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冬,關羽敗走麥城,後於臨沮被吳軍所擒,次年春慘遭殺害。《三國誌》記載: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壹代名將關羽就此隕落,不過也由此開啟了他的“神話人生”。關羽死後,民間盛傳著這樣壹句話:“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在山西”,這是怎麽壹回事呢?這就得說說孫權與曹操之間的政治博弈了。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
昔日關羽北伐襄樊勢如破竹,然由於孫吳的插足導致最終功敗垂成,不但丟了荊州三郡更丟了自己的性命。時孫權斬關羽首級送與曹操,然曹操拿到關羽首級後的做法卻大出孫權所料,曹操命人刻沈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將關羽之首厚葬於洛陽城南,這便是所謂的“頭枕洛陽”。見曹操如此行事,時孫權也不得不效仿,故將關羽身軀以侯禮葬於湖北當陽,是為“身臥當陽”。那麽吳魏兩家究竟為何都選擇了厚葬關羽呢?
壹直以來許多朋友認為將關羽首級送與曹操是孫權甩鍋的壹種手段,想將蜀漢對東吳的仇恨引向曹魏,而曹操厚葬關羽之首是因為識破了孫權的計謀,而孫權效仿厚葬則是為了減輕蜀漢對自己的仇視。這個說法確有可取之處,然對於孫權送關羽首級與曹操的意圖我倒是不太認同,荊州是孫吳奪的,關羽是孫吳殺的,將關羽首級獻給曹操就能轉移蜀漢對孫吳的仇恨?難道真把劉備當傻子不成?
那麽孫權的真正意圖是什麽呢?個人認為這是孫權在向曹操表達自己的誠意,希望借關羽之首來向曹操表達自己與劉備徹底決裂,而望與曹操結盟壹同伐蜀平分蜀地。《三國誌·周泰傳》記載過這樣壹段話:
“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拜泰漢中太守。”
昔日孫權攻破關羽後便有進取西川之心,更拜愛將周泰為漢中太守,可見孫權之誌。然伐蜀非憑東吳壹己之力可成,故需聯曹伐蜀。而曹操為什麽不答應呢?其實也很好理解,先前曹操在漢中敗於劉備,後關羽又北伐襄樊壹路勢如破竹,曹魏可謂是元氣大傷,而在魏蜀相爭之際,東吳卻是坐收漁翁之利,不但沒有戰禍,反倒輕易拿下了蜀漢的荊州三郡,若曹操答應孫權壹同伐蜀,即使蜀國真的滅了,恐怕更多是成全了孫權,倒不如自己也做回漁翁,看吳蜀相鬥豈不更好?故曹操厚葬關羽,時孫權無奈也只得厚葬關羽以求緩和吳蜀關系,只不過夷陵之戰終究還是爆發了。
魂歸故裏
關羽既非河南洛陽人也非湖北當陽人,乃是河東解良(現今山西運城)人,雖身首葬於異地他鄉,然陰魂終回故裏,是為“魂歸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