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傳記片拍出新意是有點難度的——最大的難度自然是來自塑造傳記人物本身,雖然允許適當的虛構,但整個劇情設置還是必須契合所表現人物的真實人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既要大膽,更要謹慎。香港電影《阮玲玉》另辟蹊徑,從另外的角度進行了壹番精彩的創新。
片頭與片尾:“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誌”
將片頭與片尾和在壹起討論,除了考慮其完整性外,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仔細分析之後,會發現在片頭與片尾的處理上,導演有壹定的考慮。片頭張曼玉與導演討論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麗的25歲時離開了我們。結尾以阮玲玉的遺照作結,首尾呼應,仿佛就是阮玲玉的壹生。
片頭做得很簡單質樸,可是仍然難掩其精致。以壹組老照片起首——老照片帶給觀者最直接的是白雲蒼狗世事變遷的滄桑之感。導演關錦鵬的聲音入畫,這裏巧妙地將他給張曼玉說戲的片場紀實變成了最簡潔最凝練的旁白。這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時期所拍電影的劇照,完全的紀錄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紀實風格——換句話說,它給觀者壹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得從最開始大家就認定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實的。
我想,使用劇照還有另外壹個目的。觀者都是通過銀幕認識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電影的代名詞。這些劇照將時間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最美麗最美好的時光。佳人已逝,真實鮮活的阮玲玉已難覓芳蹤,然而她塑造的這些人物卻仍然活在觀者的心中,久久難以忘懷。
有意思的是,片頭中特意將阮玲玉前後兩個時期拍攝的電影劇照分開展示,突出壹種對比的作用。前期從造型上來看,都是壹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導演的話來說就是“花瓶”角色;而在後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顯豐富了起來:高貴的、底層的、憂愁的、苦難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加入聯華公司確實改變了阮玲玉的壹生,她在表演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成就也越來越高,成了真正的“默片女王”;但與此同時,她的人生軌跡也漸漸偏離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張曼玉素顏出現在片頭中,導演問她想不想像阮玲玉壹樣經過半個世紀還被人們記在心裏。張曼玉將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對比,說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輝最輝煌的時候離去現在已經是壹個神話了。——正因為扮演者是張曼玉,正因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會出現這樣壹個別致的片頭:這是兩個極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壹直被當做是花瓶,而當時的張曼玉正頂著“花瓶”的頭銜;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離開明星轉入聯華,而當時的張曼玉因為出演這部戲飽受公司和輿論的質疑;阮玲玉生前被兩個男人玩弄最終選擇自殺,而當時的張曼玉被男友公開情書,身心俱疲。
這樣壹個不同於以往的片頭是不是也是壹種對話呢,是阮玲玉和張曼玉之間跨越時空的深層對話,是導演為這兩個如此美好卻充滿悲傷的女子特意創造的壹次對話。最明顯的地方莫過於當導演說起阮玲玉曾被評論為“花瓶”時,張曼玉立刻接道“那不是很像我”。那壹刻,她臉上壹閃而過的是同病相憐和尷尬自嘲。
阮玲玉最終還是死了。在她最輝煌的時候。她再壹次選擇了自殺。其實安眠藥並沒有要了她的命,是幾次轉院耽誤了治療時機。對此,影片並沒有加以贅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麗的時刻。這個悲惋絕望的女子在臨死前還是不甘心,還是要問壹句:“妳有沒有愛過我?”
結尾的處理很意識流。葬禮其實是從聯華的歡送事件晚會就開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壹個跟她有過合作的導演,他們是她在藝術上最好的朋友。而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禮上最悲痛的人群之壹。他們在藝術上可以與她相伴,然而終究沒辦法拯救她多舛的命運。
這個晚會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晚會上的人在當年卻並不都是壹壹到場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劇組人員、觀眾在內的所有人都希望是這樣的壹種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見到了所有她深愛的朋友。那個晚上的阮玲玉確實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歡的旗袍,在晚會上與眾人壹壹親吻。沒有人料到這個女子竟是在與大家告別!
她的葬禮的呈現,是現實與戲劇情境真正地交融的壹個片段。壹邊是吳永剛導演垂頭悲痛,我們卻聽到了關錦鵬導演喊:“卡”;壹邊是費穆導演說著自己對阮玲玉的看法,旁邊的工作人員卻在幫張曼玉補妝。事實上,聯華曾將阮玲玉的葬禮拍攝成像,被譽為是最美麗的葬禮。也許導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這樣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來了。
特別的多角度敘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敘事是多重的,並不再是單壹的敘事角度。我們所接觸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當時事件參與者(如黎莉莉、陳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資料撰寫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導演(關錦鵬)眼中的阮玲玉,還有演員(張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們從不同的側面就不同的事情講述他們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實與否已經不再是重點,我們從他們的話語中看到的是壹個豐滿完整的阮玲玉。
半個多世紀以來,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視劇作品莫不是將視角對準了她和張達明、唐季珊之間的情感糾葛——《阮玲玉》自然也壹樣,但又不壹樣。情感糾葛固然是重點,但影片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去評判仲裁他們之間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盡可能地還原當時的真實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間還沒來得及開花結果的愛情。
無論阮玲玉在銀幕上再怎麽風光,她畢竟是個女子,也渴望愛情,渴望被人愛。張達明是她的初戀,也是傷她最深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情始終沒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張達明從物質到精神通通依賴阮玲玉,不僅如此,他屢次三番地傷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堅強的人也會累的,也會想要擺脫的;唐季珊適時地出現了。我們必須承認,這個時候,不管出現的是誰,阮玲玉都會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顧了,她太想擺脫張達明了。
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阮玲玉作為“默片女王”的地位。這是敘事的壹大重點,也是創新的壹大亮點。其中重點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幾乎涵蓋了阮玲玉銀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對於這九部影片的展現有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壹部戲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閑花》,為了拍好母親咬破手指餵血給小寶寶喝,阮玲玉在壹個風雪夜躺在雪地裏感受劇情;《城市之夜》,劇情與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經歷極為相似,阮玲玉壹度很難突破,但最終她還是毫無保留地獻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極為認真,加之本來就心事重重,以至於入戲太深痛哭不止……
而與此同時,阮玲玉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在發生很大的轉變。她演慣了舊社會的女性,上流社會的,底層社會的,高尚的,風塵的,這些角色對她來說易如反掌。正因為這個原因,當蔔萬蒼導演在籌劃拍攝《三個摩登女性》的時候,他沒有貿然啟用阮玲玉。但是這壹次,阮玲玉主動出擊了:她要求飾演女工周淑真。《三個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擴寬了戲路。
阮玲玉在聯華期間,幾乎與聯華的每壹位導演都有過合作,並且還不止壹次。她壹直以為是聯華及各位導演成就了她;其實,是她成就了這些年輕人,她讓他們構想中的人物成為現實,讓他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所以,他們是摯交。
自片頭至片尾,始終有壹條線將所有的情節牢牢地“捆綁”在壹起,這就是影片的主題曲《葬心》:
“蝴蝶兒飛去 心亦不在 / 淒清長夜誰來 拭淚滿腮 / 是貪點兒依賴 貪壹點兒愛 / 舊緣該了難了 換滿心哀 / 怎受的住 這頭猜 那邊怪 / 人言匯成愁海 辛酸難捱 / 天給的苦 給的災 都不怪 / 千不該 萬不該 芳華怕孤單 / 林花兒謝了 連心也埋 / 他日春燕歸來 身何在”(作詞:姚若龍 作曲:小蟲 演唱:黃鶯鶯)
這幾乎就是阮玲玉壹生的寫照。尤其是“貪點兒依賴,貪壹點兒愛”這句,不正是阮玲玉悲劇命運的導火線之壹嗎!這支小曲從片頭就開始了,隱隱約約,如泣如訴——阮玲玉的悲劇命運自壹開始便是註定了的。
其他:漫談演員表演與影片細節刻畫
影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現實與戲劇情境之間穿梭,時空變換頻繁。這壹點從片頭貫穿片尾。這麽做的好處主要有兩點:首先,現實時空主要包括片場紀實和對有關人士的采訪。在壹個事件結束後出現現實時空,壹般是對之前發生的事件的壹種歸納或是創作人員的看法,有利於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其次,這正是體現導演獨具匠心之處。當素顏的演職人員出現在畫面裏,觀者會突然從剛剛的戲中抽離出來。導演也許正是不想讓大家入戲太深,所以抱著壹種“遊戲人生”的姿態,並不深入,但絕不淺薄。
在細節處理方面,影片做得很細致也很特別。舉例來說。
蔡楚生與阮玲玉正式認識是在聯華公司的樓梯上,那個時候阮玲玉正在跟唐季珊商量張達明的事。蔡楚生就這麽出現了,他們之間也開始有了交集。接著蔡楚生從樓上離開了,唐季珊從樓下離開了,站在中間的阮玲玉居然徘徊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往哪兒走。多麽巧妙的隱喻,阮玲玉如果不是因為對前途充滿了迷茫困惑,也許就不會自殺了。
記得阮玲玉在聯華晚會上所講的那段話嗎:
“我們今天要慶祝三八婦女節,到底是要慶祝什麽呢?就是要慶祝我們女人從五千年的男人歷史中站起來!”
這段話,阮玲玉是永遠不會在公***場合說出口的。她自始至終也沒有從男人的歷史中站起來。盡管影片對此描繪的很含蓄,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張達明對她的瘋狂剝奪,唐季珊對她的玩弄與無情,以及蔡楚生的軟弱。
那個時候的人們所關註的已經不再是她的作品和演技了,她的私生活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面對這些謠言,阮玲玉是孤獨的,她沒有依靠。所以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她始終是不願正面面對。也就更不可能去學校做演講了。矛盾的是,她希望自己這樣,她希望自己更加勇敢壹點去說出真相,不再被誤解——可惜,壹切都晚了。
這時候的阮玲玉已經決意要自殺了,那麽這段話是不是別有壹番深意呢?說著這句話的阮玲玉最終卻是因為不堪忍受她所愛的男人帶給她的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關於阮玲玉自殺的原因,說法很多,主要還是因為對於阮玲玉的遺書的真偽之辯。影片中涉及到的遺書大概是真假兩個版本的壹種融合。同樣是作為旁白,然而又區別於傳統的表達書信內容的方式,影片中的阮玲玉只是反復念叨著那幾段寫給唐季珊和張達明的話語,又壹次次地說著“人言可畏”,淒涼至極。
還有壹個細節值得壹提,影片裏使用了多種方言,上海話、粵語、普通話,反倒形成了壹種別具壹格的“海派”風格。
下面說說演員。最值得壹說的還是張曼玉。
張曼玉憑借這部戲大獎得遍,她塑造的阮玲玉形象深入人心。細說起來,張曼玉與阮玲玉究竟有多像,外型上很難說,即便是張曼玉刻意畫三四十年代的妝容,仍然看不出阮氏特有的“瞇瞇眼”的風情萬種——阮玲玉算不上絕世佳人,但她自有壹種風情無人能敵;張曼玉很漂亮很有氣質,她也是壹個可塑性非常強的演員。這部戲因為有了張曼玉而真正達到了“人戲不分”的境界。“不瘋魔,不成活”,當這個女子躺在病床上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時,妳還能分得清她到底是阮玲玉還是張曼玉嗎?
雖然說起來是為阮玲玉拍傳記片,但在我看來,這就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奇女子跨越時間局限而進行的壹次聯袂演出,也是兩個時代的壹次碰撞和對話。意蘊雋永,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