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是甘肅東部的壹個地級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遊,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沖;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不說太多,直接回答妳的問題:
1,在商、西周時期,平涼這片土地屬義渠戎(壹個古老的遊牧民族),無固定地名。
2,在戰國時期,由秦昭王納入秦國版圖,正式屬於秦國,為秦國本部(和後來新征服的土地不同),當時稱為秦國“北地郡”;
3,秦朝至漢朝前期,仍稱”北地郡”;
4,在漢朝漢武帝時期,改為“安定郡”;
5,漢末至三國初期(當時平涼屬三國中的曹魏,而天水為曹魏與蜀漢交界,多半時期屬於蜀漢),仍稱“安定郡”;
6,三國時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
7,直至西晉,仍稱“安定郡”,但分兩縣,西稱“都盧”,東稱“朝那”;
8,然後到十六國時期(東晉只是偏居於南方的小王朝,不能和曾壹統三國的西晉相比),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其中建都長安的前秦最為強大,曾統壹大片北方,與南方的東晉對峙),前秦永興二年(公元三五八年)前秦皇帝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都城為今甘肅武威)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從此“平涼”二字登上歷史舞臺。
總結:“平涼”壹詞最早出現於東晉十六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