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泉州海蠣有哪幾種吃法泉州海蠣美食推薦

泉州海蠣有哪幾種吃法泉州海蠣美食推薦

泉州是福建南東沿海地區的壹個古老的城市,這裏是中國乃至遠東最古老的世界性貿易港口和貨運匯聚地,吸引了古來歷史上不同國家的商人,文化成分非常復雜,下面給大家分享泉州海蠣有哪幾種吃法推薦。

海蠣,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幾乎都有,從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再到南沙群島,海蠣在我國就有20多個品種。海蠣的美味眾所周知,不僅肉嫩味鮮,而且營養豐富,號稱“海洋中的牛奶”。

全世界各地更是遍布吃海蠣的人們,記得中學有篇課文《我的叔叔於勒》,其中就有描寫吃牡蠣的場景,牡蠣和海蠣同科,估計個頭比較大而已吧。

“壹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壹下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壹方小巧的手帕托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臟長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壹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裏。”

當時讀完這篇課文,顛覆了我以前對吃海蠣的所有看法,泉州灣盛產海蠣,吃海蠣是泉州人民的家常便飯,泉州人煎著吃、炸著吃、_著吃,變著花樣地吃,就沒有生吃過(我說的是八十年代,生蠔沒有引進的年代),而法國人民不但生吃,還是那麽優雅地吃,法國人民不但衣著優雅,連吃個牡蠣也優雅,但他們怎麽把牡蠣殼給丟海裏了?

壹、泉州人民的蚵殼厝

在泉州,有牡蠣殼蓋的房子,叫蚵殼厝。

蚵殼就是蠣殼,大的牡蠣殼,泉州沒有著這種大型的牡蠣,泉州產的蚵就是珍珠型的海蠣,俗語“珍珠海蠣”,小型的,味道很甜美的那種。

別看泉州灣不大,水域不同,我們居然有多種不同品種的海蠣,最常吃的壹種是晉江東石的海蠣,個頭稍大點,耳朵顏色較黑;另壹種就是住蚵殼厝的潯埔產的海蠣,潯埔蚵,個頭小,渾圓如珍珠,顏色偏黃。兩種海蠣都非常美味。

泉州海蠣的殼很小,不能起厝(就是蓋房子),而整個潯埔那壹片的蚵殼厝怎麽來的呢?

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東方第壹大港,隨著海上絲綢之路遠航討生活的泉州人很多,每次貿易遠航回來,都會在船艙底部放上大牡蠣殼壓艙。聰明的泉州人民發現壹個道理,“千年的磚,萬年的蚵”,蚵殼比磚耐用多了,於是拿來起厝,不但冬暖夏涼,還刀槍不入,防土匪防倭寇挺好。

如果妳走進潯埔村,遠遠望去,那壹排排的蚵殼厝,就如壹只只大魚,片片的蚵殼就是魚鱗,在太陽底下,耀眼生輝。

當法國人民優雅地把牡蠣殼扔進海裏的時候,古代的泉州人卻在遙遠的東非把它們運回了家,並建造了建築史上獨特的、很有歷史人文價值的蚵殼厝。

二、泉州人民的洛陽橋

泉州人民不但勤勞樸實,而且相當聰明,聰明不單單在蚵殼厝,我們來說說建橋。

泉州有座海內第壹橋,中國最早的跨海石橋,洛陽橋,建於北宋年間,1053年至1059年,至今已千年,是中國的四大名橋之壹。為什麽叫洛陽橋呢?它不在河南洛陽,而就在泉州。五代十國,王審知建立閩國,入閩的幾乎都是他從河南帶來的人民,洛陽、洛水居多,為了紀念先祖,當地的村落就叫洛陽,於是就有了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北宋泉州知府、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蔡襄主持興建,泉州流傳著很多建造洛陽橋的傳說,有海怪、有八仙、還有觀音菩薩,很有趣的,在此就不細說。

洛陽橋能成為海內第壹橋,有這麽幾個第壹,首創“筏型橋基”,首創“海蠣固基法”,首創“浮運法”,這些在橋梁建築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第壹。

洛陽橋經千年,橋墩依然穩固,離不了泉州人民的智慧,古代泉州的能工巧匠們發明了在橋墩的基石上養殖海蠣,使之膠結成牢固的中流砥柱,這也是世界上把生物學應用在橋梁工程中的先例,也就泉州獨壹份。

隨之而建造的安平橋、順濟橋、筍江橋,在我國也是響當當的名橋,它們也都是依仿洛陽橋的原理而造。

所以妳來泉州,我帶妳去吃美味的海蠣的時候,我壹定會先帶妳去品味潯埔的蚵殼厝,吹吹海風,嘗嘗海腥味,然後再到這幾大橋上去走走,俯視著大海的同時,妳會看到橋墩上密密麻麻的海蠣,組成壹只只將要遠航的大船,蔚為壯觀。

三、泉州人民吃海蠣的幾種方法

當然,我請妳來泉州吃海蠣,壹定要在冬春季,這時候的海蠣最為肥美鮮甜。

閩南話很有意思,泉州人說海蠣,有說牡蠣,但更經常說的則是:蚵和蠔。

泉州人在吃上同樣也是很有講究的,讓我先來說說幾道地方特色的菜,菜名就很文雅:桂花蟹肉

、珍珠蠔煎、通心河饅、油_紅尋、八珍芋泥、五香雞卷、糖醋荔肉、湯煮魚丸、清蒸鱸魚、快炒紅蝦、歸燉烏雞、八寶香飯、虎咬荽草、四果甜湯。

而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第壹道海蠣的吃法就是珍珠蠔煎,在泉州又名蠔仔煎。我知道海蠣煎在沿海各地有很多種不同的做法,臺灣的、潮汕的、漳州的、廈門的,都是說閩南話的地方,煎法有類似,但不盡相同。泉州的蠔仔煎,老泉州人,偏愛用潯埔蠔,因為個小,甜鮮,沒有土腥味。

把鮮蠔用鹽水洗凈,韭菜或蒜苗切壹厘米長短,壹起放入器皿中,拌入番薯粉,加上鹽、料酒、胡椒粉、五香粉,攪拌均勻,烈油鍋,把容器裏的食物放鍋中煎,翻炒,最後放入打好的鴨蛋,起鍋,撒上芫荽,就是壹道正宗的泉州珍珠蠔煎。

泉州人吃蠔仔煎,喜歡配酸白蘿蔔絲、蘸甜辣醬。

要煎好壹盤蠔仔煎不是那麽容易的,所掌握的各項材料的比例和火候非常重要,泉州的蠔仔煎用的番薯粉量比較少,所以要適當的翻炒,這個翻炒的過程要非常小心,不然就會弄破海蠣的肚皮,影響美觀也影響食欲。

蠔仔煎是泉州人過年過節必備的桌上佳肴,而在泉州還有壹道菜叫蠔仔炸,也非常好吃,材料和蠔仔煎有點類似,也是海蠣和蒜苗,蒜苗切細,番薯粉的量較多,加上雞蛋和花生米,壹起攪勻了,壹匙壹匙地放鍋中炸,味道不但鮮美還香酥。在我們家,蠔仔炸壹般是先祭祀給祖宗的,然後我們吃。

平日裏,我們經常會_蠔仔,烈油鍋,炸姜片,下海蠣和豆豉,蒜瓣,少許料酒,_壹小會兒即行,極好下飯的壹道菜,鮮美至極。

或是來壹道蚵仔湯,海蠣洗凈,抓點番薯粉,和豆腐、花菜壹起煮湯,加點水姜絲,起鍋滴點白醋、當歸白酒,撒上胡椒粉和蔥花,那個中美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泉州的鹵面裏似乎也少不了海蠣,根據我家那位老饕的說法是,鹵面最重要的食材,壹定是生堿面、海蠣、鵝菜和蒜苗,當然,再來幾片牛肉和幾只大蝦,哈哈,人生無憾矣!

把海蠣曬幹了,也是不得了的好東西,泉州的燒肉粽就少不了海蠣幹。

四、泉州珍珠蠔,低調的奢華

說了那麽多的泉州的海蠣,不管是厝,還是橋,亦或是民生日日享用的美食,都只是從壹個側面來反應泉州人民的至勤至慧,當然現在有許多生蠔傳入了泉州,尤其是法國的生蠔,泉州女人也可以像法國女人壹樣優雅地吃牡蠣了。

但無論怎樣,泉州海蠣的品種就是那麽小,雖貴為珍珠,卻低調。

在前幾日泉州舉辦的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儀式上,白巖松說:泉州,這是妳壹生有機會要去壹次的城市,這座城市太低調了,低調得和他的實力和吸引力都有點不太相符,他18年領跑福建的GDP,並且正在走向20年......

歡迎妳來泉州,來看海蠣,來吃海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