將屈原削職為民,逐出京城。從此以後屈原便被流放在壹個小村莊中。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屈原也老了。在屈原晚年時,楚國被秦國滅亡了,屈原很傷心,便來到汨羅江邊,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投江自殺。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裏仍許多粽子,以免江裏的魚把屈原的屍體給吃了。屈原升天以後,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為“江神”。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後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我邊吃著粽子,邊給大家講屈原的故事。這時,媽媽又問:“那屈原身上有什麽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的呢?”我冥思苦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姐姐則若有所思的說:“我們要學習屈原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忽然心頭壹亮,接著說:“還有堅持真理的精神。”

 大家紛紛說對。姥爺又說話了:“過端午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壹家人熱熱鬧鬧地吃粽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壹代壹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