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壹、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註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德育滲透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教學過程:
壹、導入。
1、壹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夥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壹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2、選自《左傳》。我們初中的時候也學過壹篇選自《左傳》的課文,是《曹劌論戰》。
3、關於《左傳》
①請壹位同學讀註釋1。
②補充:關於《左傳》。
是我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它記述了春秋間240多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壹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嘆,為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4、補充:關於古代姓名。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不是。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齊讀課文。問題:課文講述了壹個什麽樣的故事呢?
2、糾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fàn)佚(yì)縋(zhuì)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
今老已,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同“倍”)
秦伯說(“說”同“悅”)
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
3、提問:課文講述了壹個什麽樣的故事呢?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壹場戰禍。
4、解題: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動用法,使-----撤退
師:軍隊
三、講解課文。
(壹)講解第壹段。
1、先看第壹段。齊讀第壹段。第壹段寫了什麽事情?――秦晉圍鄭
2、秦晉為何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壹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②晉國為什麽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壹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壹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系壹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點講解:
①且貳於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狀語後置句
②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錦|軍函陵,秦|軍錟稀保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麽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麽折磨交代呢?(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③以其無禮於晉――(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中的“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壹的“楚”。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④貳為數詞動用,軍為名詞動用;以,連詞,表因果關系;其,代詞,代鄭國;特殊句式:無禮於晉,貳於楚。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錟稀
4、秦晉圍鄭,來勢兇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說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讀第二段。第二段寫了什麽什麽?――燭之武臨危受命
2、重點講解: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②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麽了。無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③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④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⑤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壹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麽了。”鄭伯說:“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3、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了解,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註。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文中還著力寫了鄭伯,他勇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佚之狐:關心國事的大臣,對燭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燭之武:滿腹的牢騷與埋怨
鄭伯:壹位敢於自責的國君,情真意切,有風度
4、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壹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壹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壹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壹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只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壹面。
(三)、燭之武采取了什麽方式去遊說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麽事情?――智退秦師
1、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①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妳。意思是說,(如果滅了鄭國對妳秦國有好處,)那麻煩妳就來滅了我們吧。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麽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妳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
③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麽時候會滿足的呢?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初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a何陋之有?b蓮之愛,陶後鮮有聞。c菊之愛,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做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2、“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3、現在大家齊讀燭之武的說詞,在讀的過程中能不能大略標出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簡單的標出,假如三者在壹條直線上的話。(提問)
(秦――――晉――――鄭)
非常好,有了這個戰略形式圖,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能夠說服秦伯了或者說是說服秦伯的前提條件。
秦晉
鄭
(結合戰略形式圖,具體講解這段說詞,圍繞“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壹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說“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麽樣呢“君亦無所害”。替秦著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為,還能相信嗎?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6)(秦――――晉――――鄭)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肆其西封東封鄭
(7)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出燭之武的壹番說詞都是圍繞壹個“利”展開,好象處處為秦著想,其實呢,完全是為了保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
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這段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壹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3、說秦的結果是:
①秦鄭訂立盟約;②秦國駐兵守鄭。
4、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壹面。
5、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
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陪:通假字,通“倍”;***: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說:通假字,通“悅”;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為: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為: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四)、講解第四段。――晉師撤離
1、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參見文下註釋。微,假如沒有。初中時學過“微斯人,與誰與歸?”這個句子,其中的“微”也是這個意思
②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初中時學過這類例句不少:a其真無馬也?(是真的沒有千裏馬嗎?其,表反問語氣。)b其真不知馬也?(恐怕實在是不認識千裏馬吧。其,表推測語氣。)
③亦去之――也離開了鄭國。去,離開。(這個詞的古今義剛好相反。今義表示到……地方。例如: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②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
2、寫晉師撤離鄭國。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後果的冷靜判斷;“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這是壹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結局就是,晉文公毅然撤軍作結,鄭國轉危為安。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4、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燭之武:
(1)深明大義的愛國誌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壹)、第壹個人物――鄭伯。(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1、找學生讀鄭伯說的話。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說說對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學會說鄭伯是壹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啟發: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麽禮賢下士起來了呢?
事到臨頭才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妳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妳的忙,妳如果不肯幫忙,對妳也沒有好處。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壹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晉文公,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從鄭伯身上可得出什麽教訓?
――壹定要不斷挖掘和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後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個人物――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說這是個伯樂。那麽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補充:據史料記載,說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麽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擡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幾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說他是壹條狡猾的狐貍!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了解的。那麽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麽能幹,為什麽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壹種什麽心理。――嫉妒、紅眼病。
(三)、第三個重點人物――燭之武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
當權者不註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2、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壹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麽透徹想幹什麽?
啟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說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著出山的準備。
燭之武也是如此。盡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壹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壹飛沖天”的渴望,他壹刻不停地關註著天下形勢,思考著安定天下濟蒼生壹逞抱負的路徑。妳想,壹個小小的“弼馬溫”,怎麽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麽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這樣壹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壹個須發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壹種情形。當他拄著拐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4、深明大義的愛國誌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壹些小小的缺點呢?
燭之武為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五、寫作特點。
1、情節波瀾起伏。
文章的事件壹件連壹件,情節是不是平穩發展的呢?
――不是。而是壹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確: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壹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壹場虛驚)。
文章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2、伏筆和照應。
那麽,文章的壹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壹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置了伏筆和照應
明確: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註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壹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從秦晉圍鄭寫到晉師撤離,在這期間應該說發生了許多事,但作者並未壹壹羅列,如鄭國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驕橫傲慢地對待這位即將亡國的國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選材上註意到了“精”字,詳略得當,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六、課後習題第2題。
七、有時間的話,分角色朗讀。
板書設計:燭之武退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