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行甲說禪:凈土東來,慧遠大師佛說三昧

行甲說禪:凈土東來,慧遠大師佛說三昧

說起中國的凈土宗,壹般愛好佛學的都知道有印光法師,而凈土宗教發揚光大的就是二祖唐代善導大師,在往前看還有慧遠大師,在往前尋就是東漢時代月氏國的支婁迦讖大法師所著壹本佛經《般舟三昧》,這本經書後世稱為《佛立三昧》,最原始的叫法是《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這個叫法其實是引用我《周易》傳說而來,所謂十方:上天、下地、東、西、南、北、生門、死位、過去、未來。十方相當於包含時間、空間,讀了這本經書,佛陀就出現在眼前,,按照這個辦法必然可以識得佛法,再來看看三昧是指什麽呢?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之壹,三昧: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這壹法若能修成,眼見佛立在前,佛身高廣、遍滿虛空。天臺家有四種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修這壹法要九十日,在九十日之中常行;禮佛是可以,但不能坐也不能睡,還是以常行為主,所以叫常行三昧。而凈土三昧就是指人要常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得到這三昧。

根據凈土宗派的說法,凈土宗有十五個大師:慧遠、曇鸞、道綽、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蓮池、藕益、截流、省庵、徹悟及印光大師,也有人認為慧遠、曇鸞不算,他們只是把佛經帶進來,自己修佛雖然尊崇念佛,但是沒有成立自己的宗派,這個我們我們需要講解下,由於在隋唐以前,很多大師翻譯佛經,找到了佛法,然後根據佛經中的某壹個法門,自行修習,這樣比較雜亂,沒有壹個統壹的標準,到了善導大師那裏論證了很多凈土觀點,持佛念佛的好處才把自己的凈土宗確立起來,由於師承道綽,那就把師傅立為第壹代,自己就是第二代,但是自己的師傅又是從哪裏習得此法,後來就追述到慧遠這裏來,所以後世也有認為慧遠大師是第壹祖。

慧遠大師,根據《高僧傳》記載: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婁煩人也。弱而好書圭璋秀發。年十三隨舅令狐氏遊學許洛;二十壹歲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聽道安講《般若經》(前文說過安世高的禪定法門,道安也翻譯此經)壹下子頓悟了法門,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大師又說妄語了!)。為道安的上座弟子,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前文說了道安大師時代背景,前秦當時打到襄樊,道安讓眾弟子尋覓他處傳播佛法,慧遠本來打算去廣州,結果走到了江西廬山那兒,發現風景優美,然後在哪裏建了壹座寺廟,叫做東林寺,由於聲名遠播,當時的很多名人雅士都跑過來,和大師交流,由於慧遠待的寺廟太小,當地刺史桓伊給他投資重新擴建了這個東林寺,也就是後來凈土宗的發源地之壹。

當時的名仕謝靈運,欽服慧遠,替他在東林寺中開東西兩池,遍種白蓮,慧遠所創之社,逐稱“白蓮社”,因此,後來凈土宗又稱“蓮宗”。這裏講講為何佛家都愛好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陶淵明當時和他關系很好,估計受到影響作《飲酒》),這個是壹部分原因,還有壹點就是佛家談因果,在認知裏面蓮花是開花便結果,兩者同時而出。為何叫“白蓮社”這裏還有壹點因緣,他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就像黑幫拉幫結派,拜把子的兄弟。在慧遠以前歷代和尚要行帝王跪拜之理,而作為儒家推崇的跪拜禮節從夏朝都已經開始,到了周公、孔子那裏就成為了儒家經典,後世之人無不行之,老和尚為這個事情寫了壹本《沙門不敬王者論》,讓當時篡位的桓玄下詔書確立僧人不禮敬帝王的條制,自此便成為中國的規約。

再來說說凈土宗這壹宗門,在中國佛學上是唯壹壹個要求念佛的,關鍵妳要念的好,該法門以信願念佛為正行,凈業三福、五戒十善為輔助資糧。凈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凈土為歸,雖然當初慧遠的念佛和後世的念佛說法不同,但是,就當初的那套方法,使佛法教義簡單,普通民眾也能接受,故而,凈土宗在我們長盛不衰,《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和《念佛三昧經》等為凈土佛經,這個法門簡單來說就是增加大家的信仰,整天念佛,做壹天兩天還行,堅持壹年試試,讓妳終身念佛,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撐,我想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大眾是很難達到的,即使堅持了,也不壹定能見佛,但是我們最後還是要喊出壹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