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這個集市在單位的村子裏,在當地也算是個不小的村子。自從有了集市,單單就賣菜的攤位就擺了壹長溜,黃瓜、茄子、土豆、冬瓜、蔥頭……樣樣都齊全;水果攤位上,蘋果、梨、西瓜、桃子等等應有盡有;化肥、農藥、農資門市也是壹家挨著壹家,百花爭春似的。賣衣服的把衣服高高的掛在攤後的衣架上,五顏六色。還有那些賣廚房用品的,鍋碗瓢盆,壹應俱全。就如同積木壹樣,把鄉村的集市填充的滿滿當當。鄉村的大閨女,小媳婦,老頭,老太太三五成群的提著籃子,壹撥又壹撥的簇擁到集日的大街上,遇到熟悉的人,都不同的回應道“趕集昂”,“買啥啊?”,“東邊的蘋果便宜”,“北邊的茄子倆毛錢壹斤”。
有時候看到鄰居去趕集,為了圖個省事,讓鄰居捎個東西啥的,也都樂意。“大嫂,趕集幫俺買回五斤茄子”,“大娘,給俺捎回壹斤肉吧。”話壹出口,覺得自己方便了,街裏鄉親的,也都不說聲“謝謝”,有時說聲“麻煩了”,誰都不去計較。
沒有集市的時候,鄉村老百姓感到十分不方便,趕集要到十裏以外的縣城裏。家裏有個親戚朋友的,還得派專人去城裏買肉買菜,來回二十多裏路,可忙了。再加上有時半路上自行車出了毛病,真是急死個人,心裏又慌張又亂的,大冬天可以讓人出汗。
大約十年前,大隊的幹部就籌備立集的事宜了。為了立集,幹部不僅選擇了日期,還從鄭州市豫劇團請來了演員助陣,整個山村都沸騰了,有敲鑼打鼓的,有耍武術的,有扭秧歌的,有打扇鼓的,打破了幾十年沈寂的山村。男女老少歡快的說著,笑著湧向了大街,又聽到了久違的熱鬧聲了。這個說“咱村立集肯定行”,那個說“現在的人富裕了,買個東西都樂意圖個方便。”
鄉村的集市說立就立起來了。起初壹些人還擔心,看到壹撥又壹撥的人這才放心了。前來趕集的大多是三鄉五裏的農民,也有壹些從幾十裏以外趕轉集(穿梭於各個集市賣東西)的小商小販,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衣食住行,還有壹些平時不見面的熟人,在集市上偶遇,不免寒暄幾句,問長問短的,臨近中午,到集市上的小飯店,點上幾個小菜,壹壺老酒,訴說著往日恩情,悠哉,悠哉。
現在的集市越來越大了,從日用品到家電應有盡有。於是乎,有拉蔬菜的,有拉水果的,有拉農資的等等,這就是俗話說的“栽上了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
鄉村集市的不斷擴大,也引來了不少的麻煩,由於地處村子的十字路口,也是交通要道,交通擁堵日益嚴重,由於東西、南北方向的車多,有時堵車兩、三個小時。有時候急救車120也難以通過,還影響了許多公務通行。村幹部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不得已另辟壹塊地方,搭起了簡易大棚,把壹些商販遷入大棚,改善了交通擁堵。集市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總之,鄉村的集市活躍了市場,搞活了經濟,繁榮了農村,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鄉村的集市是壹架琴,把鄉村彈唱的悅耳動聽;鄉村的集市是壹盤棋,把鄉村擺布的天馬行空;鄉村的集市是壹本書,把鄉村述說的聲情並茂;鄉村的集市是壹幅畫,把鄉村描繪的絢麗多彩;鄉村的集市是壹首詩,把鄉村書寫的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