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我們的家風是什麽

我們的家風是什麽

問題壹:我的家風是什麽 家風簡單地說就是壹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

1、吃虧是福,自己的路自己走。

2、孝在當前,莫要子欲孝而親不在。

3、本分做人,踏實做人。

4、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5、晚輩必須尊重長輩,弟弟妹妹聽哥哥姐姐的話

6、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7、自尊、自強、自立

8、珍惜生命、愛護自然

9、尊老愛幼、勤奮好學

10、老老實實做人、勤勤奮奮做事

11、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12、天下作偽是最痛苦的事

13、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14、百善孝為先、誠信為本、以和為貴、以德服人

15、誠實、善良、孝順、寬容、有責任心

16、孝為先、和為貴、誠待人、親持之

17、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

1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才

19、讀書誌在聖賢、非徒科第、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0、與人為善、於己為善

2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2、踏踏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23、尚節儉、愛勞動、善讀書

24、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5、見人必恭、見難心及、見功思過、見利思義、見賢思齊

26、友善親朋、尊師重道、謙恭禮讓、刻苦拼搏

問題二:我們漢族的家風是什麽 我們漢族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壹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壹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問題三:新時代我們的家風是什麽 小短文 我問媽媽“家風是什麽?”媽媽告訴我,家風就是壹個家庭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所孕育的優良傳統。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媽媽總愛給我講壹些,平時要求我要尊老愛幼。還會講壹些經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小常識,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爸爸會給我講壹些他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告誡我:“壹定要艱苦樸素,艱苦奮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要愛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

現在,我馬上就要上二年級了,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的好習慣。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媽媽還是在每天上學之前給我講很多做人的道理,爸爸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講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中華美德。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問題四:我們的家風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壹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說壹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壹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麽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姥姥姥爺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壹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壹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麽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壹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壹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壹個習慣了。當然,這是壹個好習慣。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咨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己開脫,那麽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壹頓。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麽給我講道理,要麽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壹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壹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壹言壹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麽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壹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壹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著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誇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麽人家誇得是媽媽,姥姥怎麽會這麽驕傲的樣子呢?後來,我慢慢懂得了,誇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贊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家裏聚會,親朋好友也是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壹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壹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著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壹直壹直延續下去。

問題五:我們的家風孩子的承諾是什麽 家風和孩子的承諾有啥關系

家風是壹件很嚴肅的事情

所以說應該是讓他好好的長大

加的妳本來就是壹個強大的東西

好好加油吧

問題六:家風是什麽意思? 說到“家風”這個詞語,對於絕大多數現代人來說,顯然覺得有些陌生,似乎只有在壹些影視劇中的封建大家庭中才能看到。而目前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麽》系列報道,卻讓“家風”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再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實際上,“家風”這個詞語受到現代人的冷落,但並不意味著現代人就不需要“家風”了。按照壹些社會學家的說法,現代社會已經進“小家庭時代”,社會被分割成壹個個小的家庭單位,而越是在這樣的“小家庭時代”,越需要“家風”的熏陶、規範和引導。

現在回過頭來說說到底什麽是“家風”。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所謂“家風”,指的就是壹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就像我們說壹個社會的風氣壹樣。這樣的解釋,未必精準,但大體上也符合它的本意。既然屬於“家庭風氣”,那麽它必然會因為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央視在采訪壹些社會名人的時候,他們對各自“家風”的表達就不盡相同,姚明說他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而莫言嘴裏的“家風”則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與人為善。

由此可見,每個家庭的“家風”可能不盡相同,但是壹種積極、健康、正面的“家風”,卻可以對家庭成員在個人修養、品德操守等方面,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相反的,如果壹個家庭的“家風”不正,那麽生活在這個家庭中的成員,其個人品行、道德操守,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實際上,“家風”的意義絕對不僅僅限於規範家庭成員道德操守、個人品行,壹方面,它會調劑家庭內部之間的關系,關涉到家庭內部的和諧、團結與穩定。試想,在壹個以謙遜禮讓、互尊互愛、相幫互助為“家風”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員之間必然能夠友好相處,維持這個家庭的和諧與穩定。

另壹方面,小家庭是構成大社會的基本細胞,如果壹個家庭“家風”健康積極,家庭成員在“家風”的約束之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個人品質,那麽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社會風氣的作用,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積極的引導和規範作用。換言之,如果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正,則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也會相應的“正”起來。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風”不正,則整個社會的風氣就很難“正”得起來。

說到底,“家風”的作用就是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壹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當很多人感嘆當今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候,它的意義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重拾“家風”,也許是壹個值得我們所有人認真思考的問題

問題七:我們的家風家訓怎麽寫40個字 中國的每壹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壹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壹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壹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壹代又壹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壹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問題八: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 事例壹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壹位的。壹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壹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壹點米也沒有,怎麽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壹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壹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壹個兒子,那麽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壹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壹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壹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壹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壹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 *** 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 事母至孝,每逢假日, *** 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壹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妳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壹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問題九:我們的家風是什麽家長的諾言壹句話 尊重成長規律,不拿妳和別人比較。”

問題十:我家的家風是什麽 說到“家風”,我覺得首先要把它與“家規”區別開來。“家風”不等於“家規”。“家規”是指“家庭中的規矩”(《現代漢語詞典》1996年版),而“家風”則“猶門風。指壹家的傳統習慣、生活作風等”(《辭海》1980年1月版)。按照詞典的這個釋義,我理解,“家規”是有形的,而“家風”是無形的;“家規”是明確的條文,而“家風”則是“潤物細無聲”的傳承。壹個家庭可能沒有“家規”,但“家風”卻是任何人家都客觀存在的。

我國的儒家文化講究“詩禮傳家”,其意思是以儒家的經典文化及其道德規範來治家和守家,並世代相傳。那麽,壹個嚴格做到以“詩禮傳家”的人,其“家規”當然就是所謂“詩”(《詩經》以及孔孟之言)和“禮”(孔孟之道所確立的道德規範)了,而以“詩禮”來“傳家”的這種行為習慣以及所達成的效果,當然就是壹個家庭的“家風”了。我們讀《曾國藩家書》,這種“詩禮傳家”的味道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事實上,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裏,不僅知識分子和統治階層等家庭提倡“鄰德裏仁”和“筆耕硯拓”的“詩禮家風”,縱使普通百姓,哪怕大字不識壹個的農人,他們同樣也是秉承這種主流治家法寶的。像我小時候,雖然父母都屬於“扁擔大的字不識壹個”的農民,但他們骨子裏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多識字,多讀書,並通過“唯有讀書高”的個人奮鬥來徹底改變家庭和個人的命運的。雖然其後來的結果可能大相徑庭,但夢想和出發點卻基本是壹樣的。

但“詩禮傳家”說到底僅是壹個總的要求,具體到壹個個具體的家庭,壹個個具體的人,由於各自的傳承差異以及人生閱歷和理解上的不同,反映到各自的“家規”和“家風”上來,則又是千差萬別的。如央視記者在采訪報道中所體現出來的壹樣,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工農商學兵,也不管海內與海外,從大家的語言裏所表達出來的“家規”和“家風”,雖然本質上是大同小異,但表述上卻是有深有淺,紛繁復雜,可謂壹人壹個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