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開學季悄然來臨,大學校園又恢復了生機活力。筆者曾從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對近期由於查寢而引發的高職院校公關危機深有感觸,並試圖從局內人的角度淺析壹二。希望能啟迪壹些新的看法,但願能喚起更多的理性關切。
近來,網絡上源於本地的不好消息層出不窮,再加上周末突發的重大交通事故,簡直是雪上加霜。而作為省內高校曾經長期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親歷者,我對始於上周至今熱度不減的某職業學院“學姐查寢事件”尤為關註。除了憤慨、汗顏和失望,我還莫名地感到壹種悲哀。
目前,高職專科院校的在校生規模,保守估計也要占據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的三到四成,且隨著高職擴招呈上升趨勢。這是高等教育的現狀,也是家長和考生必然面對的國情。因此,這樁“學姐查寢事件”雖屬偶發,也算極端,但代表性很強,傷害面很廣。
事件本身及甚囂塵上的原委,想必已是人盡皆知,對此我不再贅述和評說。在這裏,我只想從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的視角,揭示壹下查寢的來龍去脈,進而向公眾澄清壹些誤區,讓論調重回理性軌道。當然,以敝人壹己之力去奔走相告無異於螳臂當車,您若剛巧看到且有興趣讀下去,那就請心平氣和地體味,我也會慢條斯裏地呈現。
查寢,壹般全稱應該是“學生宿舍安全衛生檢查”,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壹部分。向來我們總把它列入校園管理的範疇,那是因為其組織者(相關管理部門)、實施者(政工教師與學生幹部)與檢查對象(學生及宿舍)之間,天然地形成了“貓和老鼠”壹樣的沖突對抗關系,而矛盾的焦點就集中在“管”上。孰不知,隨著思政理念的深化與優化,隨著監管行為的規範與人文,高校臨時和日常的查寢已經兼具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全口徑職能,在檢查實施過程中,訓誡即是思想教育,約束即是行為管理,指導即是生活服務。
再來說說查寢的必要性。大多數孩子在上大學之前,都是缺乏集體生活經歷和獨立生活經驗的。除了主、被動的學習交往及參與活動外,宿舍就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居所。不論從維護安全、保持衛生的基本要求出發,還是向培育情操、修煉身心的更高目標看齊,高校都應該且必須堅守宿舍這塊思政工作陣地,應該且必須關註日常生活中的美德養成。而檢查的形式,可以不拘壹格,因校制宜,提倡自主,鼓勵創新。
家有兒女,誰都希望孩子自在地生活,自由地成長。然而,無有規矩不成方圓,未來職場的殘酷競爭更不容逃避。時至今日,各行各業對人力資源的素質能力要求,不僅體現在專業水平上,也會綜合考量妳的自制力和自律性等傾向指標。當前的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個性過於張揚、自我情緒太重、規則意識稍差、自控能力偏弱等毛病。為此,從日常行為和生活細節入手,進行適當的監督和管束,無可厚非,十分必要。
壹般來講,結合不同辦學層次的學生特點,壹些民辦和高職專科院校的查寢頻次較多、力度較大,所引發的爭議沖突也較為明顯。這也是這次“學姐查寢事件”曝光後,大家反響如此強烈,以至再度牽扯出針對高職專科院校和學生的“學歷鄙視”、“學歷歧視”等無聊話題的歷史根源之壹。就我看來,高職專科院校包含查寢在內的壹系列學生管理行為相對嚴苛壹些,具細壹些,其本身並無半點兒偏頗和失誤。妳頂多說它簡單粗放,而無權質疑功過對錯。當然,方式方法和客觀效果另當別論。
以上啰嗦了不少查寢的前因,下面結合事件的壹些元素和我的切實感受,說道說道那些喜憂參半、好壞兼有的後果。特別說明,以下後果包括但不限於事件本身。
學姐們的行為令人憤慨。拋開視頻指向的具體人物和場景不說,畫面中咄咄逼人的架勢,飛揚跋扈的作派,頤指氣使的言談,先是可怖,再是可笑,最後是可憎。統壹著裝,佩戴工牌,集體行動,本是學生會幹部履行職責通常“標配”的範例和威儀,這下可好,本來並不出格的陣仗,被學姐們官腔十足、囂張霸道的表現,摧毀得壹塌糊塗。就連無辜的黑色套裝、胸牌、組團這些常規操作,都慘遭詬病,萬劫不復。這些年來,關於高校“學生官”的揭批和警示不絕於耳,我不敢臆測也不想求證其他院校現在有無此類現象。發生了且被抓包、被曝光,就活該貽人笑柄,遭人厭棄。沒啥說的!
腐弊的出現令人汗顏。憤忿之余,我們更要反思學生會幹部為何沾染官僚習氣,助長庸俗作風。除了腐弊思想與恣肆行為的上行下效之外,隸屬部門和指導教師恐怕難辭其咎。帶著激情加入學生會的孩子們,如果看到的只是光環,聽到的只是權力,說到的只是利益,那不單是學生的可悲,更是老師的可恥。倘若這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默許、縱容、袒護,直至包庇,那就徹底地顏面掃地,枉為人師了。
危機的應對令人失望。與這記驚雷剛剛炸響之初比,我對學姐們乖張行為、粗暴舉止的失望已經沒那麽沈痛了。相反,網絡危機爆發之後,從學院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草率應對,再到本埠媒體的冷漠處理,才是最叫人倍感失望,黯然神傷的。固然,我承認信息量有限,調研不深入,立場也未必客觀。可是事到如今,除了認錯道歉並公布處罰意見等無奈舉措外,我還真沒怎麽見到以校方或本埠媒體名義陳述事實、廓清認知、仗義執言、正面引導的專門報道或相關字眼兒。隱約記得有壹個什麽大意是網絡危機經過若幹小時持續發酵就會自動消退的傳播鐵律,也許我是杞人憂天了。不過,若幹個若幹小時過去了,現實卻是聲討和譴責依舊滔滔不絕,連綿不斷。
眼下的局面令人悲哀。事發至今,從學生會幹部失範,校方失察,再到高職院校學歷失信,大學教育德行失節,壹個個涉事主體在網絡上遊街示眾,聲名狼藉。更有甚者,壹些別有用心的“衛道士”們竟然對當事人張美玉實施人身攻擊,付諸網絡暴力,真是卑鄙、惡毒。學生會查寢是校方授權的合理行為,學生會幹部在履職過程中違規、敗德,該打也該罰,而施行的主體應是院校。即便是不幸暴露於眾目睽睽之下,誰也無權逾越人道倫理去打擊報復。畢竟,她(們)也是學生,她(們)只是孩子。
壹次牽涉高校查寢的公關危情,引發了壹場復雜深遠的網絡風暴。除了憤慨、汗顏和失望,我還莫名地感到壹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