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歐美企業的管理與日本企業的管理有何區別

歐美企業的管理與日本企業的管理有何區別

沒有切身體會,別人說的再多也聽不明白!

但是看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日資管理很亞洲化,跟中國的模式差不多,只不過中國的企業不按規定去做罷了。日資上下級概念很明確,管理嚴格,加班是經常的事,但會按規定付雙倍工資;歐美企業比較大氣,工資會比較高壹點,待遇也比較好壹點,特別是管理層,很少加班,除非不得已,只要有能力,晉升的機會較大。

以下是別人的論文的壹部分

在財務管理方面,日本企業集團具有如下特征[6][7]:

1.財務權限:日本企業集團實行的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制,相對於歐美企業集團而言,日本企業集團集權的程度較高,壹般采取的是“大權集中,小權分散,戰略集中,戰術分散”的做法,如企業集團的對外投資、籌資和財務制度由集團公司總部(或經理會)決定,而公司本身的財務預算、財務計劃、財務考核由各公司進行,具體的生產、產品成本費用管理,由公司下屬的工廠或事業部完成,獨立核算,自主經營。

2.財務決策機制:日本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實行依產權關系自上而下授權,按責任層次自下而上決策的運作機制,其運作方式是:有關企業投資、籌資以及收入分配等的財務決策,先由基層財務部門會同各自的經理人員做出,然後逐級上報匯總,由上壹級決策部門根據各級決策權限及公司經營戰略,做出批準或認同與否的決策。各層次權限依集團類型和子公司大小而定。如許多企業集團對小的子公司規定其投資決策權限為1億日元以下,而大的則可放寬到5億日元等。這種決策機制既可以考慮子公司的利益,充分發揮子公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可以在集團內統壹規劃重大財務活動,提高集團的整體效益。

3.財務監督機制:與決策機制相適應,日本企業集團的財務監督采用自上而下,內外結合的機制,即上壹級財務部門對下壹級財務部門的核算、管理進行監督,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相結合,對整個集團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集團內部最高的監督機構設在集團總部,定期對成員企業派員巡回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對各成員企業做出綜合評價,外部監督主要有銀行、債權人、投資人、政府及註冊會計師。這種內外結合,上下貫通的財務監督機制,能夠有效地促進財務管理的效益化、合法化、規範化。

(二)歐美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

歐美型企業集團主要指歐洲各國和美國的企業集團,由於這壹類型的企業集團成立較早,發展較為完善,規模也相對很大,產品品種、分布區域和市場占有範圍都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因此其財務管理基本上都采用的是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而且分權的成分大於集權的成分,其目的在於充分發揮成員企業的積極性。

按照產權關系,歐美大多數企業集團是層層投資形成的母子公司型,即母公司-子公司-工廠,這類企業集團內部建立起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制,即在高度集權下廣泛分權,在廣泛分權的基礎上統壹協調,其中母公司是企業集團的核心,制定集團發展規劃和各項財務制度,做出公司的重大決策,組織重大投資項目的實施,掌握重要人員的任免等,特別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統壹籌集,統壹調度。子公司是在母公司控制下的獨立法人,接受母公司的投資,在財務上受母公司統壹領導,在經營範圍和企業規模上受母公司發展戰略的限制,在核算方法生遵循母公司制定的財務制度,在利潤方面,按時完成母公司下達的指標,對母公旬負責,財務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有壹定的財務決策權。工廠作為子公司的下屬生產單位,接受子公司的領導,對子公司負責,合理利用分配的資金,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對生產過程中的成本費用進行管理,力爭做到少投入多產出,提高生產效率。可以說,在母子公司制的企業集團中,母公司負責企業集團總的發展戰略和重大財務決策,子公司負責經營管理活動和較少的財務決策,工廠只負責生產中成本費用的管理。總之,母公司負責對集團的資金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利潤管理、人事管理,是整個集團的投資中心,子公司是獨立經營和核算單位,是集團的利潤中心,工廠直接從事生產活動,是集團的成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