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逝憶抒情散文

逝憶抒情散文

逝憶抒情散文1

 踏花過盡,終是窗裏窗外;繁華散盡,再多的點滴,也只是心靈深處的壹絲回憶。

 隨風搖曳的垂柳,像個鐘擺,往往復復,重復著前壹秒的輪回。時光的流逝,齒輪已日漸老去,鐘擺也失去了它的準性,有時候感覺像公交車壹樣始終重復著不變的路線。車水馬龍的塵世、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在自己的世界裏忙碌。活在別人的世界太久,最終還是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地,不管在世人眼中是幸福的天堂還是罪惡的煉獄,只要走過,就是唯美的天堂,有自己的輕喜悄悲,有自己的酸甜苦辣鹹,有自己沾濕衣襟的汗水……

 記憶的溪流淌過時光的長河。

 不可緊握的時光,沙漏般輕盈,緩緩的如同陽光,總在不經意間經歷了朝陽到夕陽的蛻變。歲月的長河,有太多的撲朔迷離,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還有那麽多的不知所措,習慣了宿舍、教室。卻忘記了風聲、雨聲,還有那靜得只能用來回憶的夜,錯落的燈光,會是那錯過的前生與來世。壹步,便是天堂,未踏出,亦是地平線,誰都知道幸福的國度會有種種的甜蜜,可這些東西早就丟到了腦後,已遠得遙不可及。

 記憶回旋在流逝的時光中,平靜的湖面掀不起壹陣微波。不想留戀太多如沙漏般的流金歲月。

 回首往昔,已往太多太美好的記憶造就了今日莫名的傷痛,不想去觸摸過去的點點與滴滴。

 席幕蓉說:“友誼像花香,還是淡壹點好,越淡才會越持久,越淡才會使人留戀。”真是這樣嗎?如若淡得變成遺忘,何來留戀?

 蹉跎在流逝的歲月中,有個人雖撥動了妳塵封的心,但只能守望,猛然間想起了韓誠烈,他造就了壹段純粹的愛情,而冰雪聰明的宋美齡則成就了這壹多情的漢子,這二人對愛情的純粹與純潔,便是對這份愛情最好的救贖。

 我知道了,我只能將某些東西定義為曾經,曾經的煽情已變成淡淡的壹絲回憶,時光讓我失去壹切,也讓我擁有壹切。原來圓圓的地球轉了壹周,那個地點人來人往,既熟悉又陌生。後來的後來,才發現,沒有妳,我壹個人依然過得很好;才發現,那些所謂的愁結,只不過是瞬間泛起的漣漪。

 相濡相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逝憶抒情散文2

 四月的春風附著零零落落的雨滴,直到淅淅瀝瀝的小雨飄起,記憶中的童真蕩漾,微風輕拂。歲月的流逝壹聲感慨又悄然無聲。

 又到了壹個傷心的季節,春天,真的好美,年輕,真的很好。白了頭,往往嘆息歲月不饒人。年輕時,卻又不懂得。

 無盡的歲月中我們只是其中的壹撇,百年之後便是消散,匆匆間,歲月無情的流轉,又有誰知道我們曾經來過。

 或說風,或說雨,卻從未談論過自己,歲月如歌,轉瞬就是悲傷,轉瞬就是迷茫。

 回味童年,總想與天並肩,總想成為英雄,總想讓別人尊重,或傻,或蠢,但那就是童真。改不了的是壹片真實。

 歲月啊!無情的帶走我們的真。讓我們去學會虛偽,學會欺騙。我有多羨慕那些孩子,可以無憂,無慮。而我呢?卻只有去埋藏自己,不讓任何人去發現自己。這才是真的蠢呢!可惜我回不到從前。

 孩時走過的鄉間小路充滿著難過,也充滿了快樂。會記得,那時和夥伴們的壹起哭,壹起笑。多麽今人回味,多麽珍貴。可惜我回不到從前。

 又回到了故鄉,看著夕陽,剩下的紅光晚霞,充滿了那時童年的心,還記得那時與某個女孩說,長大了,我帶妳去看日落,看遍全世界全部的地方的日落,可現在卻不知道別人過得怎麽樣。越回憶,越憂傷。真想,真想回去,可惜我回不到從前。

 夜晚的星空格外的美,只是壹個人守著故鄉的空落的破舊的屋子,難免有些孤寂。回憶那時,壹把老人椅,壹把蒲扇,還有年輕的父親,坐在椅上,搖著蒲扇,在那庭院中望著星空,好不愜意,只是現在,白發已爬山雙鬢,真想,真想回去,可惜我回不到從前。

 光輝永遠都是光輝,目光永遠的有神,可是那從前,卻只是從前。幻想著去如電視裏壹般,打遍江山,現在發現,只是淒涼。

 啊啊啊!沒吃早飯,餓了,算了算,該吃午飯了吧!餓著也要寫下這篇文章。

逝憶抒情散文3

 四月初,淡淡的春風拂面而來,漫步在淡黃色的燈光下,看著旁邊不知名的野花,心裏有著絲絲的悵惘。壹步步走進人群,望著周圍雜沓的人們,聽著人們的喧鬧聲,心底卻湧出了壹股思念。曾經,我也曾與某人介入過這樣的環境,如今,卻只剩我壹人流走於這淩亂的場所。此時,身後傳來了壹連串銀鈴般的熟悉笑聲,回身望去,身後空無壹人,原來壹切不過是在我的遐想中。

 花落花開,往昔的似水流年,於輾轉反側之間,仿佛壹切就在眼前。春意寒風,醉憶伊人,若,人生只是初見,即使是獨自走在這紛亂的城市了,也將無壹絲惆悵。然而,若人生只是初見,不如不見。

 回首相望,風景不曾變過,變的只是時間,是妳我。

 那些已逝的故事,那些走過的路,經歷過的激情,將在流年中永恒的存在,也會在妳我心底慢慢地消逝。或許,遺忘與懷念都是壹樣的,都是那場叫做青春的歲月中青澀,單純,以及美好的回憶。

 有些事物,壹旦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到曾經的感覺。

 有些人們,壹旦失去了就只能成為人生中的過客。

 有些年華,壹旦走過了就只能回憶那逝去的流年。

 逝去的時光猶如流淌中的溪水,只會越流越遠。曾經青澀的情感,如今回憶起是那麽地美好,那麽地幸福,然而,即使只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將也慢慢的淡忘,直至消失。

 深夜,微涼的春風攜帶著淡淡的情愫,靜下心來仔細的聆聽,那清風,仿佛在傾訴著自己對春天的愛意。時光在指縫中流逝,再次回首,或許已是千百世地輪回了。

 回憶,就像壹杯不加糖的苦咖啡,首先感覺到的是苦澀,而後,淡淡的咖啡香,絲絲的甘甜才會到來,而我,正是在這苦澀過後的甘甜中沈醉著。

 悲傷依舊被吹奏著,街燈照亮了子夜的街角,想在夜半時分中書畫著妳的容顏,怎奈,不忍以此粗陋的畫技來刻畫妳的容顏,唯有將那神態埋於心底。

 或許,在未來的某壹天,妳我會再次相逢於風花雪月中,然而,即使再次相遇,我們也只會淡淡的打聲招呼,亦或是如陌生人般地檫肩而過。

 如今,我只能努力地留住記憶,靜候來年花開時,於天堂的另壹端回憶妳的容顏,然後將其刻畫在不巧的巖石上,等待下壹個輪回回到此處時,或許那壹世我也會想起今世刻在靈魂中的容顏。

 春風襲,回憶逝,千世輪回亦難忘,不巧紅顏在心中。

逝憶抒情散文4

 公司同事大喜,應邀到他鄉下參加婚禮。時值初冬,氣節小雪剛過,南粵的氣溫卻停留在秋季,非寒非熱且天高清朗,是那樣的愜意。

 車子在市區開了半個小時終於上了高速。離開市區,人壹下子變得輕松了起來。或許是視野開闊了,天變得更高,而心則漸寬;又或許是空氣清新了,原有的那些壓抑已隨風飄散。

 青山綠樹在後移,進入清遠地界已是下午四點來鐘。綠的樹、枯黃的小草、西下的太陽,正懶洋洋的走向山後的家。初冬的黃昏有點淒美。

 沿途田間的稻谷已收割完畢,遺下壹簇簇短短的稻桿頭,田野是那樣的空闊!

 風輕無語,金暉斜照,田野上是那樣的安靜、祥和。耕牛在悠然的吃著稻草;遺落在田間的稻谷,這裏成了雞群的樂土···

 田邊的村莊,屋頂上已飄起婁婁炊煙,有道是農閑日短晚飯早。乳白的炊煙,做飯的爐竈壹定是在燒稻桿草,我仿佛也聞到了燃燒稻桿草的香味、聽到了燃燒稻桿草劈劈啪啪的歡呼聲。也許,這是壹種幻覺,是兒時農村生活的記憶。

 夕陽下,此時對我而言,這些記憶離我是那樣的近、那樣的親切,如是記憶深處裏的那壹處世外桃源。

 在村子的東頭,有壹口藕塘,藕塘裏東歪西倒的殘枝枯葉,在黃昏裏顯得淒涼。殘缺的美更能令人感慨心動!

 雖然現在藕塘壹片敗落,但我能想象在盛夏時它的繁榮···婀娜的蓮姿應風起舞,醉人的花香沁心入肺,還有那含苞待放的花蕾尖尖上的蜻蜓,隨風搖曳於碧波之巔,流連忘返···

 很快,此處風景已被汽車遠遠拋在後面,消失於視線。接踵而來的是壹股莫名的失落。

 人生之旅也是如斯吧,歲月匆匆,經歷很多,有喜悅、有悲傷,有憧憬、有失落,最後能留在記憶裏的只有曾經的壹些傷痛與壹些甜蜜,其余都會隨歲月河流飄遠、淡忘!

逝憶抒情散文5

 時光清淺,那些過往的碎片終究散落在歲月的流年裏,寫滿了壹段段痛與溫暖並存的片段,記憶卻似模糊又那麽的清晰。

 ——題記

 總是靜不下心來寫壹篇完整的文字,今夜拿起筆來卻很茫然,無從下筆。腦海壹片空白,沒有任何文字與詞匯,剛掠過的題目卻無法勾起書寫的欲望,只好將所有的心境撚捏成線,又不知如何編織如何梳理。

 夜靜漫長,燈被調得很暗,但不想把那最後的壹絲光亮關掉,壹束微光,會讓自己感覺到溫暖,透過暖紅色的光線感覺到空氣在凝集。此刻指尖會遊走於鍵盤,於是開始腦海中會刻畫出許多優美的畫面,當所有的心思與境遇開始貫穿於指尖的時候,才知道有時候大腦會比指尖慢了半拍。那啪啪的節奏,仿佛是生命的軌跡,在空間無限延伸。在這寒冷的午夜,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麽沈寂與幽怨,茫茫人海,有很多與我們擦肩而過;悠悠世事,有很多已成過眼雲煙。回頭望去,卻無法尋找到最初的路徑,寒霜冰凍了所有的色彩。景致下不同的場景,不停地轉換著,很多時候,太多的風景,與我失之交臂,那淡淡的色彩總會不經意間在腦海中悄然劃過。而時間總是如沙子從指縫間流走,那絲絲縷縷的纏綿記憶。這壹幕幕情景,總會瞬間觸動我的心弦,撚成段段詩詞,竟也是壹種溫暖的情愫,歲月總會帶走太多的美好。

 打開記憶,生活中那些快樂的往事,以及那些不敢觸及的傷痛,都會在寂寞中撲面而來那流年蹉跎,多少往事,消瘦在無法喚醒的回憶中,叫人魂牽夢縈,尊前眉峰,皺紋越深,都隨著時光消逝而漸趨的憔悴,這種對景慨嘆的傷懷,時常凝結堆砌。那些所謂被遺忘的時光,那曾纏綿繞指的溫柔,這壹刻揮散在空中

 獨自徘徊在這紅塵的人生道路上,回顧過去,總有壹些記憶可以留下來,也有壹些會逝去的。步入不惑之年,感觸頗多,回憶與守望,掀開了夢的清晰。回眸流水的時光裏,總會留有太多的痕跡。時光輕塗著壹首無言的詩,那記憶的門楣,總會在不經意間被輕輕塗抹在信箋上,那些匆然的過往總會隨夜的清幽悄悄叩響記憶的閘門。

 多想能醞釀壹種氛圍,擯除雜念,在晨露微醺的清晨,捧壹本書,在種滿鮮花的院子裏,靜靜地讀。有小鳥的鳴叫聲在耳邊配樂。霧色染窗,柔思滿懷。那些生命中的過往,如壹朵菊花,在寒露的浸染下,散發著清新的芬芳,輕輕掠過指尖,潤澤著思緒,壹切美麗的過往瞬間凝固成畫,那深深淺淺的記憶,隨枯葉地滑落飄然而至。

 我多想擯除雜念,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寫些文字孤芳自賞。在月光淺淺的夜晚,靜坐屏前,把每天悲喜交加的日子,串成壹篇篇文字。記錄壹段段心路歷程。我更希望在這幽靜的冬夜,品壹杯香茗,聽壹首曲,指尖微動,記錄下多少逝去年華,壹個人漫無目的的遊蕩,各色文字與優美的旋律,裝點著整個心情,心思如小溪般緩緩前行,柔淺而富有激情。最令人難以釋懷的是那些已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有白雲與藍天的不離不棄,有綠葉對根的情意,有天與地保持著距離的默默關註、靜靜守護正是這些生命中的亮點,才會繾綣著流年。今夜雖有些寒冷,竟也如此的溫馨。此時才會讓自己覺得真實,沒有壹絲的虛偽與做作。

 時間隨日歷的逐漸變薄而輕輕劃過,或許只有在人生的道路上經歷過蛻變,才能更深刻地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往事不眠,聆聽那被歲月荒蕪的記憶往事,還有曾經的美好年華,將笑臉給了歲月,給了自然,給了無奈,早己把自己沈澱在生活裏去了。隨著易老的年華,落筆無實,滿目蒼茫。那些深沈的回憶,如流螢劃破夜色壹般,終歸還是壹去不復返。歲月帶走的不僅僅是所有的曾經,很多東西被冰凍成永恒的定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當喧囂散盡,繁華已逝,心底深處的莫名悵然飄忽而至。很多時候想,無論是快樂還是幸福,那只是自己的壹種心境,又有誰能知道誰心底的落寂。

 人生就是在行走中,壹半傷心,壹半領悟。有壹句話遊走在心間,想說時發現為時已晚。兜兜轉轉,充實,遺憾。翻閱著時間留下的日記,那壹分壹秒的流逝,或許人生就是在這壹分壹秒中走過,從生到死,從默默無聞到驚濤駭浪,從滿世的繁華到悄然的落幕。如果說人生真的如壹場夢,壹首歌,壹段曲,那是不是我們真的可以學會從容與淡然。如果說生命是壹場旅程,那時間壹定是陪妳旅行的智者,無論是壹帆風順還是壹路挫折都會讓自己從中得到經驗與教訓,從最初的沖動到冷靜與平和,從開始的夢想到最後的現實。

 殘酷的現實在歲月中不停地輾轉,在生命裏不斷地和積累。如水的歲月漫過光陰的痕跡,那些遠處的曾經淺淡的素箋填滿所有的過往,流動著壹種暖暖的記憶。與時間行走,我們都是歲月的旅客,用眼睛深望著風景,用心記取著飄零的沈香。徘徊在光陰的渡口,追憶著那些曾經美麗的時光。隨詩行遊走於內心深處的小巷,那淡淡的思,淺淺的傷,與靈魂糾纏,分享著所有快樂的時光逝去的歲月,不管往事是歡顏或心碎著落幕,我都不會怨恨。時光中的壹段過往,難敵壹段光陰的流逝。生命的長河裏,歡喜著,多愁著都是述說著生活,淡看歲月過往,將過往中的美好聚在紅塵中,溫暖著我未來的歲月。即便是我能淡看世俗,過往指尖描摹快樂,但也無法掩蓋歲月的年輪與時光的滄桑斷章。那不容細細翻閱的片段與笑對歲月如煙的往事,隨著時光的年輪悄然流逝。

 站在時光的路口,希望有所領悟。回首曾經的歲月,幾多滄海桑田。那些遠去的記憶逐漸模,那種感覺竟是如此的溫暖,留下太多的.美好。隨著時光的推移,開始喜歡用文字書寫內心深處的那份愛與安暖,喜歡用指尖記錄下內心深處的那份感恩與祝福。喜歡用心靈與文字與朋友交流,閉上眼睛細細回味每壹刻的美好,即使偶有殘缺或遺憾,是不是那也是對人生的壹種體驗?那柔淺的色彩,犀利的筆觸在這樣的壹個冬夜裏相遇。歲月輪回,是千古不變的永恒。壹襲婉嘆透過門的縫隙,飄上我的指尖,那回眸的清淺,鎖不住飄至的記憶。那薄如羽翼的記憶,隨歲月的流逝,被自己輕嵌時光的畫冊,斑痕累累,滲透出壹筆壹畫的功力,壹季的流年,書寫下落寂的感傷。歲月如沙,指間過往,時間把所有的停留,都讓我們在經歷中讀懂,壹去不復返的時光,在流年日深的回憶中,在歲月的風景裏,那壹段又壹段的記憶,被指尖輕輕展開。靜靜回望,那些溫暖墨香嵌入時光的畫卷,卻是記憶中成為最美好的回憶。

逝憶抒情散文6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飛躍發展,兒時初見的故鄉“原始”鄉情偶或被大多人漸漸淡忘,有些幾乎沒了歷史的印痕。前些時日,我有機會到了湖南資興市五嶺農耕文明博物館,在那裏我看到了久違不見的兒時印象,潛藏的的鄉愁記憶忽然被喚醒,強意識裏我很想寫點什麽,擬為後人記下些故鄉鄉事、鄉情、鄉愁的歷史碎片紀錄,留住漸漸逝去的鄉愁記憶……讓年輕人悟歷史,學感恩;讓年長者憶歲月,釋鄉愁。

 人常說,故土難離。離開故鄉幾十年後,我愈來愈感到鄉情難以割舍。故鄉地處湘南,位居美麗的江南魚米之鄉。這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這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農民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漸行漸遠,人們,也在不經意之間不再去拾漸漸逝去的鄉愁記憶。

 有壹種心情只屬於遊子,沒有離開的人不會明白,等待重逢的時間有多久,對故鄉的期待就有多深。

 然而,遷徙卻如同無法阻擋的歷史洪流,正粗線條地推移全球億萬人口從鄉村走向城市。又是壹年“回鄉季”,遊子對鄉情的回望、對歸宿的疑惑,都是在對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身的審視。

 近鄉情更怯,怯的不僅是物變,更是人非。壹位媒體工作者描繪著新的農村:打麻將的多了,種地的少了,文化出現斷層,精神信仰丟失,“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的傳統被拋棄……

 印象中的故鄉鄉情是濃濃的,雖然記憶不是很全面,但有些經過了歷史的鐫刻就很真切。

 “近40年來,好些鄉事、鄉情已漸漸從農村消失了,再不註意記錄並保存,我們的後人會看不到這些東西的。”三叔公曾對我說。

 岌岌可危,我心痛啊,有些歷史的真跡!是啊,我今天竟然是那麽強意識感到,我們不能讓後人看不見這些……

 我先說說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壹些農事。

 我小時候看到過人拉犁犁田,盡管是偶見,卻是實實在在見證過。拉犁,不是有牛嗎?也許有人會說。殊不知當時歷史條件有限。說到這,我頭腦裏馬上浮現出壹幅畫面,烈日當頭,壹名老農犁架背在身上,他只管出力拉犁。另壹頭犁架頂在第二個人肩上,他不但要出力,還要扶犁。扶犁的壹定要是老手,否則犁頭淺了效果不好,深了又拉不動。最重要的壹點是,兩人步伐必須壹致。兩人背著繩子頂著太陽在齊膝蓋深的水田裏拉犁整田,臉上的表情顯得很疲勞和冷漠……想想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的男兒,估摸部分人有這樣的經歷,也不會忘記這樣的經歷。

 我小時候還看到過打禾桶。打禾桶最好是壯勞力,有條件的話,每人配壹個“小勞力”撿禾,負責遞送。打禾人兩手摟稻禾,揚至肩頭,向下朝桶板用力摔打,摜壹下,抖動壹下,稻粒便落進桶裏,妳起我落,嘭嘭作響,漸漸地,禾桶角壘起幾個小谷堆,待桶裏落滿黃沈沈的稻粒,挑稻人立即畚起,擔到曬場。打禾人這才休息片刻,掏出幹癟的卷煙吸起來。這樣的場景我看得很少,後來腳踩打稻機、電動打稻機漸漸發展並取代了打禾桶。

 我小時候還看到過打碓臼。碓臼的功用壹般是用來舂數量不大的糙米、雜糧、米粉和面粉,還兼帶著打糍粑。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碓臼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我們那個年代美好的記憶,永不會消退。

 然後我說說我自己曾體會過的勞作經歷。

 對農村人而言,天下只有兩件最苦的事,壹是雙搶,壹是殺柴。相信能過得這兩關的農家孩子也就沒有挺不過的勞累了。

 首先說雙搶。每年最炎熱的七月中旬到月底,是南方最潮濕悶熱的搶收早稻,搶插晚稻季節。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在農村,雙搶是件大事。下至七八歲的孩子,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家,都要參與這項重要的農事。其場面揮汗如雨,熱火朝天,早出晚歸。

 集體化時雙搶要半個多月,完成“雙搶”過“八壹”。分田到戶時壹戶人家從收完稻到插下秧,壹般是3到5天。這段時間,累是難免的,因為中間還有殺柴,守夜谷,放夜水,灌園水,挑家肥等等事必須要做。

 大集體的時候,對哨聲後未能及時出工的,早退的,未完成任務的是要扣工分的,那時,按工分配。雙搶時管得更嚴。農業學大寨,幹勁沖天,但也有出工不出力的。我是六十年代中期生的,因為後來外出讀書,生產隊定的最高底分是三分五。

 雙搶累歸累,但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看到田野的希望和聞到新鮮空氣及土地禾苗的香。這壹切都給所有的感官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

 如今夏天到來,又會勾起我對那時夏天的記憶:幾乎全都是雙搶往事和對勞作、土地、老家的懷念。我真羨慕現在農村人的悠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勞作強度大大降低。昔日刻骨銘心的雙搶之苦還像昨天的事,但已遠去。當年盛夏田野的蟬鳴鳥叫時勞作反成了幾分詩意風景的回味。

 然後說殺柴(就是上山砍柴)。

 小時候,故鄉沒有煤,更不說煤氣、燃氣了,有的只是稻草和茅柴。那時的農村,生活非常清苦,許多同我年紀差不多的孩子,有些甚至比我小很多的,都上山去殺過柴了。

 我們的村莊,沒有山,只有田野。所以到山裏去殺柴,需走平路約20多華裏,才到山的邊緣。而平地地區,人煙稠密,所以靠平地處的山上,根本沒柴可殺。要再從山澗小路進入山的腹地月6華裏以上,才有柴可殺。壹天來回至少要走30裏路以上,且三分之壹是山路,時間是很緊張的,中飯也需帶到山上去吃。記得有壹次,我與鄰家壹小哥去砍柴,到天黑了,還不見回家,結果家裏派人進山去尋找了。

 殺柴這樣的事我是經歷得少些,但刻骨銘心。特別是第壹次上山殺柴的事的記憶,陪伴著我的壹生。回想起來,當時整件事的過程、情景歷歷在目。

 印象中,我童年還有深刻記憶的是放牛(我們那稱作看牛)。小時候,我父親因是國家幹部,在外工作。在人家眼裏,我們做子女的是當時“仕屬戶”受照顧的,但農村童年的寂寞和苦惱成為我深深的記憶。為了少聽話,少受排擠,我從六歲起就開始給生產隊“看牛”,幫媽媽拿點工分。這壹“看”不要緊,壹直“看”到了14歲……這階段的記憶是深刻的,我壹***放過七頭牛,有的還有了深切的感情。我們那沒有山,沒有草原,田野中都是稻,放牛要牽著緊隨,否則牛“吃了禾”或“吃了田埂上的豆”會被罵的。特別難的是,我讀初中了,上課要趕到六、七華裏以外的地方,牛沒吃飽生產隊上的人是不準我去上學的……

 最後聊聊鄉愁記憶中難忘的鄉味。

 壹說嘗新。說起嘗新吃新大米,最難忘的是當年在農村地道的感覺。那時的人沒有油水,所以幾乎家家糧食不夠吃。雖然是稻米產區,但過了春天,就沒有米可吃了。好在政府有些返銷糧,能夠摻合自濟度命。那時的反銷糧數量不多,更多的是自種紅薯和其他什麽的。好多人饑腸轆轆,餓得壹個個面黃肌瘦,蔫頭耷腦的。所以人們就盼著收割新稻。盼啊盼,盼著田裏的稻子泛黃,盼著早點能吃頓新大米飯。

 那時新稻剛熟,生產隊都是先割點稻子打出來,給每人分個二三斤,改善改善夥食,秋後才能分糧。印象中,新稻米那是真香啊。做出來的大米飯是乳白色的,米粒上好像塗了油脂,都不沾飯碗。那飯壹開鍋滿屋就充滿了香氣,吃在嘴裏肉頭頭的,清香可口,什麽菜也不用就就能吃幾碗。大小夥子壹頓沒有壹斤米絕對不夠吃。吃完飯人的精神頭都不壹樣,腰也挺起來了,腳步也快了,幹起活來特別來勁。休息時小青年還能聚到壹起掰掰腕子摔摔跤。記得嘗新的時候,家裏條件好的還能買點肉,沒條件的用茄子就飯,其中用茄子把頭充當現在的雞腿那也是自覺美味極了。現在想想糧食是不缺了,大米也可以可勁吃。但再也吃不到那個味兒了。

 二說過年。“大人望蒔田,小孩盼過年”。過年了,濃濃的喜慶,敲窗而入。年後的心情如飄過臉頰的空氣,如輾過歷史的木輒,深深淺淺。

 小時候,過年是純純的期盼。可以美美地大飽美食;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把爸爸媽媽壓在床頭嶄新的壓歲錢打開數了又數;可以牽著爸媽的衣襟走訪親友,賺得滿滿的糖果和滿滿的贊譽;可以和姐姐、妹妹收集很多漂亮的玻璃糖紙折成各種模樣的花朵,串起來掛在床前做自己的壹簾幽夢;可以跟弟弟壹起玩放鞭炮……面對如此簡單實在的得到,過年的心情期待而歡喜。

 長大後,過年揉進了思念的味道,盡管是淡淡的,我還是會找個安靜的時刻,在日記裏記下自己壹點點小心情。抑或,獨自守在窗前,許下自己新壹年不大的願望。

 如今,過年成為壹種意義。過年是為了和父母團聚,釋放久違的思念;過年是為了向小輩們看看生活中的色彩,帶給他們喜悅;過年是為了壹次次尋回自己的歸屬感。於是又明白了,無論是什麽樣的心情,我們還是需要過年,需要壹年中有這樣特定的日子,能夠讓我們袒露出孩童壹般的快樂,表達積壓已久的情懷。過年,與其說是壹種節日,還不如說是心情的釋放,它藏在時間的某處,等著妳和它相遇。所以,無論人們怎麽評判它,我們還是需要過年!

 還有很多,如此的鄉味,那麽特別,有了深深體味,讓人永生難忘……

 席慕容說過:“故鄉的歌是壹只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壹種模糊的惆悵,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別離後,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從不老去。”社會發展,時事變遷,歷史終得遠去。割舍不下鄉情,可能留住漸漸逝去的鄉愁記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那麽多的鄉事、鄉情怎麽可能輕易忘卻?我期待,留住鄉愁,守住古樸是故鄉這片土地上的後人們在穿越了歷史的長河後,依然能秉承和堅守的壹種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