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烤紅薯的歷史

烤紅薯的歷史

清末民初,烤地瓜的攤販開始出現在京城的街頭巷尾,其從業者多來自山東、直隸各縣。清末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稱:“京師食品亦有關於時令,(農歷)十月以後,則有栗子、白薯等物。”民國年間文人張醉丐曾為烤白薯繪畫配寫過壹首打油詩:“白薯經霜用火煨,沿街叫賣小車推;兒童食品平民化,壹塊銅錢售幾枚。熱騰騰的味甜香,白薯居然烤得黃;利覓蠅頭誇得計,始知小販為窮忙。”民國時的另壹位文人徐霞村所著的《北平的巷頭小吃》中也提到烤白薯,並將烤白薯的特點概括為“肥、透、甜”三個字。肥,是選用那種圓乎乎、皮薄、肉厚實的白薯烤制;透,說的是烤白薯的手藝,不能生心也不能烤糊、烤幹了;甜,就是甘甜且不膩,越吃越香,令人愛不釋手。

說到烤地瓜,還得說說他獨具特色的吆喝。在老北京眾多的叫賣聲中,賣烤白薯的吆喝聲卻有些與眾不同,多不是直接吆喝:“誰買烤白薯!”而是吆喝:“鍋底來!栗子味兒!”或“來塊兒熱乎的!”被稱為“京城叫賣大王”的臧鴻老先生曾將老北京賣烤白薯的吆喝聲演繹得惟妙惟肖:“紅的瓤兒高啊,黃的瓤兒甜咧,吃到嘴裏賽糖疙瘩,月餅餡兒也不如它,這塊兩個大(銅板)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