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夷巖茶的詩句 1. 描寫“武夷巖茶”的優美句子
1、二說武夷巖茶。此茶從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二來,半發酵,綠葉紅鑲邊,制成烏龍茶,氣味奇異,別有風韻。唐宋年間,便享盛名。當今東洋西洋諸番,競相運銷,記得活、甘、清、香四個字,武夷巖茶之精神,均在此間。
2、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雲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梗與滿天星隨壺凈的高末兒。
3、不要跟追風似的亂喝茶,選壹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烏龍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等等。
4、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屬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主產區為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武夷山茶區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 甲於東南"之譽。
5、泡壹杯武夷於堂前,悠哉望天,或坐或臥,茗香繞於指尖。腦海中的詩忽然消散,飄成了午後的壹晌清歡。
6、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壹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壹杯以後,再試壹二杯,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7、巖韻,主要是指茶湯給口腔的感受了,比如這巖茶的香氣是否落水、巖茶是否有苦澀感、巖茶是否有回甘,這些都是巖韻的表現。
8、條索,是巖茶經過揉撚、焙火定型後的樣子,多為長條形。 根據葉片大小的不同,條索的粗壯、肥瘦程度不同。 水仙和肉桂的葉片,在鮮葉時期就有顯著區別。
9、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10、武夷巖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余韻猶存。
11、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裏如壹,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壹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12、巖茶屬半發酵茶,青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
13、武夷巖茶。此茶從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二來,半發酵,綠葉紅鑲邊,制成烏龍茶,氣味奇異,別有風韻。
14、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巖茶;華頂雲霧;南山白毛芽;天柱劍毫。
15、不要跟追風似的亂喝茶,選壹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烏龍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巖茶。
2. 武夷山巖茶的詩句
芙蓉綠雪
悟蓮心
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
閑塘壹方水荷香,郁郁淤泥養其芳
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質本潔來心易凈,不負容顏負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
釋和心
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
閑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
采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
辛苦最憐人世樂,壹夕成環夕夕玦
釋然和合脫苦海,勘破放下皆無礙
至善心
壹塘煙雨鎖紅萼,熙怡內把蓮心握
清水芙蕖除旖旎,纖纖素手語依依
撥開紅萼茶壹撮,經宿荷香浸茶多
手撚香茶憶蓮須,慢解細繩散輕花
上善若水香馥長,不枝不蔓無哀殤
3. 關於武夷山茶詩詞
最早詠武夷茶的就是唐末乾寧進士徐夤。
他在《謝尚書惠臘面茶》壹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木宛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亡後仕閩王王審知。
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武夷茶在當時已成為饋贈禮品了,而且那時的茶葉是碎茶。制法是把碎茶加工成茶餅,並在上面印著山水鳥獸的圖案。
到了宋代,武夷茶已十分出名了。當時朝野上下,宮廷內外,飲茶之風盛極壹時,而且經常舉行品茶盛會,謂之“鬥茶”。
在“鬥茶”中,武夷茶又名列前茅。這從範仲淹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裏可以看到。
詩日: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宋鹹平年間,丁謂任福建漕運使,督造禦茶,把武夷茶列為貢品。後來,著名書法家蔡襄任福州知府時,又把武夷茶制成“小龍團”貢茶。
蘇東坡有詩記曰: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由於飲茶風靡壹時,對茶具和飲茶方法也講究起來。當時在武夷山遇林亭設有瓷窯,燒制壹種釉色紺黑、發亮的茶碗。
蔡襄在《北苑十詠》詩中寫道:“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指的就是這種精雅別致有兔毫纖紋釉斑的茶碗。
元朝大德六年左右,皇家在武夷山臥龍潭附近設有“禦茶園”。由於貢茶數量大,百姓負擔很重,朱尊在憑吊《禦茶園歌》中詠道:“君臣第取壹時快,詎知山農摘不毛。”
清代詩人查慎行在其《禦茶園歌》中亦雲: 先春次春遍采摘,壹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武夷茶好,泉水亦佳。這種山泉含有少量有益礦物質,用來泡茶,湯清,味甘,香純。
明代陳觀有詩贊曰: 絕獻參差翠色連,白雲壹逕入壺天。 客來不屑求丹井,惟愛新茶煮石泉。
沿武夷伏虎巖東行,穿過壹道石門,有壹個幽深的巖洞曰茶洞。旅行家徐霞客曾稱贊此洞比“天臺之明巖更為奇嬌也”。
洞中有壹片古老虬結的茶樹,清朝李卷曾題詩贊曰:“乳花香泛清虛味,旗槍浮綠壓醍醐。”可見茶洞之茶的名貴了。
但武夷茶中最享有盛譽的還是九龍窠的“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名。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壹任知縣,他在《武夷茶》壹詩中對武夷茶倍加贊賞。
詩曰: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巖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詩中他不僅對武夷茶作了形象的描繪,而且極力稱道武夷茶在“清神”“醒睡”上的功效。清人邱華嶽也在《重遊復古洞》壹詩中談到武夷茶在止渴、益思上的益處。
他說“得品茶香渴已減,重吟詩好興猶增”。
4. 武夷山茶詩詩句
最早詠武夷茶的就是唐末乾寧進士徐夤。他在《謝尚書惠臘面茶》壹詩中詠道: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香茶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木宛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亡後仕閩王王審知。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武夷茶在當時已成為饋贈禮品了,而且那時的茶葉是碎茶。制法是把碎茶加工成茶餅,並在上面印著山水鳥獸的圖案。
到了宋代,武夷茶已十分出名了。當時朝野上下,宮廷內外,飲茶之風盛極壹時,而且經常舉行品茶盛會,謂之“鬥茶”。在“鬥茶”中,武夷茶又名列前茅。這從範仲淹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裏可以看到。
詩日: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宋鹹平年間,丁謂任福建漕運使,督造禦茶,把武夷茶列為貢品。後來,著名書法家蔡襄任福州知府時,又把武夷茶制成“小龍團”貢茶。蘇東坡有詩記曰: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由於飲茶風靡壹時,對茶具和飲茶方法也講究起來。當時在武夷山遇林亭設有瓷窯,燒制壹種釉色紺黑、發亮的茶碗。蔡襄在《北苑十詠》詩中寫道:“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指的就是這種精雅別致有兔毫纖紋釉斑的茶碗。
元朝大德六年左右,皇家在武夷山臥龍潭附近設有“禦茶園”。由於貢茶數量大,百姓負擔很重,朱尊在憑吊《禦茶園歌》中詠道:“君臣第取壹時快,詎知山農摘不毛。”清代詩人查慎行在其《禦茶園歌》中亦雲:
先春次春遍采摘,壹火二火長溫馨。
緘題歲額五千餅,雞狗鼠盡山邊村。
武夷茶好,泉水亦佳。這種山泉含有少量有益礦物質,用來泡茶,湯清,味甘,香純。明代陳觀有詩贊曰:
絕獻參差翠色連,白雲壹逕入壺天。
客來不屑求丹井,惟愛新茶煮石泉。
沿武夷伏虎巖東行,穿過壹道石門,有壹個幽深的巖洞曰茶洞。旅行家徐霞客曾稱贊此洞比“天臺之明巖更為奇嬌也”。洞中有壹片古老虬結的茶樹,清朝李卷曾題詩贊曰:“乳花香泛清虛味,旗槍浮綠壓醍醐。”可見茶洞之茶的名貴了。但武夷茶中最享有盛譽的還是九龍窠的“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名。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壹任知縣,他在《武夷茶》壹詩中對武夷茶倍加贊賞。詩曰:
桑寧經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巖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詩中他不僅對武夷茶作了形象的描繪,而且極力稱道武夷茶在“清神”“醒睡”上的功效。清人邱華嶽也在《重遊復古洞》壹詩中談到武夷茶在止渴、益思上的益處。他說“得品茶香渴已減,重吟詩好興猶增”。
5. 雲澗巖韻 茶詩、關於武夷山巖茶的詩
芙蓉綠雪悟蓮心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閑塘壹方水荷香,郁郁淤泥養其芳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質本潔來心易凈,不負容顏負霜花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釋和心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閑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采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辛苦最憐人世樂,壹夕成環夕夕玦釋然和合脫苦海,勘破放下皆無礙至善心壹塘煙雨鎖紅萼,熙怡內把蓮心握清水芙蕖除旖旎,纖纖素手語依依撥開紅萼茶壹撮,經宿荷香浸茶多手撚香茶憶蓮須,慢解細繩散輕花上善若水香馥長,不枝不蔓無哀殤。
6. 關於武夷山的詩句
1.《武夷山中》宋代:謝枋得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2.《武夷山》唐代:李商隱只得流霞酒壹杯,空中簫鼓幾時回。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3.《武夷山》唐代:李商隱只得流霞酒壹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4.《懷武夷山禪師》唐代:貫休萬疊仙山裏,無緣見有緣。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禪。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5.《武夷山仙城》唐代:徐凝武夷無上路,毛徑不通風。欲***麻姑住,仙城半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