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對於匈奴的不斷侵擾、土地兼並等問題非常關心,幾次上書主張積極備戰,迎擊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發展農業。他還詳細地剖析了西漢兵制與匈奴兵制,進而提出遷移百姓充實邊境主張,他還建議讓商人貢獻糧食到邊塞,然後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給以獎勵和補償,受到漢文帝的贊賞,後來升任中大夫。
然後,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奪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張,這都是當時急需解決的國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後,晁錯升為內史,不久任禦史大夫,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舊主張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達到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在《削藩策》壹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並且要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在這時候,晁錯的父親從潁川趕來,勸他小心行事,免得樹敵,引火燒身。晁錯意誌堅決,不願屈從。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借口,壹起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這就是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外戚竇嬰等人原來就和晁錯矛盾很深,此時見有機可乘,於是提議景帝殺晁錯來平息叛亂。景帝聽信了竇嬰之言,將晁錯腰斬於長安東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殺。晁錯死後,吳楚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最後景帝還是派名將周亞夫出征,才很快將叛亂平定。
晁錯削地
漢景帝也像文帝壹樣,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決心把國家治理好。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錯,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漢景帝即位以後,把他提升為禦史大夫。
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是同時又有二十二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也就是所謂同姓王。到了漢景帝那時候,諸侯的勢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齊國有七十多座城,吳國有五十多座城,楚國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的約束,特別是吳王劉濞(音bì),更是驕橫。他的封國靠海,還有銅礦,自己煮鹽采銅,跟漢皇帝壹樣富有。他自己從來不到長安朝見皇帝,簡直使吳國成為壹個獨立王國。
晁錯眼看這樣下去,對鞏固中央集權不利,就對漢景帝說:“吳王壹直不來朝見,按理早該把他辦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時對他很寬大,他反倒越來越狂妄自大。他還私自開銅山鑄錢,煮海水產鹽,招兵買馬,準備叛亂。不如趁早削減他們的封地。”
漢景帝還有點猶豫,說:“好是好,只怕削地會激起他們造反。
晁錯說:“諸侯存心造反的話,削地要反,不削地將來也要造反。現在造反,禍患還小;將來他們勢力雄厚了,再反起來,禍患就更大了。”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很有道理,決心削減諸侯的封地。諸侯大多不是荒淫無度,就是橫行不法,要抓住他們的罪惡,作為削減封地的理由,還不容易!過了不久,有的被削去壹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
晁錯的父親聽到這個消息,從家鄉潁川(今河南禹縣)特地趕了出來。他對晁錯說:“妳當了禦史大夫,地位已經夠高的了。怎麽不安分守己,硬管閑事?妳想想,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親,妳管得著?妳把他們的封地削了,他們哪壹個不怨妳,恨妳,妳這樣做究竟是為的什麽?”
晁錯說:“不這樣做,皇上就沒法行使權力,國家也壹定要亂起來。”
他父親嘆了口氣說:“妳這樣做,劉家的天下安定,我們晁家卻危險了。我老了,不願意看到大禍臨頭。”
晁錯又勸了他父親壹陣。可是老人不體貼晁錯的心意,回到潁川老家,服毒自殺了。
晁錯正跟漢景帝商議要削吳王濞的封地,吳王濞先造起反來了。他打著“懲辦奸臣晁錯,救護劉氏天下”的幌子。煽動別的諸侯壹同起兵叛亂。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甾川(甾音zī)、濟南等七個諸侯王發動叛亂。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
叛軍聲勢很大,漢景帝有點嚇了。他想起漢文帝臨終的囑咐,拜善於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率三十六名將軍去討伐叛軍。
那時候,朝廷上有個妒忌晁錯的人就說七國發兵完全是晁錯引起的。他勸漢景帝說:“只要答應七國的要求,殺了晁錯,免了諸侯起兵的罪,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他們就會撤兵回去。”
漢景帝聽信了這番話,說:“如果他們真能夠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錯壹個人呢。”
接著,就有壹批大臣上奏章彈劾晁錯,說他大逆不道,應該腰斬。漢景帝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著良心,批準了這個奏章。
壹天,中尉來到晁錯家,傳達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議事。晁錯還完全蒙在鼓裏,立刻穿上朝服,跟著中尉上車走了。
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忽然拿出詔書,要晁錯下車聽詔。中尉宣布了漢景帝的命令,後面壹群武士就壹擁而上,把晁錯綁起來。這個壹心想維護漢家天下的晁錯,竟這樣莫名其妙地被腰斬了。
漢景帝殺了晁錯,派人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不少地盤。他聽說要他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麽要下拜?”
漢軍營裏有個官員名叫鄧公,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事情況。漢景帝問他說:“妳從軍營裏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
吳楚願不願意退兵?”
鄧公說:“吳王為了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這次借削地的因頭發兵,哪裏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錯殺了,恐怕以後誰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但後悔已來不及。虧得周亞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吳、楚兩國的叛軍正面作戰,卻派壹隊輕騎兵抄了他們的後路,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楚兩國軍隊沒有糧食,自己先亂起來。周亞夫才發動精兵出擊,把吳、楚兩國的兵馬打得壹敗塗地。
吳、楚兩國是帶頭叛亂的,兩國壹敗,其余五個國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個月時間,漢軍就把七國的叛亂平定了。
漢景帝平定了叛亂,雖然仍舊封了七國的後代繼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後,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國裏征收租稅,不許幹預地方的行政,權力大大削弱,漢朝的中央政權才鞏固下來。
來源:《中華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壹位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他的蒙冤而死與文帝時代青年政治家賈誼的夭折,成為文、景時代最著名的兩大政治悲劇!晁錯蒙冤而死是因為朝廷大臣給他擬定的罪名是無臣之禮,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給晁錯擬定的罪名雖然很重,但並不是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那麽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是什麽呢?
“七國之亂”爆發後,朝廷的這壹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吳王劉濞首先決定起兵反叛,用晁錯的觀點來說,他提出《削藩策》是因為吳王必反。因為當時的吳國地處長江中下遊,富饒之國,魚米之鄉,吳王煎礦得錢,煮水得鹽,富甲壹方,勢可敵國,這樣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勢,成為中央政權的隱患,因此必須削減其勢力。當漢景帝推行晁錯的削藩策時,吳王劉濞跳起造反,這再次肯定了晁錯的削藩政策。對於削藩策,文景時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納。很多人都意識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勢。問題是當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朝中壹片反對,而到了最後,當提出要誅殺晁錯時,朝廷幾乎是壹片喊殺。那這又是為了什麽呢?
(全文)
大漢這個王朝嚴格地說,是中國第壹個統壹的王朝,因為在它之前的秦,持續的時間很短,而漢王朝強大、持久、影響深遠,比方說我們現在是漢人,漢族,我們說的是漢語,都是以這個王朝為標記的。這個王朝持續了四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當然由於王莽篡漢,這個王朝被壹分為二,分為前半段和後半段,歷史上稱為前漢和後漢,又叫西漢和東漢。那麽漢王朝四百多年,應該說最精彩的是在西漢,而西漢王朝兩百多年,最精彩的是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這壹段,這壹段歷史,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轟轟烈烈。在這樣壹個轟轟烈烈的時代,人才輩出,英雄輩出,人物輩出。遺憾的是,這些英雄人物和風流人物,並不是都有壹個好的歷史結局。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甚至死於非命,今天我們要講的晁錯,就是其中的壹個。
晁錯的死,是西漢初年的壹大冤案,西漢這個王朝應該說冤案還是不少,比方說晁錯之前的韓信,韓信的死是壹個冤案,晁錯之後的竇嬰,竇嬰的死也是壹個冤案,但是比較而言,晁錯死得最冤,為什麽呢?晁錯是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而死,而他的這個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後實現的,而且是正在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的時候,被冤殺了,所以他死得特別冤,這個冤呢,也不是我們現在人看他是冤的,當時就有人說他冤。
當時有壹個叫鄧公的人就跟漢景帝說過,晁錯死得太冤了。鄧公是壹個什麽人呢?鄧公當時的官職叫做“謁者仆射”,“謁者仆射”它的級別是叫做秩比千石,那麽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相當於副部級。
吳、楚之亂的時候,漢景帝派“謁者仆射”鄧公到前線去打仗,鄧公從前線回來,向漢景帝匯報軍情,漢景帝就問了他壹個問題:說這個晁錯已經被朕殺了,吳、楚兩國應該退兵了吧?漢景帝為什麽會問這個問題?我們如果看過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大家都應該知道,所謂吳、楚之亂,就是當時壹個叫吳的王國,還有壹個楚的王國,聯合了另外的五個王國,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地殺向京師。他們當時打出的口號叫做“誅晁錯,清君側”,什麽叫做清君側呢?就是皇帝身邊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誰?晁錯。所以漢景帝就說:既然妳們的口號是“清君側”,說我身邊有小人,小人是晁錯,我把晁錯殺了,妳們應該退兵了吧?鄧公說:怎麽會退兵呢?吳王為反數十年矣。吳王想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好容易逮壹個機會,妳殺了晁錯就退兵了,不可能。鄧公還說了壹句話,他說,反倒是我認為天底下的人都會把自己的嘴巴閉起來,漢景帝就問他說:為什麽呢?鄧公說:陛下想壹想,晁錯是為什麽死的?晁錯是主張削藩,也就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中央政權,這是我們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但是他的計劃剛剛實行的時候,自己卻被冤殺了,以後還有人說話嗎?還有人說真話嗎?還有人願意向妳們提建議嗎?漢景帝聽了這個話以後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長時間,然後嘆了壹口氣說:朕也是後悔莫及呀。
那麽現在看起來漢景帝的後悔,我估計還是真的,為了表示這個漢景帝殺晁錯是出於萬不得已。我們看到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裏面安排了壹場漢景帝和晁錯兩個人喝酒話別的這麽壹個場面。這個情節在歷史上恐怕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晁錯被殺的時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殺的,而且被殺的也不是晁錯壹個人,是他們全家,而且誅殺晁錯,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報告的,牽頭打這份報告的是三個人,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個張歐就是歐洲的歐,但是根據古書的記載,這個歐字應該念(qu),應該叫張區。他們三個人是正式向漢景帝打了壹份報告的,擬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這三個人是什麽人呢?我們要知道,漢代的中央政府它實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三個宰相,九個部長,三公:首先第壹個是丞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第二個叫太尉,相當於現在的三軍總司令,最高軍事長官;第三個叫做禦史大夫,禦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監察,相當於現在的副總理兼監察部長。那現在好了,壹個政府總理,壹個公安部長,壹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這個分量那是很重的,擬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禮,大逆不道”。所以當時擬定的處分是晁錯腰斬。腰斬就是壹刀從這兒切下去,腰斬是壹種很殘忍的刑罰,腰斬以後人沒有馬上死,他還會動,非常慘,所以這個刑罰壹直到雍正的時候才廢掉,因為雍正皇帝殺了壹個人,腰斬,看了以後他覺得非常慘,他自己用手蘸著血寫了三個字,慘、慘、慘,把這個刑罰廢掉了,晁錯是腰斬。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沒有分家的統統殺頭,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當時這個報告打上去,漢景帝馬上批了壹個字“可”。
我們現在讀史書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錯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馬遷在給晁錯做傳的時候,用的是這樣壹句話:“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那麽從這個字面上看呢,我們好像覺得漢景帝給晁錯壹個面子,就穿著上朝的衣服,上刑場。實際上不是,如果我們讀《漢書》,我們就會發現《漢書》上晁錯傳裏面寫得很清楚,叫做“紿載行市”,這四個字從哪裏來的,從《史記》來的,《史記》也寫了這四個字。但是問題是司馬遷他沒有寫在晁錯傳裏面,他寫在哪兒呢?他寫在《吳王劉濞列傳》裏面,叫做“紿載行市”,紿是什麽意思呢?騙,也就是說當時這三個人打壹個報告給漢景帝,漢景帝批了可以後,馬上就派中尉陳嘉,就是那個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駕了壹輛馬車,找到晁錯,就是說皇上叫妳,晁錯以為叫他開會呢,穿上朝服,興沖沖地上了車,上了車以後,壹車拉到“東市”立即腰斬。我們現在不知道,在殺晁錯之前,是否向他宣讀了判決書,但是肯定有壹條,沒有給他自我辯護的機會,當然也沒有給他請律師,所以他死得慘,死得冤,死得窩囊。
是主張削藩,晁錯是非常堅決地主張削藩,而且壹有機會就跟漢景帝說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說削藩這個事兒是晁錯壹手鼓搗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知道晁錯是不是死得冤,我們來把削藩這個事兒來交代壹下,而我們要弄清楚削藩是怎麽回事兒,我們要大致地講壹下中國國家制度的演變。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壹個什麽樣的國家制度呢?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和國,這個中國,那不是壹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麽?是中央之國,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外面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也就是說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麽大塊地方,也就這麽多人,天下這塊地方,要有壹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天子,這是壹個概念。
然後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當中的這個天,最正中的這個地方,這個叫中國,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壹些華夏族的國家,很多的國家,他們叫做什麽呢?他們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麽天子和諸侯是壹個什麽關系呢?我們現在反過來看,我們覺得當時就是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國家聯盟,他們***同擁戴壹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主,但是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天下***主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壹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呢,它名義上所謂天的兒子,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個土地封分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是什麽意思呢?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裏犁壹條溝,把這個溝裏邊的土翻上來,然後在這個土上面種樹,這個叫做封,把這壹片劃給妳了。建,是什麽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妳封了壹塊土地,然後還給妳指定壹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後,怎麽辦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給誰呢?分給大夫,那麽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麽呢?叫家,所以這個時候是三個層次的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壹個天下,許多國家,壹個天子,許多國君。
秦始皇兼並六國,統壹天下,就把這個制度給廢除了,代之以郡縣制,什麽叫郡縣制呢?就是原來諸侯的國,現在我把它改成郡,原來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縣,郡管縣,郡和縣都直屬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壹個政府,壹個主權,壹個領袖,壹個國家,這是壹個重大的歷史變革。那麽秦始皇實行這個制度大概十幾年。
秦始皇死了以後,這個王朝實際上就已經滅亡了,取而代之是漢王朝,那麽漢滅秦以後,是實行原來周代的封建制呢?還是實行秦的郡縣制呢?這就是兩條路線的鬥爭,最後漢高祖劉邦采取了壹個妥協的方式,壹個中間路線,就是在中央周圍,京畿地區,京師周圍這個地區,實行郡縣制,就是實行秦的制度,在邊遠壹點的地方呢,實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壹些王國出去,就是壹個王朝,兩種制度,我們不妨稱之為壹朝兩制。那麽分封在京師周圍的這些國家呢,就稱做藩國,為什麽叫藩呢?藩是什麽呢?藩就是籬笆,藩籬意思就是說妳們像籬笆壹樣地,在周圍保衛中央,所以這些王侯都稱之為“藩王”,他們回到自己王國去,叫做“歸藩”,也叫“之國”,但是我們要搞清楚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王國是各自為政的,是有主權的,也是有財源的。
不過漢高祖劉邦雖然實行壹朝兩制的這樣壹個方案,他還是留了壹手,做了壹個規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異姓王,就是只有我們姓劉的,妳可以封他壹個國王,不姓劉的,姓呂的或者姓別的,那妳只能封壹個侯,所以妳看漢代的貴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劉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衛青,霍去病都封侯了,妳可以封侯,留了這壹手。那麽後來劉邦去世以後,呂後執政,就破壞這個規矩了,她就封姓呂的做王,所以在歷史上就被視為亂政。最後呂後死了以後,大臣們就起來商量說要把這個事,我們要把他擺平,那麽請誰來擺平呢?太尉周勃,因為周勃手上有軍權,於是找到周勃,說周勃出來,妳看把這個事情擺平吧。周勃擺平了以後,所以周勃是壹個大功臣。周勃是誰呢?周勃就是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裏面看到的,平定“七國之亂”的太尉周亞夫的父親。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嗎?現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說吳王劉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吳王劉濞是什麽人?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是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古人這個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劉邦的哥哥叫劉仲,就是劉二,這個劉二,他是個沒用的,劉邦當時也封了壹塊地方給他,他守不住,他兒子劉濞很能幹,也很勇敢,會打仗。剛好那個時候吳楚那個地方剛剛收歸中央,劉邦壹想,吳楚這地方也不能不派個能幹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劉濞妳去吧,就把劉濞封了吳王,封完了以後,劉邦就後悔,他說,劉濞這個人,我怎麽看他有“反相”,這小子將來是要造反的,但是君無戲言,妳封都封了,妳怎麽能收回來呢?劉邦只好摸著劉濞的背說:“孩子五十年以後,東南有人作亂,那不會是妳吧,咱們天下姓劉的可都是骨肉啊,妳可別幹這個事”,劉濞馬上跪下來說:“臣不敢”。
那麽事實證明,劉濞是造反的,但是劉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還是叫晁錯逼出來的呢?晁錯的理論是認為必反。因為我們知道,當時的藩國,它是獨立王國,它是有獨立主權的,有自己的財稅,有稅收,有軍隊,有領土,有政府,這麽壹個東西,妳說它在這個中央政府外面,說它能保衛中央,這個事情不大靠得住,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辦法就是削減它的領地,不要讓它這麽大,今天切壹點,明天再切壹點,後天再切壹點,壹點壹點把它的地方切小,這個就叫做削藩。
那我們想了,這個削藩,這些藩王們會願意嗎?這個問題只有壹個答案:就是不願意,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妳說壹個王侯他擁有這麽多既得利益,誰甘心情願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貓,阿狗嘴巴裏壹條魚,壹塊骨頭,妳也奪它不走,壹個王爺,壹個國王的既得利益,妳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大家都不贊成,這個事情搞不成。漢景帝也很擔心,說妳看這個事情弄下去是不是會造反,晁錯回答的話是怎麽說的呢:他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妳削他也是反,妳不削他,他也反,如果妳現在削,他反得快,他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將來削,他反得是要晚壹點,但是危害大,為什麽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來越強大了嘛!妳要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豐滿了,他等著妳打他,哪有這麽好的事。那麽這句話說下去以後,漢景帝就下了削藩的決心,這就惹出了吳楚之亂,或者說七國之亂。
現在看起來,晁錯提出削藩策有壹個前提,就是吳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還不如去削,吳王真的造反嗎?現在從史書上,我們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證據,後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政府軍在吳楚兩國也沒有找到什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證據,只有這個鄧公說了“吳王為反數十年矣”。那也就是說想當然了,當然有壹些蛛絲馬跡,比方說吳王幹什麽事呢?他幹了這麽件事,因為他不是自己會鑄錢嘛,他不是自己要產鹽嘛,他不是很有錢嘛,於是他就把這筆錢,抵了老百姓的賦稅,就是他吳國老百姓是不要上稅的,這個上繳給中央政府的稅收,我劉某人給妳交了,這是叫收買人心;第二個證據就是他專門收買亡命之徒,就是哪個地方犯了罪的人,妳只管往吳國逃,逃去以後他都收容下來,就像後來《水滸傳》裏面的小旋風柴進似的,壹個大莊園,誰犯罪都躲我這兒來,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幹了這些事。
但是實際上妳說抓他這個謀反的證據,這個是證據不足的。當然晁錯也抓了他們壹些岔子,比方說楚王,這個我們在電視具體裏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說楚王,妳在太後喪期內亂搞男女關系,罪大惡極,抓起來了,說實在的,壹個王爺搞了兩個女人,恐怕算小節吧,不能算是謀反的證據吧。另外還有膠西王,賣了官,賣官這個事是從秦始皇就開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賣官,我就不能賣官,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證據。
但是反過來我們如果站在後人的立場,站在歷史的這個角度來看,應該說晁錯的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吳王劉濞不反,不等於他兒子不反,吳王劉濞今天不反,不等於他明天、後天不反。妳看曹操沒有反,曹操兒子反了吧,還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壹死,朱元璋的孫子,因為他的皇太子,是已經先死了,皇太孫建文帝繼位,建文帝壹上臺,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號剛好就是吳楚之亂的旗號:“清君側”,反了嘛,所以這個藩國太強大,對於中央政權是個危害,這壹點肯定是對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因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證明劉濞是反的,我們不能這樣反推,但是應該說晁錯這個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是壹種深謀遠慮,那麽從這個意義上說,長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專揀軟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確實應該拿吳國這個最強大的藩國開刀,就是吳王劉濞,我們不管他是反,還是不反,都要拿他開刀,這個冤大頭他當定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何況吳王劉濞最後壹削他,他就跳起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證了他多多少少還有壹點,至少有謀反的條件。那麽在那樣壹個時代,妳具備謀反的條件,是可以視為謀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晁錯對於鞏固那樣壹種國家制度,鞏固漢代的中央政權,他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而且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很多人有***識的。晁錯之前的賈誼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沒有被漢文帝采納,漢文帝覺得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條件,也不到這個時機,所以漢文帝接見賈誼的時候,就問壹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談政治,所以後來有詩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覺得這個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錯的死都是因為袁盎,也是主張削藩的。所以妳要說整個漢代朝廷當中只有晁錯壹個人清楚,這個也不是事實,很多人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問題在於晁錯壹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壹片反對,挑頭反對的是竇嬰,竇嬰是公開反對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對的,而到了最後提出來要誅殺晁錯的時候,朝廷是壹片喊殺,這又是什麽原因呢?
這裏面有三個原因:第壹個原因在於漢王朝的治國理念。我們知道,壹個統壹的國家,它要有壹個國家意識形態,秦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是法家的學說,漢王朝武帝之前的國家形態是道家學說,漢武帝以後是儒家學說,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後就是壹個篤信黃老的人。竇太後有個規定,就是自己的兒子和竇家的人只準讀老子,只準讀老子的《道德經》,不準讀別的,所以整個這壹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過漢景帝態度比較溫和,竇太後態度比較強硬。
有壹天,漢景帝主持壹個學術討論會,討論壹個什麽問題呢?就是湯武革命是否合法,什麽叫湯武革命呢?湯就是商湯起兵打敗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說這個事情對不對。道家說不對,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黃生,壹個姓黃的先生,黃先生,黃先生說:他說,這個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