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安徽大鼓的發展歷程

安徽大鼓的發展歷程

臺下聽眾忘了上廁所馬雲成1942年出生在合肥,是地地道道的合肥人。父親、叔叔都是廬劇藝人,他從小就耳濡目染,喜歡具有安徽特色的曲藝。“上學的時候,學校旁邊有說大鼓書的,每天上晚自習時都偷偷跑出來聽,越聽越喜歡。”那時,他不但喜歡聽,還喜歡自己說,經常聽別人說過後,回到家自己就來上壹段。

1962年,馬雲成高中畢業後,來到肥西縣曲藝團拜師學藝,他對鼓書的愛好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由於他本身就有些基礎,再加上天資聰穎,壹年以後,就已經出師開始獨立表演。“第壹次登臺還真是害怕,既怕說不好,攏不住人,又害怕被師父批評,那可是第壹次啊,所以很緊張。”說到第壹次登臺的經歷,老人似乎還有些羞澀,“當時臺下有100多名聽眾,不過還好,第壹次表演反響就不錯,沒給師父丟人!”

從1962年至今,馬雲成與大鼓書相依相伴走過了45年。當問起說大鼓書難不難時,他向我們說起了大鼓書的“道道”來:“我們說大鼓書是挺難的,除了講究唱腔,還講究八個字:高低平仄,喜怒哀樂。要做到這八個字,就不容易了。講故事要用情節套住人,這叫‘小繩子’,書末還要抖包袱,我們叫‘帽頭’。”說到這些,馬老很精神。“我們老話講得好,叫先下通天柱,後定八根樁。還要擺起八卦龍門陣,繞上九連環,把觀眾都攏住,這就是功夫。”

就這樣,馬雲成壹路走壹路說,把大鼓書說到安徽的每個角落。他平均壹場都要唱上三四個小時,最多壹次唱到12個小時不間斷。“不是吹牛,我說書的時候,要是我不賣個關子,休息休息喝口水,聽的人連上廁所的都沒有。我師父是第壹把鼓條子,我師爺是第二,我就是肥西第三把鼓條子。” 仍有好多年輕人來聽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馬老因為家裏責任田無人管理離開了曲藝團,回家後,他做起了炮竹生意。但是對大鼓書的熱愛,讓老人還是舍不得放下“鼓條子”,只要有閑暇時間,老人就擺上大鼓,給附近的居民唱上壹段。“我說書的時候有好多年輕人來聽,有個開出租的司機師傅跟我說,壹到我說書的時間,他就把車開過來聽,聽得都忘了要去做生意。雖然我們講的都是老調調,可這畢竟還是跟老百姓離得最近,還是有人喜歡的。”

現在,馬老還把鼓書進行了“改良”,他還為自己生活的園區、社區編寫了門歌《歌唱蜀山產業園》和唱詞《蜀新苑小區新面貌》,為群眾說說生活的變化。他說的書,群眾都愛聽,前段時間,他在山湖新村就連說了18場,而且每場的開場詞都不壹樣。

看著馬老對說書如此“癡迷”,兒女們有些擔心:“畢竟老人年歲大了,每次的唱詞都要強記在腦子裏,壹場唱下來就要幾個小時,我們心疼他的身體。”每次,都是馬老的老伴去做兒女的工作:“妳爸雖然說書是累,可他就喜歡這個,他說書自己也開心。” 想找個好徒弟很難

當問到安徽大鼓書前途的時候,馬老深吸了壹口煙,神色有些猶豫,“這個我也說不好,大鼓書畢竟市場比較小,光靠幾個說書藝人想把他發揚光大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馬老說,以前壹起說書的人要麽就去世了,要麽就轉行了,他到現在也沒有收徒弟,因為愛聽的人有,可真能定下心來學的卻很難找。“現在不是流行叫非物質文化遺產嗎,大鼓書就是這種遺產,只要有大家的支持,我相信大鼓書的香火就不會斷。”

蜀山區文化館的姚曉肖館長,他表達出了憂慮:雖然有不少人還是喜歡聽安徽大鼓,但是畢竟能拿鼓條子的人越來越少了。

學習大鼓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收入菲薄,很難吸引年輕人來學習這種曲藝;鮮明的地方特點,濃重的地方口音,使這門藝術只能在本省內流傳,難以走向全國;日益豐富的文化生活,使聽眾也越來越少。姚曉肖認為,種種不利因素都制約著安徽大鼓的發展,使其面臨著“斷檔”的危險,壹旦這批老的藝人故去,很可能就沒有人能再敲響這面大鼓了。

現在文化部門也在想辦法扶持這門古老的藝術,不僅在物質條件上予以支持,而且也在想辦法尋覓好的苗子,來向馬老等藝人拜師學藝,希望能將這面大鼓越敲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