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中考完的暑假讀這本書,時間很短就讀完了,當時痛恨老葛朗臺的貪財,感念歐也妮的善良。最近學《守財奴》,對比嚴監生和葛朗臺,才愈發地想,葛朗臺類人是不是真的只是貪財。
這種想法強烈到讓我有些疲憊,所以我只能說說我現在的想法。我覺得他們貪欲強大到令人發指,可悲的是並不自知。他們的價值觀似乎已然扭曲,並非宗教與信仰和生活中的成長所能糾正改變的。這是他們最大的悲劇。以至於在“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的時候想到的還是守財交賬。
按照巴爾紮克在人間喜劇中的說法“人生來並不存在善惡。”所以只有社會的擠壓會將他變成守財的極端。或許只是為了人物效果著重突出這壹方面。
其實想想,或許現在也會有人會被貪欲所困,但唯壹“強於”葛朗臺的是他們把自己的貪欲偽裝在精致的面具裏,而非是全然表露。或者,他們以“人生是壹場交易為信仰”,固執地認為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
至於司機最後提出的“什麽能幫助我們不陷入貪欲”的問題,說實話,當這幾個白字搭上紅色的背景撞進我的瞳孔時,我內心確實是崩潰的。
可能是最近想這些大問題想的太多了些。我越發的覺得有些東西是註定沒有答案的。
今天刷微博,看到周國平老師回答壹個人的問題時說“第壹,想不想這類問題,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基本上是由天生的稟賦決定的。第二…………周國平公眾號已推送:沒有信仰的人是精神上的殘廢。 ”
只字不動,仔細想想,真的是如此。首先有的人可能壹輩子都不會想這些問題,因為安於現實就已很好。其實若是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的人中也不乏善良之人。但是若是妳選擇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或許就意味著註定痛苦。因為會常常動搖,常常覺得理想中的壹套放在現實中根本不適用。其實這個時候需要的真的是信仰了,有的時候無神論者反而更痛苦。這類人所信仰的可能是壹種價值觀,比如我信奉善良,但可能有的時候看不到善良的結果就看不清終點。但正如巴爾紮克所說,若是信奉宗教的反而會有壹套完整的體系,能讓妳有持續的信念走下去。
與此同時,記得誰跟我說過,要帶著悲憫之心看待眾生。這次看來,似乎是對我有了不小的影響。但有的時候或許不用看的那麽清晰,作者創造人物或許會把他要突出表現的壹大特征在某壹人物上推到極致,並且忽略他的其他人性特征,正如吝嗇到讓人發指的葛朗臺,正如善良到讓人心疼的歐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