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熱鬧的街頭,每每路過賣爆米花的攤子,總會回頭看壹眼那壹朵朵散發濃香的爆米花。此時,童年時代的爆米花,便會帶著壹縷縷甜香,由遠而近地縈繞在我的腦海與鼻翼……
若問兒時最喜歡吃什麽,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爆米花。雖稱“爆米花”,其實爆的不光有大米,黃、白玉米,還有曬幹的蠶豆與切成小片的年糕等,各有各的香氣與滋味,是當時的我們最解饞的零食了。小夥伴們出去玩耍時,常會裝壹些爆米花在口袋裏,見了面先互相分享,吃完後舔舔嘴,再在壹起各種玩鬧。
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物質比較匱乏,除了簡單的壹日三餐,很少買其他食物。當時不僅食品店稀疏,食品的花樣與種類也很少。人們經濟不寬裕,手頭拮據,也不舍得花這個錢。而爆米花需要的幹糧壹般村民的家裏都有,只需付壹毛錢的加工費,再帶上幾粒糖精就行了。於是,村頭街尾壹旦出現了爆爆米花的師傅,便會受到“追捧”,大人小孩見了都會不約而同地趕過去,唯恐落後。
爆爆米花的師傅往往有壹張被煤煙薰得黑黑的臉,推著圓鼓鼓、黑不溜秋的“炸彈”似的烤爐,後面拖著皺巴巴的棉布袋,擇壹空地停下,大聲吆喝幾下“爆爆米花嘍”……不用等多久,這裏便喧鬧成壹片了。來的人多了,大家自然而然地按先後排隊等候。
記憶中,我不知為此排了多少次隊伍。有時人多到幾十個,隊伍會很長,等了差不多半天才能輪到自己。每每聽到米花爆出的那壹聲巨響,急切的心好像要跳出胸膛似的。還有那隨之飄散出來的誘人香味,總會讓久等的我,壹個勁地咽下垂誕的口水。
淳樸厚道的鄉親會將自己剛爆好的米花,分給等候的熟人或鄰裏嘗嘗。若能壹邊細細地品嘗,壹邊與旁邊的小夥伴說說笑笑,這樣的等待,倒也悠閑與開心。
終於輪到自己了,興奮的勁兒就甭提了。看到後面還排著長長的隊伍,心底還會升起壹絲竊喜。
於是,兩眼直直地盯著爆米花的師傅,眼珠子隨著他不停搖動的烤爐而轉動……大約過了七、八分鐘,烤爐裏的米粒熟了。原先坐著的師傅站起身,彎下腰,把烤爐的口對著布袋子,用力往下壹按,只聽“嘭”的壹聲重響,爆開的米花壹下子全滾到了布袋裏。
聞著壹股濃濃的新鮮的香味,此時此刻的自己,也像爆開的米花壹樣心花怒放。品嘗與分享時,自然有絲絲脆脆的香甜留在了唇齒間、心窩裏……
歲月匆匆,壹晃很多年過去了。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各種精美的食品擺滿了大小超市的貨架,任人選購。爆米花成了壹種很普通的零食,只是多了些添加劑,似乎比以前的更可口香甜。偶爾嘗之,卻體會不到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如今,童年已離我很遙遠了,那份記憶卻依然清晰而生動。那壹朵朵爆米花飄香的歲月,成了我們壹代人香甜而悠久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