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每次回老家麻陽,總要漫步福壽廣場,所見所聞,讓人感慨,讓人陶醉!
福壽廣場,因麻陽 悠遠的福壽文化而命名。自古以來,即使朝代更叠,人們對於“福”和“壽”的執著追求也從不曾松懈過。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福”和“壽”是最為人們推崇的。而福壽文化在麻陽這片土地上孕育、長成,直至絢爛, 歷史 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麻陽人們在追求福壽的過程中,形成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是麻陽民間世俗、祈盼的真實寫照,展現了麻陽人們對生命的關註,對幸福的追求,構建了以幸福和長壽為主題的文化形式。
因此,麻陽苗鄉素有“生態福地,長壽天堂”之稱。古語有雲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在麻陽卻是:人到八十是平常事。麻陽總人口是37.5萬人,人均壽命75.6歲。麻陽現有百歲老人79人,占麻陽總人口的十萬分之三十二,遠遠超出聯合國人口組織規定的長壽地區百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0.75萬人的標準;80歲至99歲高齡老人達5430人,占麻陽總人口1.46%;60歲以上的老人有48320位,占麻陽總人口13%,這些指標均符合或超過長壽之鄉的審核標準。因此,麻陽是中國唯壹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的少數民族自治縣。
麻陽福壽文化作為壹種民俗文化形式,底蘊深厚,表現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多彩,是中華福壽文化的瑰寶。它包括麻陽以“福壽”為主題的物質文化、 社會 文化、精神文化、民間文化,還有語言文化等各種 社會 習慣和風俗。這裏的物質文化是由麻陽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手工業制作等物化形式組成獨特的以“福壽”為主題的物質綜合,如民居、服裝、農耕方式等。這裏的 社會 文化是指麻陽 社會 生活中的氏族、家族、宗族、村落、鄉鎮及各行業等民間組織。這些組織以約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來的,以“福壽”為內容,用來維持 社會 關系的紐帶。精神文化即人們以“民俗”為內容的民間意識形態,包括麻陽人們對“福壽”的信仰、宗教、倫理、道德、文學藝術。語言文化是人們在 社會 生活中維持人際關系的媒介。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麻陽縣委、縣政府清楚地看到,麻陽在區位和工農業上沒有明顯優勢,但這裏山清水秀,人居條件優越,長壽老人眾多,福壽文化底蘊深厚。他們認為,要加速麻陽經濟發展,必須突出自身特色,大力弘揚福壽文化,以引起國內外的關註。因此,他們開了錦江福壽酒、錦江壽桃等壹批福壽食品的同時,還開發了中國福壽城、壽星長廊,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麻陽福壽文化節”、“ 福壽文化節”招商會和“中國﹒麻陽福壽文化論壇”,吸引眾多客商來麻陽投資。為了讓福壽文化形成聲勢,影響深遠,他們還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如創作“福壽頌”歌曲,建立大型福壽宣傳牌,用巖石制作福壽碑刻等。
建設福壽廣場,就是大力弘揚福壽文化、打造福壽產業、倡導福壽生活,推進經濟 社會 的和諧發展之壹。
福壽廣場,西起步行街,清壹色的民族風情建築,壹律兩層樓房,仿古味道濃厚,朱樁紅門,飛檐翹首,白天在步行街遊走,好像踏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幾個世紀的某個盛世年代。晚上步行街的民俗特色小店,在霓虹的映襯下更顯得風味濃郁,明亮的門面裝潢,反襯出晶瑩的光芒,夜行的人們猶如遊走在水晶宮壹般。
走進福壽廣場,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寬闊恢宏的廣場。無論是晨曦初現的早上,還是華燈初放的傍晚,都會看到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每天,不論大人、小孩,還是老人,都不約而同地來到廣場上。壹些中年婦女開始在廣場跳舞,優美動聽的民族歌曲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跳舞的人圍在廣場中央,成為整個福壽廣場最亮麗的風景。
來到福壽廣場上的人,以老年人居多,當然,也不乏年輕人和小朋友。只見有的老年人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帶著小孫子放風箏,好不自在!壹些青年人和小孩子們則三五成群地在壹起玩耍嬉戲,壹幅和諧的景象。
白天,人們手拉著手,悠閑地在廣場上散步,勾勒出壹道美麗的風景線。 人們在散步時,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可以飽覽錦江的滾滾波濤和兩岸的美麗風景。
在廣場上,還有壹些老年人悠閑地坐在長廊裏休息,有的在小亭子裏俯瞰,有的在健身器械上做著各種健身動作,有的在西溪橋邊留影,有的坐在草坪上聊天、擺龍門陣, 說說笑話,談談新聞,身在其中,笑聲不絕。
在廣場上,最開心的就是小朋友們了。他們有的騎童車,有的玩碰碰車,有的玩滑板,有的玩溜冰,有的玩跳繩。還有的在玩淘氣堡,玩得不亦樂乎。
瞧!在廣場上,還有小朋友在打陀螺。現在的陀螺,不是我們小時候自制的木陀螺,而是金屬制成的高 科技 陀螺,旋轉起來五光十色,像朵盛開的壹朵鮮花。
廣場上,有的小朋友在追逐打鬧,觀之如癡如醉。還有小朋友在放風箏,天上的風箏五顏六色,有小燕子,有金魚,有關羽,有劉備,還有哆啦A夢……像壹塊巨型的花布,在廣場上空飛翔,五花八門,好不壯觀。
廣場的中央,可謂是孩子們的天堂。壹個個旱冰手像梭子魚壹樣,飛也似地在人群中穿梭;偶有五六七歲的新手,左三個右四個,顫顫巍巍,企鵝般地挪著,就更有趣了。
壹眼望去,廣場東邊防洪大堤上的錦江閣,壹派古建築遺風,有滕王閣之韻味,雖不曾有王孫貴族的題詠,但其獨特的民族風格更顯出壹份博雅中的純美;雖有嶽陽樓之風範,無歐陽的 美文 來承托,但其獨特的建築品位卻不失壹派人文氣息。
廣場南邊的西溪橋,石敦紅柱,花窗綠瓦,飛檐翹角,多層而上,氣勢宏偉,橋內廊刻浮雕,畫龍繪鳳,鏤金錯彩,金碧輝煌,人物花草,秀麗玲瓏,蔚為壯觀,民族風味十足。
西溪橋的另壹頭,是壹棟3 2多層的水岸明珠幾棟具有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在錦江河畔崛起。它高高挺拔的身姿,宛如壹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傲視世界的每壹個角落,夜幕也難以掩飾它的那份傲慢。
再瞧瞧,在廣場的樹林和草地上,壹群白發蒼蒼的老年人,穿著白色的衣服,站在兩棵粗壯而茂密的棕樹下,聚精會神地打著太極拳。他們的頭上滲出了壹顆顆汗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燦燦的,但全然不顧,依然伴著優美的音樂,有節奏地舒展全身,好壹群老當益壯的老人!
健身器械上更是熱鬧非凡,好像壹個大型的露天健身房,壹個個汗流浹背地做著各種運動。
壹天早上,我來到廣場散步,見到許多老年人在練氣功,有的在爬雙杠,有的在跑步機上練跑步,有的在起坐板上練仰臥起坐,有的在健身車上練騎車,還有的在廣場上悠閑地打著羽毛球,不時還有幾個婦女夾雜在孩子堆中壹本正經地練著雙人舞,讓人眼花繚亂。
廣場優美的環境,也是青年人談情說愛和男女朋友偶遇的好地方。事實也是如此,亭臺邊、樓臺下、燈臺旁,江河邊,柳樹下,山石上,都有成雙成對的身影,越是隱蔽和不為人常去的地方,越是他們最好的空間。他們的出現和存在,也為福壽廣場增加了壹分曖昧和甜蜜。
壹天上午,我與壹位轉業回鄉的戰友來到福壽廣場散步。雖然是初冬季節,但太陽照在大地上暖洋洋的,使人格外愜意。
我們走進廣場,隱隱約約聽到樹林裏傳來陣陣優美的歌聲。這歌聲就像壹塊磁鐵,把我們吸引到廣場的南邊壹角。
啊,這兒真熱鬧!原來是壹群老年人在唱歌呢!
只見樹林下、草坪上、堤壩邊,幾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男女,右手拿無線麥克風話筒,左手適時地做著動作,壹邊唱,壹邊舞。地上放著幾只音響,有獨唱的,有對唱的;有唱山歌的,有唱情歌的,有唱花燈的,有唱花鼓的,還有唱革命歌曲的,顯得十分投入,十分開心。
聽得出歌詞是自編自唱的,出口成章:
哥唱:
叫我唱歌我就唱,
唱個金雞配鳳凰,
唱個麒麟配獅子,
唱個嬌妹配情郎。
對唱:
哥唱山歌順口溜,
不知嬌妹在後頭。
不是情歌調戲妳,
唱首山歌解憂愁。
哥唱:
嬌妺生得實在乖,
藍色衣服紅花鞋,
兩眼好比青銅鏡,
擡頭照亮九條街。
對唱:
呷菜要呷白菜心,
戀郎要戀好心人。
哥是人好心也好,
正是妹的意中人。
哥唱:
夜來香來夜來香,
蜜蜂相會花更香。
不是情哥不想妳,
久久想妺在心上。
對唱:
世上只有妹想郎,
嬌妹想郎想斷腸。
哪個叫我不想妳,
莫非同郎拜了堂。
壹唱壹合,意氣洋洋。
在他們身邊,有許多老年人圍觀和駐足欣賞。有坐在小板凳上的,有坐在石頭上的,有坐在草地上的,還有雙手交叉在胸前,悠閑地站著的。瞧他們聽得多認真,時而議論紛紛,時而哈哈大笑,多麽自在。
悅耳的音樂,婉轉的歌喉,扣人心弦,沁人心脾,令人振奮,令人陶醉。
壹首歌畢,觀眾致以熱烈的掌聲回報。
我打聽觀眾得知,這些喜愛唱歌的老人,都是附近農村進城養老的農民和民間藝人,以附近的谷達坡農民居多。他們年齡都在花甲上下,也有少數古稀老人。他們在人生中,有過快樂的童年,有過激情燃燒的青年,經歷過太多的坎坷和折騰。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從艱苦和磨難中奮勇向前,為投身農村富裕、祖國富強而拼搏,為 社會 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
他們進城休養後,聚集在壹起唱歌,成了他們生命中的壹部分。唱歌,使他們找到了興趣相投、愛好相近的朋友,聚在壹起以唱歌排解寂寞,以唱歌 養生 ,增進身體 健康 ,凈化心靈,以唱歌回憶當年的情景,使他們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幸福。
說起麻陽山歌,有其獨特的風格壹點。通常以情歌為主,當然也有反映勞動場面的山歌。如挖茶山歌、生產勞動山歌、修水利打夯山歌。如:
生產勞動最光榮,
血汗化雨五谷登,
克勤克儉治世本,
國家富強人民興。但麻陽山歌壹般以唱情歌居多。每到陽春三月或重陽九秋,山間田野裏,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青年男女引吭高歌,優雅悅耳,情意綿綿。麻陽山歌,有獨唱感情的,也有合唱同樂的;有對唱抒情的,也有互唱相戀的。其歌詞內容,壹般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宜,自編自唱,出口成章,壹唱壹合,意氣洋洋。
情歌以“戀”為核心,壹般為互唱、互贊、互念、互戀、互怨、互勸、互送等類別,表達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期盼,對忠貞不渝愛情幸福生活的向往。但山歌,尤其是情歌,只能在山上野外唱,禁上在家裏唱,忌家人旁聽。
在廣場上走了壹圈,覺得還真的不錯。廣場中有幾處花壇,植滿了奇花異草,有幾棵不知名的花草,開放著五顏六色的花兒,給廣場增添了壹點色彩與生機。
廣場中的苗族阿妹采茶醉春雕塑和苗族小夥吹蘆笙的雕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生動形象。
然而,廣場中最顯眼的要算那兩個刻在兩塊碩大石碑上的“福”“壽”字。它不僅象征著麻陽的“福壽”文化和“中國長壽之鄉” ,而且,祈願麻陽人們福壽雙全,幸福、平安、吉祥、如意, 健康 長壽,意義深刻。
廣場上,還種植了不少樹木花卉,品種挺多。據說有些是從外面移栽來的,想必花了不少錢。以前聽人說建這個廣場投資了幾百萬,我曾感到驚訝。今天壹看,確實需要那麽多錢。
寒冬過後,迎春花首先通告:“春天來了”。接著,是柳絮泄露了春天的美麗;夏天樹木蔥郁,陽光經過樹葉篩選,縷縷涼風吹過,清涼無比。
漫步在廣場中,仔細欣賞這些美景,別有壹番風韻。瞧,小徑旁的小草,綠得可愛,毛絨絨的,就像綠色的地毯。壹陣微風吹來,小草伸開雙臂,扭動腰肢,翩翩起舞,仿佛在歡迎我這個遊子歸來!各種花兒也不甘示弱,它們爭奇鬥艷,競相開放。壹簇簇萬年紅,猶如壹團燃燒的火焰,近看又像壹個個小火把。旁邊的喇叭花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穿著各色的盛裝,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黃的賽金……它們仿佛在舉辦壹場盛大的嗩吶音樂會!“哇!什麽花這麽香?”“是桂花。”我四處張望,只見不遠處壹樹潔白的桂花正沖我笑呢!
廣場上還有婀娜多姿的柳樹和高大挺拔的樟樹,它們像少女,像士兵,為廣場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
我最愛福壽廣場的秋天,這時,金色的落葉鋪滿林間小路,漫步其間,總覺得是在步入鋪著地毯的宮殿。冬天,童話般的雪花飄落,在壹夜間鋪張開來,使整個廣場呈現出壹派北國風光……所有的美景只對妳說壹句話:“苗鄉歡迎您!”
廣場上,還有壹些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有幾位老人在那兒來回走路。這在大城市的公園和廣場上屢見不鮮,是用來按摩腳板的。福壽廣場有好幾處鵝卵石和石子鋪成的小路。我見到幾個老人和中年婦女手提著鞋,光著腳丫在鵝卵石上走來走去。有的疾步如飛,有的小心翼翼,步履蹣跚。
小時候,因為農村貧窮,家裏沒錢買鞋穿,上山砍柴、挖山、種地,只有打赤腳,從而練就了壹雙鐵腳板。我自認為,光腳走鵝卵石小路,應該不成問題。於是,我脫下鞋襪,光著腳剛踩到鵝卵石,腳板就像針紮壹樣鉆心的疼痛,別說走路,就連腳步都不敢邁了,只好穿上鞋襪,蹓之大吉。
廣場的東北部,可謂人山人海,寬闊的廣場也幾乎被擠得水泄不通。賣冰棍的小販正吃力地圍著人群,賣著雪糕,陣陣吆喝聲此起彼伏;還有壹些商販會抓住商機,每晚都把兒童玩具小車開到了廣場上來。開著各式玩具車的小孩們撞在壹起,笑得前仰後合,小手亂拍。
同這些商人比起來,西南角落裏壹對殘疾的外地夫婦就非常讓人同情,且值得贊揚:他們是貴州人,雖然殘疾,生活貧困,但他們不甘淪為乞丐,僅憑當地民政部門的壹張證明,壹套簡單的音響設備,靠夫婦倆人的歌喉“瀟灑”走四方;妳聽,那嘹亮的歌聲,傷感的旋律,真摯的感情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定格成了今晚廣場壹道特別的風景。在場的人都為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而那對夫婦也連連點頭表示感謝,並動情地用壹首首甜美的歌曲回報大家。那歌聲就像磁鐵壹樣,把人們深深地吸引住了,久久不肯離去。
廣場不僅景色優美,場地開闊,而且夜生活也十分豐富,正是妳的夜生活裏有了如此多的花絮,豐富多彩的內容,才給市民送來了壹個個涼爽的夏夜!
夜幕降臨,廣場上燈火輝煌,各式各樣的燈盡顯風采:六盞高大的“群星薈萃燈”把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壯觀不已。“月牙燈”、“荷葉燈”五彩繽紛,令人置身於仙境,還有許多叫不出名的燈……五光十色的燈映照著五彩繽紛的花,五彩繽紛的花映襯著五光十色的燈。我們置身於燈的世界,花的海洋,宛如走進了壹幅連綿不絕的畫卷,真是“人在畫中遊,畫在景中走”啊!
站在福壽廣場東邊的錦江河堤岸,柳樹依依,河風習習,頓感涼爽愜意!在似長城上的堤壩上漫步,壹邊是錦江河水的縷縷絲語,壹邊是廣場裏各種樹枝的搖曳風姿,夜色正愈來愈美。
此刻,廣場又呈現出另壹番美景。伴著音樂,人們開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那優美的舞姿引來了不少人觀看。廣場中心的空地上,有上百人的女人,在展現廣場健美舞,年齡都在三四十歲到五六十歲,也許是全身運動。
瞧!她們展示出曲線分明的身段,令人迷戀。音樂響起,或悠遠,或明快,或纏綿,或激蕩,她們會情不自禁地隨同音樂節奏,踮起腳,扭起腰,輕晃著臂手,波瀾起伏,悠然若醉。她們腳步的挪移帶動著手臂的搖擺,像跳躍的琴鍵,和諧的節奏中富有柔媚的彈性,不失穩健不失自信,只要舞動起來,她們就像是壹只快樂的天鵝,舒展著平日拘謹的身肢,盡情地舞動,盡情地享受舒展帶來的愉悅。
愛跳舞的女人,心永遠保持著年輕,身段永遠保持著豐腴苗條。芭蕾舞,跳出女人的高貴典雅;古典舞,跳出女人的淡定從容;現代舞,跳出女人的浪漫飛揚;民族舞,跳出女人的婀娜風韻。
她們懂得著意妝扮自己。春有春的嫵媚裝,夏有夏的飄逸款,秋有秋的紫羅蘭,冬有冬的夢幻色。壹年四季在她們的身上變換著四季不同的鮮妍花開,長袖紗裙妝點了她們豐富多姿的生活,舞蹈妝點了她們年輕浪漫風情的心態。她們懂得,舞蹈是放飛心靈的風箏,只有舞動起來,女人才更美麗。沈迷麻將的女人,是跳不出輕盈的舞姿來;愛舞蹈的女人,走在路上也能展示壹種別樣的風韻美。
我們平常所提及的女人氣質,風姿、韻味、魅力,包括身段、形象,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感染力,其實舞蹈是壹種最直接展示人體肢體美的藝術。
在福壽廣場跳舞的女人,無需自家先生作陪,她們有自由飛翔的藍天,有盡情舞動的月池;愛跳舞的女人,舞出她們生命的靈動,舞出她們健美豐腴的身段,舞出她們青春和美麗!
再往前走,便到廣場人最多的地方了。擡頭北望,妳便看到廣場邊上矗立著壹個特大電子屏幕,通常裏面都放些抗戰之類的紅色電影,借此豐富了大眾的夜生活。環顧四周,人生百態盡顯其中:有的盤腿打坐,聚精會神地看著電影;有的壹家子騎坐在摩托車上,現出愜意的神態看著;更有壹些東壹簇西壹堆隨意坐著、站著、趴著、躺著的……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當電影播到精彩時刻,全場頓時鴉雀無聲,頭壹動不動,千百道目光都齊刷刷地集中到屏幕上。
除了放電影外,廣場正北邊的露天大舞臺上,還時不時的舉辦各種文藝活動,每到這時,廣場上便摩肩接踵,項背相望了。他們有的是全家齊出動,有的是結伴而來,更多的是“散兵遊勇”。就拿今年慶祝“七﹒壹”活動來說吧,不僅主持人的說辭精彩,更有軍民表演的多彩節目,有歌舞、獨唱、獨奏;而來自各個居民區的老太太們,竟穿起了光鮮亮麗的衣服,扭起了現代舞,給晚會掀起了壹個高潮;英武幹練的武警戰士,也給麻陽市民表演了壹套南拳北腿,壹個又壹個漂亮的動作,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博得人們陣陣喝彩。
初夏的壹天上午,在主席臺上,壹群穿著鮮艷的女人們正拿著綢子制成的粉紅色扇子,伴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她們舞步輕盈,腰枝招展,壹個個意氣風發,好像回到了少女時代。只見女子們時而擡腕時而低眉,時而輕舒雲手,手中的紅色扇子忽起忽落,忽合忽開,與綠樹相映,像是跳動的音符,好不漂亮!我聽著宛轉悠揚的音樂,還有扇子不時發出整齊的“啪啪”聲,不由感嘆道:“真是整齊劃壹,其樂融融,壹片和諧景象!”心想,這種融洽氣氛,不正是冰冷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所必需的嗎?
壹曲結束後,我問壹位女子:“妳們跳的是扇子舞吧?”
“是的,扇子舞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而且這扇子舞還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呢!”
站旁邊壹位老婦人插話道:“別看我們都六七十歲了,可精氣神壹點兒也不比年輕人差,我們還準備參加縣裏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老年人舞蹈大賽呢!” 這位老婦人說著,絲毫沒有掩飾心中驕傲的心情。
音樂聲又起了,她們又沈浸的歡快的舞蹈中。是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了。像扇子舞,既鍛煉身體,又能弘揚民族文化,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如今扇子舞,已成為舞蹈的壹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壹天,我漫步在廣場的東北方向,見到不遠處豎立著六根大柱子,聽說是“文化柱子”,柱子上刻著麻陽的 歷史 文化。
為了看個究竟,我來到廣場東北邊的主席臺上,只見臺上六根碩大的圓形白色巖石柱上,雕有盤瓠崇拜龍犬、葫蘆、蝙蝠、蝴蝶等圖畫,巧妙的與天、地、日、月、祥雲相結合,精心設計、雕刻細膩,美麗壯觀。
再瞧瞧,福壽廣場防洪堤下的錦江外灘。上方是兒童樂園,下首有序陳列著各種小吃攤點。夜晚,這裏燈火明媚,上方孩子們歡呼不斷,下首大人們吃喝連天。跳著舞蹈的老人,草坪上妳追我趕的孩子,柳絮下牽手的戀人……
當妳玩累了,可以在這裏品嘗特色小吃:嗦螺,麻辣湯,狗肉火鍋,麻陽鵝,蘭村活魚,鴛鴦島燒烤。
而錦江在外灘的燈輝裏,奔騰不息,喧鬧著翻出粼粼波光,如滿河星鬥,凝是人間銀河。
我站在錦江大橋上俯瞰錦江兩岸,那是壹幅最美麗的山水畫卷。錦江河水平靜的像壹面鏡子緩緩流向遠方,宛如壹位溫柔慈愛的母親,哺育著家鄉的人們!